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5日 · 用微波爐加熱食物雖然很簡單方便,但在加熱過程中,萬一食物油渣濺得爐內四處都是,清潔上可就讓人頭痛了。 尤其是當你想偷個懶,等累積久一點再洗,裡頭的陳年油垢更會變得頑強無比,讓人越洗越怒、忍不住想飆罵髒話。

  2. 2015年7月28日 · 1.微波爐: 準備一個杯子或可微波的容器,放入約1匙的小蘇打粉,並加四分之一杯的水,將容器放入微波2分鐘,利用揮發的方式,讓微波爐除去異味又達到清潔效果,最後再用半濕的抹布或海棉擦乾。

    • 回收廢熱的熱電材料
    • 熱電轉換再興起
    • 找出最優質的熱電材料
    • 控制晶格和缺陷,不讓熱傳過去!
    • 熱電材料自有用武之地

    在全球面臨能源轉型之際,再生能源的發展大多著重在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燃料等。然而近年,隨著奈米科技的發展,可將廢熱轉為電力的熱電材料也逐漸嶄露頭角。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陳洋元研究員踏足熱電材料的研究已有十幾年,在他眼中,熱電材料極具能源發展潛力。

    身處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我們不由得擔心,再生能源真的足以補上電力缺口嗎?還有沒有其他新興的發電方法呢?有的!用廢熱發電,聽起來很不錯吧?畢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受夠廢熱了。汽車、冷氣等機械廢熱,加上太陽的輻射熱等,這些煩人的廢熱如果能拿來發電,實在是個好主意。 熱電材料就是熱生電的關鍵,它能將(沒用的)熱轉化成(好用的)電。近年來,熱電材料逐漸發展起來,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陳洋元從 2006 年起開始研究熱電材料,他說:「熱電材料的發電效率已經有很大的進展!」在不久的未來,熱電材料的應用將愈來愈廣泛,成為能源轉型時代的重要一角。 ♦ TO 推薦閱讀:加州大學用「熱電效應」,打造 100 奈米尺寸的超小冰箱! 熱電材料的歷史要回溯到 200 年前,德國科學家西貝克(Thomas Seebeck)...

    由於每一度溫差產生的電壓就是「西貝克係數」,直觀來說,西貝克係數愈大的材料,在同樣的溫差下輸出的電壓愈大,是愈好的熱電材料。不過陳洋元補充說,熱電材料除了西貝克係數要高之外,「導電性也要好,除此之外,導熱率不能太好,否則溫差一下子就熱平衡掉了。」考量各種條件之後,科學家訂出了熱電材料的優質係數 ZT 值=(δS2⁄κ)T,其中 σ 是導電係數、S 是西貝克係數,κ 是導熱率,T 是絕對溫度。 於是,研究熱電材料的科學家從幾十年前開始,便朝著符合這些條件的方向努力。陳洋元說:「金屬的導熱都太好了,並不適合當作熱電材料。目前主要的做法是用各種半導體材料,搭配不同的摻雜元素及比例,來找出最佳化的 ZT 值。」 全世界各研究團隊多年下來,針對各種材料組合及摻雜比例,找出了不少值得關注的熱電材料候選者...

    找到優秀的材料搭配和比例還不夠!要提升熱電效果,還有一個重要因子:減低熱電材料的導熱率。微觀來看,就是精細地調控材料晶格或內部缺陷。 晶格是材料的骨架,熱的本質是晶格振動,而熱傳導的本質便是晶格裡的原子以振動方式將能量傳遞給鄰近原子。因此,阻礙能量傳遞的方式,就是調控材料內原子的排列,以期達到導熱差、導電好的最終目的。 ♦ TO 推薦閱讀:【比鑽石還硬】加州大學打造「薄片奈米晶格」結構,有望作為飛機的材料 理想上可以利用「超晶格」,當不同種類的原子像三明治一般層層交替堆疊時,界面的原子與鄰近原子尺寸、重量都不同,這會造成晶格排列不順暢(晶格不匹配),彼此的振動能量也不易傳遞,大部分都會反彈回來,也就達到「導熱不佳」的效果了。 陳洋元進一步解釋,超晶格的每一層材料厚度、比例都必須嚴格控制,「因...

    熱電材料在實際應用上,發展得比其他再生能源慢,主要原因還是在發電效率不夠好。目前在室溫下最好的熱電材料,轉換效率約 3~4%,相較之下,太陽能發電目前的轉換效率約在 15~20%。這也是熱電材料在能源發展上較少被提及的主因。 「不過其實熱電材料在 600°C~700°C 的高溫下,轉換效率可以超過 10%。」陳洋元說。因此,幾年前美國一度打算將熱電材料用在汽車的廢熱回收,畢竟燃油引擎的油電轉換效率大約在 30% 左右。「剩下的 70% 都變成廢熱排出去了。如果能把其中 10% 的廢熱轉換成電能,等於是引擎效率的一大躍進。」不過後來,隨著電動車逐漸成為主流發展方向,這項應用也就失去關注了。 熱電材料就這樣無英雄用武之地了嗎?並不是。其實早在 30~40 年前,它就已經應用在太空科技上了。太空船...

  3. 2021年4月22日 · 對此,TerraPower 的新反應 Natrium 是非常安全的,很大程度必須歸功於其反應所採用的是更可靠的冷卻系統,以液態金屬鈉作為冷卻劑。 TerraPower 以液態鈉作為冷卻劑,提升核反應爐安全性

  4. 2017年6月30日 ·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利用超越水的臨界點,非常高溫地燃燒煤炭產生蒸氣,帶動鍋爐旋轉,提升整體的發電的效能。 以這種方式產生的發電,不僅僅能提升發電效率,也能大量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5. 2019年12月19日 · 電子設備微型化,量子波動傳熱效應的影響也會增加. 主導實驗的物理學家張翔(Xiang Zhang)表示,理論上恆星也可以藉由量子波動,透過聲子將能量傳遞給其他星球;但由於星際之間的距離相當龐大,因此相較於輻射,透過聲子傳遞的能量小到可以忽略。 但隨著電子設備的微小化,這種熱傳遞效應也會隨之增強,因此該研究可以幫助工程師了解微型電子設備的發熱與熱傳問題。

  6. 2024年5月8日 · 鄭際昭分享,中鋼除了致力於低碳高爐煉鐵技術研發外,也已完成「鋼化聯產先導工場」的建置與「爐氣 CO 預測模型」的開發,讓 CO 回收率可達 85% 以上,同時可以搭配分析工具預測 30 分鐘後的爐氣 CO 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