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1日 · 2019-11-21. 分享本文. 塑膠成本低廉,製造容易,是日常生活中廣泛出現的材料;然而塑膠具有難以分解的特性,上億噸的廢棄塑膠更是全球的生態危機。 對此,英國女學生 Lucy Hughes 用魚鱗研發一款稱為 MarinaTex 的可分解塑膠。 經過 Dyson 一系列的測試證實這款塑膠的強度超越現有的低密度聚乙烯並可以在 4 到 6 週內自然分解。 在魚鱗加入甲殼紅藻分子打造可自然分解的新型塑膠. MarinaTex 是 Hughes 的學年報告作品。 起初 Hughes 研究的是如何減少魚鱗數量。 魚鱗是漁業的常見廢棄物,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產生 5 千萬噸的廢棄魚鱗,Hughes 希望可以減少廢棄魚鱗數量,並為這些廢棄物創造價值。

    • 何處尋海?一窺台灣北部海岸的精華地段
    • 新北.石門:越過海蝕之門,一起走入潮間帶吧!
    • 基隆.潮境:守護大海,北部最優良的海洋保育區
    • 新北.龍洞:潛進亞潮,一探精彩壯麗的海底龍宮
    • 新北.馬岡:地勢平坦且安全的潮間帶入門聖地!
    • 推薦閱讀

    北部海域以堅硬的岩礁底質為主,由於長年受到東北季風的狂風浪濤侵蝕,因此在各處海岸形成各種海蝕平台與灣澳岬角,壯觀非凡,非常值得一遊。考慮到安全性、普及性與方便性,在此介紹北部四個比較適合進行水域活動和生態調查的場所。

    石門沿線是北台灣相當有名的水域活動景點,具有寬廣的潮間帶,周圍設有停車場與沖洗區,對大眾而言十分便利。此區退潮時,在潮間帶上可見錯落大大小小的岩石,以及中高潮帶的潮池。此處較適合進行潮間帶觀察,較淺的潮溝也能浮潛,可發現許多蝦蟹與海參;春季綠藻繁盛時,也能在藻類中發現不少海兔和海蛞蝓。 春季是最適合走訪石門潮間帶的時節,此時綠色的石蓴大量生長,把岩石塗上一層美麗的翠綠。本區也是北部海域最容易觀察軟珊瑚的地點,走近低潮線浪花拍打的邊際仔細觀察,可在岩礁上發現眾多奇形怪狀的軟珊瑚,還有五顏六色的菟葵與各種藻類。石門的底質混著許多被海水侵蝕後的粗沙和碎石,常見許多蕩皮參與扇蟹在沙上覓食。本區的亞潮帶也有許多軟珊瑚與柳珊瑚所組成的景觀。 1. 鄰近景點 石門附近有不少可進行潮間帶觀察的景點,如春季潮...

    潮境又名「望海巷」,坐落在基隆市與新北市的交界處。走過橫跨長潭里漁港的平浪橋後,可看見一片潮間帶與海灣。本區自 2016 年劃定為漁業資源保育區後,便進行嚴格的管制,任何捕撈與採集都會被取締並罰款。由於執法確實,經過數年休養調息後,已成為北部海域生態最豐富的海岸景點。 本區潮間帶短小平坦,卻聚集豐富的生物,尤其春季藻類繁盛時可在潮池中發現各種海蛞蝓,還有美麗的藍紋章魚。此處亞潮帶更充滿生命力,春夏常有豐富魚群隨浮游生物進入海灣,吸引更多大型魚類。在其他海域被捕捉殆盡的石斑、笛鯛、裸胸鯙,在潮境都很常見。此外,本區還曾發現眾多珍稀的生物,包括大法螺、各種躄魚、紫偽翼手參、松球魚、侏儒海馬等,吸引無數海人前來朝聖,一睹這些海洋明星的風采。 1. 鄰近景點 本區沖洗或購物都十分方便,惟假日時人潮眾...

    龍洞灣是一個腹地不大的小海灣,因內灣水域平緩,很早就成為北台灣潛水勝地。本區潮間帶短小,不少海蝕平台被先民開挖成九孔養殖池,能進行潮間帶觀察之處較少。但本區亞潮帶卻是東北角數一數二的精華地帶! 本區亞潮帶具有壯麗的岩礁地形,緊接龍洞灣中廣大的沙地。在這種沙岩交錯的環境,曾發現許多珍稀生物,如魟魚、蛇鰻、躄魚、海龍、擬態章魚等,吸引眾多潛水員前來尋寶。 盛夏時常有潛水員在此設立號稱「軟絲產房」的竹叢礁,吸引俗稱「軟絲」的萊氏擬烏賊前來產卵。除了軟絲外,箭天竺鯛、獅子魚、河魨、燕魚等魚類都常會棲息在竹叢的陰影下,熱鬧非凡。龍洞周圍海域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目前未劃定為保育區,許多漁民常在此區進行獵捕,該如何在開發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是本區域持續經營的重要課題。 1. 鄰近景點 龍洞鄰近潛點包括穿...

    馬岡位於貢寮鄉,接近台灣本島極東之處的三貂角,是座寧靜的小漁村。此處的潮間帶廣大且地勢平坦,退潮後常露出寬廣的海蝕平台。由於地勢平坦、上下方便,非常適合初學者和親子在潮間帶進行觀察。除了冬季風浪強烈的時間外,全年皆適合活動。不同的季節此處的潮間帶都有不同的面貌,能在海蝕平台的潮池中發現多樣的海洋生物。 此處冬末春初時,潮間帶常覆蓋大量綠藻,非常壯觀,此時可在潮池中發現許多有趣的海洋生物,包括寶螺、海星、海膽、螃蟹、海兔,以及眾多海蛞蝓。本區周圍有許多適合進行水上活動的景點,包括鄰近的卯澳與萊萊皆有海蝕平台,都很適合進行潮間帶活動。 1. 鄰近景點 靠近馬岡的卯澳是一平靜的小海灣,此處亦為北部海域的漁業資源保育區,潮間帶與亞潮帶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本區潮間帶較短小,但也有許多潮池能進行觀察。此外...

    侏羅紀時期的蕨類就在台灣!一窺讓日本人驚嘆的美麗生態:淡蘭古道 菲律賓靠「海洋保護區」年進帳 12 億,那身為「海洋生態資料庫」的台灣呢? 【少了它們,食物鏈就恐崩塌】「微小」卻能串起整座森林!一窺你不知道的森林奧秘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海洋博物誌(北台灣):飽覽海岸與水下生態!700 種魚類與無脊椎生物辨識百科》,由 麥浩斯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Spark 攝影。)

  2. 2019年9月19日 · 中央社. 2019-09-19. 分享本文. 從虱目魚鱗提煉的紗線做成的布料。 圖片來源: 中央社.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虱目魚是南台灣的特產不但好吃還很好穿」。 有台廠從虱目魚的魚鱗提煉紗線並將它們織成布料由於虱目魚鱗富含膠原蛋白因此虱目魚布具有保濕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說,「把保養品穿在身上」。 未來,這款布料有望外銷美國,提升台灣紡織業的世界地位。 (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 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 台灣紡織業不斷創新,機能布料深受國際大廠歡迎。

  3. 2018年11月27日 · 不過,生活中的無知往往最殘酷。 綜觀全地球的生物,等死的過程,魚類比人類要清楚得多。 魚感覺得到痛,但人類卻不人道的宰殺牠們. 「儘管有些魚類品種會被善待,但我們在美國餐桌上吃到的魚,絕大多數都是從水中被拉出來,直接扔到冰塊或者擺放在空氣中,這是一個又長又殘酷的死亡過程。 」科學及健康專題記者 Cat Ferguson 形容,以鱸魚為例,扔在碎冰之中,其實還能呼吸近 1 個小時,離開水面,要 5 個小時才會死去。 在不同肉類的屠宰流程中,對魚,人類可謂最不人道。 過去不少人都慣以某些藉口作開脫,例如認為魚是不會感到痛楚的。 他們的理據是,在捕漁船和魚市場上,我們都經常看到魚會不斷用身體撞牆或者在地板生繃活跳。 惟近年已有研究提到,魚不只擁有記憶,而且普遍對痛覺特別敏感。

  4. 2015年2月3日 · N子小姐服用的膠原蛋白凍原料標示的第一項成分是果糖葡萄糖液糖」。如前面所提到的原料標示是以含量多寡依序排列因此這項果凍產品使用最多的就是果糖葡萄糖液糖」。 即便刻意減少飯量與零食,這項產品仍會讓自己在無形中攝取到糖分。

  5. 2019年6月17日 · 郭家宏. 2019-06-17. 分享本文. 你們有看過「透明」的血嗎?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血是紅色的;有生物學知識的人會進一步知道,自然界中還有藍色的血液,存在於龍蝦、烏賊等生物體內。 但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種特別的魚叫「南極黑鰭冰魚」,牠的血液是透明的,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動物中,唯一擁有透明血液的生物。 科學家 將該研究發表在《自然 – 生態與演化》上 。 南極黑鰭冰魚:生活在南極的冰冷海域,擁有透明的血液.

  6. 2017年5月25日 · 「 100%純污水製冰所 」,是洪亦辰、郭怡慧、鄭毓迪三位大學生的畢業作品,歷經一年時間準備、製作。 他們到北、中、南、東 100 個污染河川、港口、溝渠、水圳取水,急速製成冰棒。 因為冰棒保存與展示不易,他們再把冰棒復刻成 1:1 的 poly 模型,並依據污染程度分類,做成「 台灣百大污染水源冰品圖鑑 」。 07湳仔溝、29柳川、43石笱排水、54台南運河。 包裝顏色表示污染程度。 攝影:陳文姿. 100%純污水製冰所」每一隻亮麗多彩的冰棒都是台灣河川污水的顏色。 圖片提供:100%純污水製冰所. 編號 07 號,最紫的這支冰棒就是流經台藝大的湳仔溝。 洪亦辰說四年來每次騎車經過學校都可以聞到它的臭味,為了製作冰棒去首次去溝邊把水「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