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6日 · 前言因應流感疫情升溫近日全台國中小學生已陸續在校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你家寶貝打了嗎流感疫苗有分為三價和四價需要自費施打四價的流感疫苗如果不幸得了流感住院保險會理賠繼續看下去....(贊助商連結....)流感疫苗該 ...

  2. 首頁. 類股總覽. 傳產-生技. 高端疫苗. 文章. 2.8. (5.77%) 呆呆. 熱心同學. 4小時前 · 已編輯. Lv.51. 高端疫苗. (可以自費加補助嗎尊重人民選擇權流感疫苗也被玩過了! 😂) 這兩種疫苗平均每劑4000元施打兩劑及第三劑合計8000到1萬2000元這顯然不是每個家長都負擔得起的費用。 大家朗朗上口,都能明白少子化是國安危機,若能在預防接種上做好準備,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清泉日前在立院衛環委員會提案,要求衛福部在一個月內,研議提供全國「6歲以下幼兒公費施打腸病毒疫苗」的政策方案,並獲委員會通過。 ... 繼續閱讀. 25. 6則留言. 查看 6 則留言... 其他同學也在看. 湊熱鬧達人. (可以自費加補助嗎?

    • 東洋介紹
    • 東洋2020年與嬌生終止合作,下半年急起直追
    • 國產疫苗計劃,東洋或成關鍵角色
    • 公費流感疫苗帶動東洋營收成長
    • 東洋癌症藥物銷售與海外授權金有望持續成長
    • 東洋2021年q1營運衰退,下半年開始發力向上
    • License in 將成為成長動能
    • 重要結論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105)成立於1960年7月22日,為國內前三大學名藥廠,主要專注於特殊劑型藥物的開發與國際市場行銷等。1998年取得「力得微脂體注射劑」藥證後,成為全球第三家擁有微脂體製造技術的生技藥廠。2001年9月於櫃買中心掛牌交易。自2007年起,除了積極接受各國的查廠以提升藥品製造品質及擴大藥品販售領域外,更致力於成為台灣、大陸、韓國、香港、新加坡等地之研發、臨床、法規及行銷專家與國際大藥廠的夥伴,除此之外,更積極尋求歐、美、日等國之合作夥伴,採取交互授權的方式共同開發新藥。 2020年東洋營收組成:癌症61%(YoY+4%);重症醫療23%(YoY+9%);委託研發製造(CDMO)佔比 10%(YoY-57%);醫療保健 5%(YoY-25%);其它 1%。公司擁...

    東洋2020年營運表現較差,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原本來自國際知名藥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代工合約,自 2020 年終止合作, 少了 3 億多元的代工收入,東洋自 2014 年獲得嬌生的 Doxil 產品代工訂單,2015 年成為其獨家供應商,代工營收高峰在 2016 年達 8.7 億元。不過隨著第二供應商 GSK 與新競爭 者 Dr. Reddy 加入,嬌生的市占率不斷下滑,因代工價格無法取得共識,故於2020年終止代工合約,第二則是2020 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不少醫院管控病人數量,也連帶影響東洋藥品的收入,雖然自下半年起,東洋全力衝刺癌症及抗感染等藥物的業績,再加上海外訂單小幅成長,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仍然較2019年小幅衰退(YoY-5.48%)。

    近月來新冠肺炎肆虐,在對外難以購入足夠的新冠疫苗下,我國大力推動國產疫苗計劃,高端疫苗(6547)目前二期臨床試驗使用的新冠疫苗,均由竹北生醫園區的細胞培養疫苗工廠生產,儘管最大產能上看千萬劑,但高端腸病毒71疫苗批量審查、上市在即(預計2022年Q2),產能仍相當吃緊,因此積極尋找後端充填委外代工。2021年6月15日東洋宣布將受高端委託執行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充填工作。並表示過去這段時間因東洋與高端合約進行中,尚未確定,因此東洋基於保密原則無法公布,15日已正式簽約完成。以高端疫苗接獲1,000萬劑訂單來計算,依據國際間疫苗充填的平均單價每劑2美元計算,推估營收貢獻6億元,假設淨利率40%,可望貢獻東洋潛在獲利2.4億元,高端疫苗最快有望在2021年7月通過緊急授權使用,並開始施打,營收主要...

    東洋則取得89萬劑(YoY+60%),得標比重從去年9%攀升至14%,僅次於國光生(4142)及國外疫苗大廠賽諾非,預估2021年流感疫苗營收貢獻2.15億元 (YoY+35%)。新冠疫情持續蔓延,預期流感疫苗施打率將提升,東洋自澳洲引進細胞培養流感疫苗,並於2020年開始供應國內市場,看好新冠疫苗持續蔓延,流感疫苗施打率將提升,東洋積極鎖定自費市場,已跟原廠取得相當貨源,管理層預期2021年自費部分(2020出貨約9.5萬劑),將不低於公費的成長幅度(預期YoY+60%),過往秋冬季是流感好發的季節,也是疫苗出貨的旺季,因此預期流感疫苗帶來的營收貢獻將在第三季開始顯現。

    公司致力於藥物製劑的研究與開發,擅長的製劑種類廣泛,包括:液體、半固體、固體、外用、口服、注射製劑、微脂體注射劑、緩釋注射劑、緩釋口服固體製劑及微奈米乳劑等。其中又以「微脂體製造技術」最受關注,東洋已在這項技術耕耘超過20年,微脂體是由脂質雙層膜(lipid bilayer)所組成的微小球體,粒徑由幾十個豪微米(nm)到幾十個微米(μm),微脂體由具有親水性和親油性的磷脂質所組成,一般粒徑大小介於30nm到500nm之間,其獨特性質能包覆親水性及親油性藥物。 微脂體包覆親水性藥物以Lipo-Dox注射劑 (Liposomal Doxorubicin Injection)最為有名。微脂體將doxorubicin包覆於親水區域內,微脂體外面有PEG (polyethylene glycol)包覆...

    東洋公布第一季相關財務數字,其中營收為9.64億元(YoY-12%),每股盈餘0.82元(YoY-20%),主要原因在於抗感染產品市場競爭加劇,營收表現不如預期,此外,代工業務表現亦低於預期,因此出現營收年成長負成長的狀況,但2021年4月以來陸續接到來自政府的公費流感疫苗訂單89萬劑(2020年55萬劑),加上6月來自高端的國產疫苗充填訂單,因此後續營收預期到Q3可望逐步升高,在Q3營收與獲利來到高峰。 東洋以抗癌藥物及重症醫療為主要的營收來源,2021年Q1的營收為9.64億元,EPS為0.82元,一般來說,東洋的營收在第二季較淡,其他時間則是相較平均,2021年5月時管理層預估國內業務將成長5%~10%,6月宣布幫高端疫苗(6547)進行1000萬劑新冠疫苗的充填業務,可望帶來高達6億...

    有別於傳統的以醫藥公司自己研究新藥,或收購創新藥公司為主的兩種投資方式,許可引進(License in)是一種產品引入方式,核心是「產品引進方」向「產品授權方」支付一定的首付款,並約定一定金額的里程碑費用(按品種開發進展)以及未來的銷售提成,從而獲得產品在某些地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商業化權利。通過License-in的方式,產品可以做到與國外先進產品幾乎同步的產品周期,這就意味著能夠第一時間進入市場,建立先行者優勢。東洋目前值得關注的許可引進新藥為Paion AG的Remimazolam,主要用於誘導和維持成人的程序性鎮靜作用,用於持續30分鐘或更短的侵入性診斷或手術程序,目前預計在2022年上市(市場規模約3億新台幣)。

    東洋2020年營運表現較差,主要原因是來自國際知名藥廠嬌生(Johnson&Johnson)的代工合約於2020年終止,雖在下半年急起直追,整體營收仍較2019年小幅衰退(YoY衰退5.48%)。東洋第一季營收為9.64億元(YoY-12%),每股盈餘0.82元(YoY-20%),主要原因在於抗感染產品市場競爭加劇,營收表現不如預期,此外,代工業務表現亦低於預期,因此出現營收年成長負成長的狀況。2021年東洋成為國產疫苗的生產鏈之一,以1000萬劑來計算,依據國際間疫苗充填的平均單價每劑2美元計算,推估營收貢獻6億元,假設淨利率40%,可望貢獻東洋潛在獲利2.4億元,高端疫苗最快有望在2021年7月通過緊急授權使用,並開始施打,此營收主要落在第三季,部分遞延至第四季。加上今年東洋在公費疫苗標...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7年2月3日 · 2017-02-03 09:50. 更新: 2018-07-17 09:32. 保險, 艾咪. 收藏. (圖/shutterstock) 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主要是支付健保不給付的自費範圍. 例如升等病房差額自費藥物或醫療材料等. 由於住院自費可能性漸漸提高. 因此實支實付為因應健保不足的部份變得越來越重要。 實支實付是理賠健保不給付的範圍. 跟一般常見的「日額手術險」有所不. (特別強調,並非所有自費項目實支實付都能理賠. 還是得依照條款及自費內容才能作判斷) 繼續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適合投保實支實付的對象》 原有保單只有傳統型的醫療險(僅理賠住院天數或手術等) 擔心健保不支付的高額花費無法負擔(例如七萬元的心臟支架)

  5. [高端能靠公費流感自費腸病毒疫苗再起專家這樣分析]四價流感疫苗4/18即將開標腸病毒EV71型疫苗3月時羅一鈞提出會在ACIP會議專家討論公費疫苗事宜當高端核准後應該很快會召開廠商會報在訪問中李秉穎回答因為疾管署砍價砍很兇公費

  6. 2020年9月14日 · 新冠疫情發酵 自費流感疫苗傳預購一空2020/09/14 15:35 中廣新聞網戎華儀報導今年冬天的公費流感疫苗預計10月5號開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流感疫苗的自費市場傳出今年民眾接種

  7. 2021年4月19日 · 1. 健保有給付,但是不符合給付條件. 例如癌症標靶藥物治療很常見。 假設有藥效較佳的癌症三期用藥目前病程在二期想要用該項藥物提早運用資源可能需要自費或補差額。 2. 健保沒有給付,需要自費差額或全額自費. 例如人工關節、心臟支架、人工水晶體等等,或新型態處置。 這些自費材料、處置和標靶藥都不便宜。 3. 自費體檢或不以健保身分就醫. 保險理賠是依保單條款來申請理賠,保單條款一定要注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