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7日 · 校園AED使用率最高,AED 設置至今救活 156 人. 深耕急診醫學多年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說,自 2013 年起,台灣開始推廣 AED,截至目前約有一萬台已於「公共場所 AED 急救資訊網」登錄,其中三分之二為高鐵、台鐵、捷運站、學校等公共場所 ...

  2. 2019年4月30日 · 近期也開始興起「虛擬照護(virtual health care)」,也就是透過電話會議、APP 或其他數位科技提供照護服務,可加速病患資訊的傳遞,提高診斷準確性,降低醫病雙方的溝通障礙,可以讓並話及時就醫並提高醫療成效。 醫療物聯網簡化資訊流程,但要面對網路安全議題. 物聯網(IoT)近年有長足的進展,而隨著互聯式醫療器材數量的增加,加上系統存取與傳輸能力的進步,締造醫療物聯網(IoMT)的誕生,醫療產業將因此革新。 IoMT 能及時監測患者的健康狀態,並調整患者行為,簡化臨床與資訊處理流程,不僅提高診斷治療的速度與精準度,也優化了醫病雙方、醫療機構內部與對外的溝通。

  3. 2020年11月27日 · 乳癌是發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黃志旻醫師建議在30歲左右,女性就要開始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 但如果從來沒做乳房檢查,是不是對於流程和診斷結果都充滿疑惑? 來看看醫師的詳細解說。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醫師 黃志旻. 超音波的技術原本都掌握在海軍手上,或運用於工業技術發展,大概於1950年代開始,醫學開始採取超音波的技術來做各種檢查。 現在準媽媽們做產檢時,總會從超音波影像中看到貝比的頭部、小手手,並存留下各種可愛的影像。 如果吃完大餐後容易右上腹痛,醫師會安排腹部超音波看看是否膽結石正在作祟。 另外一個女性朋友們應該要定期做的超音波檢查就是「乳房超音波」,而且是從30歲以上就應該定期檢查。

  4. 2015年3月4日 · 別讓「無知」打壞醫病關係,你知道 18 歲以下要看小兒科嗎?. 台灣的醫療糾紛層出不窮,其實有時候是「無知」 造成的 ,之前曾有個 新聞 是,爸爸帶著孩子到台中某醫院掛急診,醫院以急診說沒有小兒科為由,希望病患去他院治療,此舉引發這位爸爸大鬧 ...

  5. 2019年3月5日 · 1. 多重疾病、多重用藥,經常在多科就診,服用多科藥物。 2. 出現 「老年病症候群」 ,例如跌倒、暈眩、睡眠障礙、體重減輕等。 3. 身體功能衰退、日常生活短期間內需要他人協助或照顧,卻仍無確定診斷者。 4. 80 歲以上長者,需要全面了解健康問題及訂定照護計畫。 5. 健康老人突然出現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例如記性衰退、情緒低落等,也可到老年醫學科求診。 全面照護,提高老人生活品質. 除了整合治療和用藥,減少老人家在各科轉診奔波,以及服藥問題,其實老年醫學門診最重要的任務是, 幫助老年人恢復獨立生活的功能,維持良好滿意的生活品質 。

  6. 2020年10月12日 · 不同於使用 LINE 或一般通訊軟體,在「醫生馬上看」的 APP 上與醫師和診療團隊通話,系統能為病患錄下通話影像、預約醫師護理師、紀錄病例、選擇模糊影像等視訊功能、以及最重要的——分析是否有罹病風險,例如當視網膜出問題、抑或心跳和血糖數值不正常時,APP 馬上會出現紅字警示。 如此浩大工程,為的是整合所有健康大數據。 徐克宇解釋,以台灣的市場來說,電子五哥都在「給醫院做供給」,但美國、中國、日本、歐洲的市場是顛倒過來,建立以民眾為核心的系統。 在台灣,不會看到上百億的電子公司投資這塊產業,因為法規不通、商業模式也不確定,在健保市場的一體化價格管制限制下,理智的大廠通常會認為「看醫生這麼方便,沒有必要投資這塊市場」。

  7. 2015年2月11日 · 台大醫院去年竟傳出被外包商員工駭入內部電腦,還刪改系統的資安問題。 據蘋果日報 報導 ,敦陽科技工程師陳怡誠,原被派駐台大醫院維護「異地備援系統」,去年雙方合約期滿前,陳竟兩度更動系統程式碼,企圖影響程式執行,影響病患權益,陳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