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30日 · 趙舜卿提醒,過去研究顯示,體內鋅的含量與成長發育相關,若長期鋅攝取不足,兒童可能會產生身高較矮小或生長緩慢的問題!

  2. 2022年6月19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張訊指出,通常幫孩子照一張骨齡X光有助判斷還剩多少能長高的時間,若是發現預估身高可能不如預期,只能想辦法從:睡覺、運動、飲食、藥物這四大方面下手。

  3. 2024年1月25日 · 只要詳細評估並給予適當治療,孩子身高問題其實有解。. 蔡立平舉例,門診還有兒童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就是班上最矮的學生,身高明顯低於3個百分位,經門診評估確診為努南氏症,經過生長激素治療,原本一年只有3.4公分的成長進步到一年7.5公分 ...

  4. 2024年5月27日 ·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高醫附設岡山醫院骨科部主任林松彥提醒,台灣慢性病之王為「三高一低」,其中「一低」常被忽略,即是「低骨密」,骨密度過低,會進一步造成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臨床常見大多數患者直到發生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早已罹患骨鬆。 根據統計調查顯示,台灣65歲以上民眾發生一次以上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女性比率19.8%,男性則占12.5%;而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約更高達30%,骨質疏鬆症已經是台灣全民健康的隱憂。 林松彥指出,骨鬆性骨折對生活的影響非常嚴重,除了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嚴重者甚至無法自理。 全因一旦骨質疏鬆性骨折,即便擁有再高深的手術技術,也沒辦法達到穩定的固定,這些患者無法早期康復、活動,進而發生無法補救的後遺症及併發症。 預防才是王道!

  5. 2023年4月23日 ·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運動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兒童階段正值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大量的身體活動來發展肌肉與神經系統,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兒童每天要累積6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每周累積達420分鐘。 羅素英說,一旦家中兒童的動態活動時間相對減少,也會減少與同儕之間的人際互動,無形之間增加兒童期肥胖及長大後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且日光下的運動越多,可以減少近視的發生,且有益眼睛健康。 國健署提醒,藉由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促進體能發展以及維持健康體位,並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促進正向情緒,提升記憶力與注意力。 家長不妨可以利用兒童運動3妙招 增加活動量及親子關係:

  6. 2023年7月27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更年期,有停經前後作為明確指標,但男性更年期來了怎知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主任許富順指出,其實男性的活力和性功能是靠睪固酮來維持,從30歲以後會逐漸下降,到了50歲,大約有38%的男性睪固酮濃度就已經低於正常值。 症狀可能包括:感覺活力不如從前、容易疲倦、記性不佳、性功能變差、情緒變得暴躁等。 一名52歲的銀行經理,最近就感覺上班注意力不能集中,開會時變得易怒罵人,下班後看電視會打瞌睡,腰圍變粗,性慾下降很多,這才驚覺是否男性更年期? 前往泌尿科求診,經過評估與血液檢查,證實睪固酮濃度為285ng/dL明顯偏低,經過藥物治療和衛教,才改善了諸多症狀。

  7. 2021年9月20日 · 僵直性脊椎炎是影響脊椎的關節炎,好發於年輕男性,患者若是維持同一個姿勢過久,就會導致脊椎僵硬,不易活動,曾效祖說,台灣醫療發達,鮮少有病人會延誤至脊椎角度超過100度,但巴納瓦因其外籍移工的身分,不方便在台灣花費太多錢就醫,加上對疾病的不了解,才令病況延誤,演變成胸腰椎的嚴重駝背畸形。 通常小於70度的駝背變形,可透過一次性的「經椎弓根截骨手術」治療脊椎變形,但大於100度的患者,因預期矯正量大,所以醫師多會採兩階段手術,分別在不同的位置截骨,以避免只作一次手術矯正不足,仍有殘餘駝背的後遺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