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7日 · 林佳龍、鄭文燦,國民黨的鄭麗文,都是自由之愛成員. 至於「自由之愛」的其它成員呢? 1987年5月11日在台大的「校園漫步」活動,那些手舉改革訴求的布條及標語的學生有林佳龍、鄭文燦、鍾佳濱、黃偉哲、王雪峰、段宜康、郭文彬、鄭麗文、林正修與李建昌等人。 後來,抗議活動越演越烈,最後「自由之愛」成員的其中7人,包括文馨瑩、吳介民、林志修、林佳龍、梁至正、陳啟斌和鍾佳濱等人,被台大以「聚眾滋事」記小過處分。 這些當年的台大學生,有的現在是教授,有的是立委,還有的是縣市首長。 羅葉在《自由之愛》一詩的最後寫道: 「也許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現象的背後充斥著不義與齷齪! 也許你為這遲來的覺悟遺憾,但永遠不嫌晚── 只要勇敢,不再畏縮,終將,終將,終將, 我們的靈魂終將相聚挺立在蒼茫渾沌的浩瀚大氣中!

    • 然而,生個孩子,真的不會改變什麼嗎?
    • 臺灣婦女負擔近八成家務
    • 從數據來看,臺灣家庭分工呈現何種面貌?
    • 家事分工越平等,媽媽更願意生第二胎
    • 第二輪班,東亞女性的共同壓力
    • 停滯的性別革命:生育不只是女人的事!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副研究員,從多年研究提供幾個具體數據。根據國外不同學者在 2005、2019 年發表的論文(Gjerdingen & Center, 2005;Kim & Cheung, 2019),當家庭迎來新生兒,妻子花在家務和育兒的時間會大幅上升,丈夫的改變則不大。類似現象,也出現在臺灣。 隨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臺灣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節節上升,不過,家務勞動的時間卻沒有明顯變化。鄭雁馨從 2016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發現,臺灣婦女平均仍負擔近 80% 的家務,多數人白天在職場奔波,回家後,太太與媽媽們的「第二輪班」才正要開始……

    誰做家事?誰來分攤育兒壓力?乍看只是小夫妻的互動模式,實際影響遠遠不止於此。 長年研究人口學的鄭雁馨直言:「臺灣女性在公領域和男性平起平坐,但如果私領域的性別平等沒有跟上腳步,整體生育率就很難提升。」眾多的西方調查已顯示,有沒有一個「神隊友」,將會影響女性是否想再生一胎。 然而過往的研究較少針對東亞社會,鄭雁馨採用 2016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從 3564 筆年齡介於 15–49 歲且至少有一個 18 歲以下子女的女性樣本,分析「教育程度」與「家務分工」對臺灣婦女生育意願的影響,進行本土性的實證探討。研究結果在 2020 年獲刊於美國頂尖家庭期刊《Journal of Marrige and Family》,這也是將近 10 年後臺灣的家庭研究再次登上此期刊。

    調查發現,臺灣已婚婦女平均每天要花上 6.2 個小時,包括處理家事雜務、照顧一家老小,種種占了將近八成的家務。已婚男性則大約負擔 22% 的整體家務,家事、育兒的比例相差不大。 其中,有 48.5% 的女性受過高等教育,而這些高等教育程度的婦女,通常會獲得丈夫比較多的家務支持。整體而言,妻子的教育程度、收入與丈夫投入家務分工比例,呈現正相關──當妻子的社經地位越高,丈夫越積極分工家務。 換言之,家務分工會隨著社會階層呈現不同樣貌:高社經婦女確實多了不少來自隊友的「後盾」支持。

    第二個問題:家務分工會影響生育態度嗎?當先生攬下越多家務,太太們會不會有更高的生育意願? 答案很有趣。整體來說,當丈夫家務總時數增加,妻子的生育意願也會增加,但進一步分析,還有三個影響關鍵。 首先,如果區分丈夫做了哪類家務,結果則不一樣。若丈夫是勤快地「做家事」,並不會影響妻子的生育意願;但如果丈夫分攤更多「照顧子女」的工作,妻子的生育意願會明顯增加。顯然對媽媽來說,比起多洗一次碗、多摺兩件衣服,爸爸能在孩子大哭大鬧時陪玩安撫、換尿布哄睡,更稱得上是神隊友。 此外,這個影響主要發生在「一寶媽」,讓她們更有意願生第二胎;對於有兩個以上寶寶的女性,影響不大。原因可能是,經歷過一次「育兒地獄」,媽媽們便能看清隊友的「屬性」,若先生沒有放自己單打獨鬥,新手媽媽自然比較願意迎接第二個寶寶;而二寶或三寶...

    鄭雁馨談到,女性承擔高比例家務是臺灣「跨世代的共同現象」。熟齡世代高達八、九成,青壯世代女性也依然負擔七、八成的家務勞動。 「減少的那一兩成,也不一定是先生做更多,可能是自動化幫了忙。」鄭雁馨犀利道出痛點。從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常見的廣告語「解放媽媽雙手」、「讓媽媽不再腰痠背痛」,家務商品預設出的消費者形象,也恰恰說明了家務一把罩,仍然是社會對女性的普遍想像。 不只在臺灣。「育兒家事=太太媽媽」,這個如影隨形的標籤,普遍存在於東亞國家。 攤開數據,1990 年代中期,日本婦女每週家務勞動時數是丈夫的 13 倍;韓國為 4 倍,而且經過 20 年,「歐巴們」沒有太大改變,2019 年的研究顯示(Kim & Cheung, 2019)當家裡迎來新生兒,並不會影響韓國爸爸投入家務的時間。對照電影中金...

    臺灣生育率節節下滑,一谷還有一谷低,青年低薪、高房價、公托不足都可能是影響因素。但這項實證研究也反映出, 「為什麼北歐國家的生育率能回升?很大原因是,他們完成了兩階段的性別革命。」 鄭雁馨解釋,家務分工與生育率的持續走低息息相關,西方人口學家稱之為「停滯的性別革命」──大量女性活躍在公領域中,但男性在私領域的性別角色仍然停滯不前。這也是東亞文化圈面臨的共同問題,包括臺灣、香港、日本、南韓和中國。 舉例來說,請育嬰假、獨自推嬰兒車散步、上街買菜,是街頭常見的北歐爸爸群像。然而,當育嬰假政策來到東亞,2017 年臺灣、日本、韓國的爸爸使用率全都低於 10%。 「如果文化價值、社會環境沒有跟著改變,立意良善且進步的政策反而強化了性別分工。」鄭雁馨提醒。 回看電影,當金智英滿臉疲憊而怨懟的這麼說:「...

  2. 2020年1月7日 · 外界對於新潮流總有不少傳說,原因在於新潮流的確名人(能人)輩出,不僅陳菊、賴清德、鄭文燦、潘孟安是新潮流,立法院還有約 15 名立委可被明確歸屬於新系,就連這次立委選舉備受矚目的新人吳怡農父親吳乃德,都曾是 30 多年前新潮流創流時的「十八飛鷹」。 不過,要進入新潮流有他們自訂的「審核過程」與一定程序,況且有「入流」就會有「退流」,把「一日新潮流」當成「終身新潮流」,就是韓總所發生的基本謬誤之一。 其實,不只邱義仁早已不是新潮流,黃偉哲也早在十多年前就因台南立委佈局問題與新系拆夥(雖然現在雙方在台南維持結盟狀態),被點名的李文忠更是在扁執政末期就與新系漸行漸遠。

  3. 2018年11月1日 · 黃彩玲 2018-11-01. 「既然都掛泳裝看板,就不如把胸部也露出來,給大家看嘛! 」民進黨現任議員何文海兩個月前的這句話,吳佩芸至今都能背出來, 「游泳是正常運動,為什麼要用有色眼光去看,就算公眾人物要被檢視,也不能因此合理化何議員的『好心建議』。 「性別平權是全國性的議題,但要從地方做起! 泳裝競選看板被男議員笑「不如胸部也露出來」,吳佩芸怒:性平要從地方做起! 今年八月, 批踢踢 一篇題為「竟揶揄女性參選人,胸部也露出來給大家看」的文章竄升,時代力量台中市議員候選人吳佩芸因此在網上引發關注。 「今年四、五月,我跟團隊都覺得現任議員有樁腳,我們要在短時間內被大家認識不簡單,但沒知名度就沒支持度,所以我希望用『有氧』風格照,讓大家感受到年輕人的活力! 」但沒想到,一張照片捲起千堆雪。

    • 鄭麗文三圍1
    • 鄭麗文三圍2
    • 鄭麗文三圍3
    • 鄭麗文三圍4
  4. 2019年7月5日 · 1989 年,主張台灣獨立的南榕被控涉嫌叛亂、自囚在民權東路巷內的時代雜誌社(就在我的母校中山國中旁邊,就住在隔壁一個街廓的我還在唸小學,當時對此事一無所知),宣布:「他們只能找到我的屍體」,在警方強行攻堅,小隊長侯友宜破門而入後,南榕以汽油自焚於上鎖的辦公室內,成為台灣獨立的殉道者。 不是已經解嚴了嗎? 為什麼這些事情還會發生呢? 讓我們從世界的民主關鍵年,1989 年來看歷史. 1989 年是騷動不安、乾坤變色、否泰未明的一年。 東歐國家以捷克東德為首展開民主抗爭,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慘案,台灣股市一路攀升直逼萬點、房價高漲促使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動「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 這些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值得寫入史冊的重要大事,全擠在這一年發生。

  5. 2019年7月5日 · 原則1:坦承真實狀態,確保雙方認知一致. 延續剛提到的溫柔拒絕法,在職場也同樣適用。 假如今天主管交付過多的工作量,或在已經忙不過來的情況下,又把棘手的突發狀況交給你負責,有些人基於怕被討厭、影響考績等理由,會選擇委屈自己、迎合別人。 但是,御姊愛認為,比起隱藏內心想法,更該做的是「坦白」,以及深入了解溝通對象的出發點和目的,思考雙方都能接受的做法。 舉例來說,你可以將手上正在忙的事情列出來,表明自己並非不想幫忙,而是現階段沒心力處理,或沒辦法達到主管追加的要求,說不定對方此時才意識到工作分配有問題,願意主動幫你調整工作優先順序等,就算最終改變不大,至少也善盡告知自己狀態及進度的義務。 原則2:再著急,也要留給對方消化空間及沉默權利. 「你有在聽我說話嗎? 為何都沒反應?

  6. 2017年1月25日 · XX西路總是很短,但XX東路卻可以很長,還分成好幾段。. 這樣的規劃,內情恐怕「不單純」。. 雖然說,替街道命名,或者稱為XX路,是在今天我們看來習以為常的事情,但在日本統治台灣後,特別是把清國時代的「街名系統」改為「町目系統」後,「XX町X丁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