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3日 · 高雄甲仙除了芋頭聞名,還有一座民國83年成立的甲仙化石館,也是全臺唯一一座,展出臺灣內海魚貝類生態遺跡的海象化石館,不過這座有28年歷史的館舍,多年來也因為屋頂漏水,欠缺維修經費,館內6千多件化石面臨風化危機。

  2. 高雄甲仙區公所今天舉辦甲仙共下講客遊行活動,社區民眾以踩街方式響應,公所也鼓勵在地的客家鄉親,大聲、驕傲說出自己的母語。 雖然客語說得不太流利,參加遊行的民眾,還是用最大的熱情和大家互動,希望這個在過去,也曾有過很多客家人的地方 ...

  3. 高雄YouBike第1100站,在甲仙區正式營運,現在不論是開車,或是坐客運的遊客都可以在甲仙親水公園旁的停車場,租借YouBike遊山城。

  4. 2022年8月28日 · 南橫公路今年5月恢復通車,位在門戶的高雄甲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欣賞山城美景,28日舉辦的甲仙芋筍節,遊客不僅將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商家們也笑得合不攏嘴,熱鬧程度猶如農曆過年。. 「舉起拔河!. 用團隊合作的精神,打開甲仙的寶庫,裡頭的 ...

  5. 化石館每年遊客約6千人,門票收入10餘萬元,跟臺南左鎮化石館每年36萬餘人,門票收入2400多萬元差很大,區公所表示,化石館的營運,需要龐大經費及專家團隊協力,而今公所卻是從最基層的,建築漏水修繕工程做起,希望上級單位幫忙,找出永續經營

  6. 仙區人口約5600人,客家人占的比例32%,是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不過受限過去被河洛族群同化的影響,要在甲仙聽到客語並不容易。 甲仙區長 劉德旺:「從前70%就不是客家人,後來30%老人家慢慢的減少了,年輕一輩的出去讀書、出去發展,幾乎也沒有什麼機會說客語,所以現在甲仙客家,尤其客家母語已經斷層了。 因為大環境的改變,甲仙的客家人幾乎還來不及意識自己族群的身分,就不會講客語了,這也讓甲仙的客語復振推起來很吃力,雖然如此,區公所近年還是積極舉辦客家日遊行,客語認證課程等活動,希望建立一個理解客家的平台。 甲仙區西安里長 范姮枝:「老一輩的大家都這樣在講,不要讓客語中斷了,讓我們的子女可以繼續講客語這樣子。

  7. 高雄的國小擴大學生學習場域,從108年開始就嘗試用畫筆畫出家鄉的人文風景,也陸續將系列畫作出版成4本雙語繪本,這次在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的展覽,現場就一共展出45位小畫家,35幅精美的原作。 聞名的芋頭產業,又脆又嫩的竹筍,還有風味十足的梅子,這些農產品都是甲仙重要的產業,5年前,甲仙國小的孩子透過觀察,把家鄉的人文風情畫下來。 甲仙國小校友 馬柏森:「其實我們在畫圖前會去,譬如說先去了解當地的歷史,或者是說去取景,就會去實地的去看一下,然後就可以讓我更了解自己的家鄉。 」 藝術指導老師 馬若珊:「所以我們就帶著小朋友踏查,然後出了這一本,專門講到的是《芋見甲仙我的家》,然後這一本是《幸福靠山》,介紹的是筍子,然後還有第4本就是《回家梅》,我們介紹的是梅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