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8日 · 【關鍵 1】 是否掀瓣,有角膜瓣位移風險. 楊舒雲醫師表示,近視雷射手術可分為深層手術和表層手術。 常見的 LASIK 即為深層手術,雖然術後恢復時間快及疼痛感低,但因為手術中必須製作角膜瓣,會造成約 20mm 的切口,傷口不會完全癒合,未來在運動、搬重物或撞擊意外下,較有角膜瓣位移的風險。 圖片來源: Heho. 而全飛秒雷射 Smile 也屬於深層手術,雖不需削切角膜瓣,沒有角膜瓣相關併發症;但卻需要製作微透鏡(即角膜基質層的部分組織),再使用鑷子深入切口將微透鏡拉出,相當考驗醫師的技術。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1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2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3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4
    • 腎臟病患容易合併眼睛疾病
    • 腎友常見眼疾
    • 視力模糊就該去看眼科醫生
    • 好好保養靈魂之窗
    • 延伸閱讀

    眼睛與腎臟有許多相似之處,如眼睛脈絡膜與腎絲球一樣都有豐富的血流供應網、視網膜內層與腎絲球過濾屏障的胚胎發育路徑類似;許多會造成慢性腎臟病的致病機轉,如內皮細胞功能不良、動脈粥狀硬化、慢性發炎、氧化壓力等,也會導致眼部疾病。 研究發現,視力障礙與眼睛疾病在慢性腎臟病患的盛行率,比沒有腎臟病的族群高出許多。 腎功能愈差者,視力愈差,也愈容易合併有嚴重之視網膜疾病。 統計指出,慢性腎臟病人與透析腎友罹患會危及視力之眼部疾病的比率如下: 由上表可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是腎臟病患常得到的眼科疾病。

    相較於具慢性腎臟病但尚未洗腎之患者,已經進入常規透析之病人,因尿毒濃度高、血液透析療程中的血壓起伏與血管內外滲透壓差異等生理變化、透析相關併發症如鈣磷不平衡等,更容易罹患下列眼科疾病: 1.眼睛乾澀發紅 因為眨眼反射變差、淚水分泌變少,導致結膜發炎、眼睛乾澀不適;鈣磷沈積在眼角膜,也會造成刺激,產生砂礫感。 將血中鈣磷濃度控制好、滴人工淚液等眼藥水協助潤滑,可改善不適症狀。 2.帶狀角膜病變 腎友若有低血鈣、高血磷或活性維他命 D 不足,會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導致次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進一步惡化鈣磷失衡,造成轉移性鈣化,若沈澱在眼角膜表面,會產生刺激、眼睛發紅、畏光等症狀,甚至影響視力。 來自台灣的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洗腎病人罹患此病的機率是一般族群的 11.56 倍。 3.缺血性視神經病...

    不管是慢性腎臟病患、透析腎友、換腎病人,都是眼科疾病的高危險群,若有下列症狀就該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協助: • 視線模糊,甚至把一個物品看成兩個,產生疊影。 • 眼球有壓力脹痛感。 • 眼角處看不到東西。 • 看到漂浮物質或閃光。 • 視野出現黑點或黑影。 當慢性腎病瀕臨洗腎的患者出現噁心、想吐、頭痛等症狀,除了考慮尿毒症這個診斷外,若病人過去曾有青光眼的病史或最近接受過眼科手術,要再多詢問是否有視力模糊等相關眼睛症狀,有可能是急性眼壓升高造成的不適,急性青光眼才是最後的病因。 另外,許多在醫院洗腎室接受常規透析治療的腎友,若同時要看其他科門診,都習慣約在洗腎日那天,出門一趟,通通搞定。 但洗腎治療後,淚水分泌量下降,會影響眼科的檢查品質、視力檢查也會不準。 故建議要將眼科的檢查安排在洗腎前或...

    除了某些會同時影響眼睛與腎臟的遺傳性疾病外,相較於一般人,慢性腎臟病患更容易視力不良、或得到眼科疾病。 一旦視力變差、甚至失明,日常生活各方面都會大受影響:喪失自信心、感到社交孤立、對家人的依賴性大增、無法工作以致經濟困難等,來醫院就診也更不方便。 若內科疾病控制不佳,還會進一步加重眼睛病況,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強烈建議每位慢性腎臟病患都應該至少接受一次詳細的眼科檢查,以早期發現相關眼疾、早期治療。 把血糖、血壓、血鈣血磷等數值都控制好,若原本是老菸槍也建議戒菸(抽煙會增加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出現視力模糊等相關症狀時,要盡早去看眼科醫師,這才是珍愛靈魂之窗的保養心法。

    【中年男為降血脂猛吃麥片尿酸飆高】台大醫師:「降血脂偏方」沒效,還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健身吃太多高蛋白反而傷腎?】醫生:我們人類腎臟天生生來不是用來吃高蛋白的 【「夜尿」提升死亡風險!】泌尿科醫師:造成夜尿的原因,主要有 4 大種類 (本文經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腎不好,眼睛也遭殃〉)

  2. 2017年9月4日 · 日本眼科診所院長本部千博醫師說:只要用對「視力回復法」,你的眼睛會有「自癒力」。 (責任編輯:戴相文) 眼睛的老化現象也可以早期發現,並提早預防。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採取對策才好呢? 只能說越早越好,早一年也好、兩年也好,甚至是早五年、十年都好。 等到邁入四十大關才預防就太晚了。 其實前幾天有位三十過半的女性患者來就診,檢查發現她已經開始老花了。 她來就診時,老花已經不是初期階段,而是嚴重到必須配戴兩百度(中度)的老花眼鏡了。 「什麼? 我老花了? 」果然這個檢查結果讓她震驚不已。 不過,最近年輕人罹患老花的比例,確實逐漸增加。 一天到晚盯著手機或電腦的螢幕,這種對眼睛來說極為嚴苛的工作環境,可能就是提早老化的主要原因,長此以往實在很不樂觀。

  3. 2020年4月20日 · 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說,會得到乾眼症,不是一天造成的,通常是來自4種不良習慣: 1. 長時間用眼. 2. 近距離用眼. 3. 用眼時不休息、不眨眼. 4. 用眼時光線過暗. 因為眼睛需要透過「眨眼」來分泌淚水,只要長時間用眼、眨眼次數變少,就會導致淚水分泌變少,眼睛自然就變得乾澀,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乾眼症。 二、乾眼症只會眼睛乾嗎? 其實癢、刺、紅也是症狀! 雖然乾眼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乾燥」,但隨著乾眼越來越嚴重,也可能會出現其他的症狀,像是因為眼睛乾燥而變得敏感,所以出現癢的症狀等。 乾眼症7症狀: 1. 眼睛乾澀、疲勞. 2. 眼睛癢. 3.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1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2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3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4
    • 眼皮下垂手術後遺症5
  4. 2020年8月3日 · 眼睛退化後可能有的症狀. 眼前看到很多小黑點,或是透明懸浮物. 眼睛變得很容易累、容易乾澀、紅腫. 眼窩會脹痛,看東西看久了頭也會痛. 視力開始下降、近視度數增加. 看東西容易看不清楚,需要很用力去看. 複視,把一個東西看成2個. 常常沒看到旁邊的東西而撞到或跌倒. 因為眼睛的症狀多、而且許多退化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在保養眼睛時,呂大文建議要從30~35歲就開始固定眼科檢查,也可以透過一些營養素來保養眼睛,像是大家熟知的葉黃素、魚油,還有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山桑子花青素」。 視網膜是眼睛最容易退化的部分! 山桑子花青素幫助保護、提高代謝.

  5. 2020年11月10日 · 出現後遺症:失眠、噩夢、注意力不集中、孤僻、逃避思考和討論創傷(這也是創傷後的常見反應)。 出現強迫行為 :如強迫性消費、進食、鍛煉⋯⋯

  6. 2020年8月19日 · 其實神經內分泌瘤的早期症狀不明顯 ,主要症狀和神經內分泌瘤的「發生位置」與「製造的荷爾蒙種類」相關。 像是長在腸胃道的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會帶來腹瀉、肚子痛、或便祕;而長在肺臟的神經內分泌瘤會讓患者久咳不癒,出現咻咻咻的氣喘呼吸聲。 根據統計,最常見的前十大症狀是: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 然而,並不是只有神經內分泌瘤會造成這些症狀啊! 一個人如果常常拉肚子,或許會先被認為是「腸躁症」。 當他長期皮膚潮紅、發炎,可能被當成濕疹或其他皮膚疾病治療。 會導致咳嗽的疾病這麼多,當然更難找到神經內分泌瘤這個元凶。 因為不好診斷,所以即使神經內分泌瘤的病程較緩慢、溫和,但會生長過程中轉成惡性,且常在患者被確診時,神經內分泌瘤已經轉移到肝臟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