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20正式上任目前傳出已內定由民進黨前主席卓榮泰任新閣揆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接任行政院副院長。 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今(9)日坦言,賴清德確實有向他徵詢新內閣相關意見,自己認為新內閣一定會愈來愈好。 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月20日就職外界相當關注內閣人事布局傳出賴清德將在4月12日正式對外宣布內閣人選。 對此,陳建仁今日早上視察屏南快速公路,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民進黨在這幾年來,對於所有政務人員的培養一向不遺餘力,民進黨內有很多優秀人才,對於福國利民的工作,也累積了相當多政務經驗。 陳建仁指出,相信賴清德在尋求相關人才組織內閣,可以相當順遂,而且賴有自己的構想,也曾說過要繼續走蔡英文總統路線,繼續做福國利民工作,「我們相信這個內閣一定會愈來愈好」。

  2. 2024年4月25日 · 準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25公布第6波新任內閣與國安人事確定總統府秘書長為前屏東縣長潘孟安外交部長為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防部長為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國安會秘書長為現任外交部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為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邱垂正海基會董事長為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退輔會主委為現任國安會首席諮詢委員嚴德發以及國安局局長蔡明彥留任。 為延續「蔡規賴隨」,即將卸任的總統蔡英文任內台美關係公認是歷來最好,賴清德去年競選更強調將延續蔡英文「外交、國防及兩岸政策」,他勝選後也承諾台海維持現狀。 據悉,因此本次內閣人士,國安外交等首長人士,是為了向美方有所交代。

  3. 2024年4月25日 · 潘永鴻. 內閣 民進黨 賴清德.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有關準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2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新任國安團隊成員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受訪表示對新任國安團隊的最深刻的印象是沈著穩健」。 蕭新煌認為這幾位首長都不是新手過去在政界行政團隊皆有充足歷練如此組成可以說是相當好的團隊也可以看出賴清德在國際事務國安思路是國際關係大於兩岸關係」,這樣方向也是正確的。 蕭新煌表示,準陸委會主委邱垂正過去曾任陸委會副主委,也擔任過發言人,對於兩岸事務理解;準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過去曾任相同職位,資歷、經驗都毫無問題。 他也說,準國防部長顧立雄對兩岸、外交事務十分熟悉,也時常陪著總統蔡英文到軍方視察,掌握國防、國安相關事務。

  4. 2024年4月10日 · 520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即將到來準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10日宣布新任行政院長由前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擔任。 賴清德表示,全球化競爭激烈,台灣要能佔有一席之地,光靠傳承恐會不足,所以要建立一支積極行動、創新思維團隊,化挑戰為機會 ...

  5. 2024年4月10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翁子竣/台北報導. 準總統賴清德今10日公布第一波內閣團隊名單並宣布由前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16條規定,新任行政院院長應於就職後兩週內,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之報告,並備質詢。 她直言,新內閣團隊沒有蜜月期,國人沒有時間等待熱身完畢。 許宇甄指出,行政院於每年3、4月間會核定各主管機關歲出概算額度,並由各機關依照施政方針、預算籌編原則、預算編製辦法之規定,編列下年度預算,8月底前要將114年度預算書送到立法院。 許宇甄說,4月3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今年能用的預算,除了依災害防救法移緩濟急可能找到部分財源,還能透過第一預備金、第二預備金、特別統籌分配稅款給予花蓮及其他受災縣市支援。

  6. 2024年4月10日 · 準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10日宣布新任閣揆人事由前黨主席卓榮泰將擔任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賴對自己有1個要求3個期許並交付3項任務並提及現在已啟動內閣團隊成員徵詢往後的人事公布等到確定後會分批定期和大家報告據了解傳出醫師公會全聯會前理事長邱泰源為衛福部長的最佳人選。 卓榮泰今日致詞時,提及0403花蓮強震,並表示要面對新變局、災後重建工作,新的執政團隊必須穩健接棒,賴對他有1個要求、3個期許,並交付3項任務。 卓榮泰指出,第1個要求是,要發揮積極行動,創新思維,打造一支行動創新團隊。

  7. 2024年4月24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承值/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24日表示最近可能因為有些支持者過急了故意放出一些誤導訊息竟指出台南市長黃偉哲可能會入閣不會將市長任期做滿她說今天有直接向準總統賴清德詢問此事賴表示現在的縣市首長都會做到任期結束」。 陳亭妃指出一直有人在台南放一種聲音黃偉哲市長不會做滿任期會由中央派代理市長」,而這背後原因是預設要專心爲某人的市長初選助攻但這樣剛好讓藍營有話題可以做文章。 她也說,賴清德一隻完全不同款的勞力士手錶,都可以被藍營大做文章、張冠李戴,這樣的耳語更會無形當中陷520即將上任的賴政府於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