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6日 · 德國之光,帳面灌水 19 億歐元. 一度享有「德國之光」榮耀的「威卡金融科技公司」(Wirecard AG),公開承認帳上有 19 億歐元(約新台幣 630 億元)的現金「失蹤了」,威卡執行長馬庫斯.布朗(Markus Braun)被以詐欺罪嫌逮捕,再 3 天之後的 6 月 25 日 ...

  2. 2020年6月15日 · 分期有兩種,一種是有利息,另一種為零利率。 如果你擅長理財,也確信自己花的錢都在刀口上,那麼「分期零利率」對你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

  3. 2018年7月9日 ·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台灣公司法跟不上新創腳步,規定公司股票面額 10 元,讓許多投資人不願冒風險,但新創草創期最需要資金,在拿不出獲利證明時卻屢屢受到阻礙(這篇有更詳細的說明: 【投稿】台灣薪資為什麼這麼低:彭淮南害的、產業不轉型,還有超落後的公司法 )。 如今公司法修正後,問題一併改掉,面額限制可以給新創多大的自由,作者有詳盡的分析。 (責任編輯:鄧天心) 《公司法》修法完成三讀,為扶植新創公司做了許多調整與鬆綁,其中,可發行極低面額或無面額股票部分,將使新創業者取得公司股權的門檻相對較低。 投資人更易理解公司價值,有利籌措資金。 而讓非公發公司可發行黃金股等多元特別股新法,則可讓創辦團隊握有一定程度投票權,避免為引進資金,而丟失經營權。

  4. 2020年10月29日 · 台灣新零售提升客單價密技! 彈性提供付款選擇,中租「零卡分期」幫助商家創造新業績. 中租新消費服務:瞄準全台 500 萬無卡族,不用信用卡照樣分期付款! 中租零卡分期進攻低金額市場! 百元購物也能無痛零卡分期.

    • 宅配服務成餐飲業者標配,帶動外送經濟發展
    • 正面+負面話題,外送平台成為流通產業關注焦點
    • 外送平台產業規模高速膨脹,2020 年消費金額有望突破百億
    • 跨業大型集團間接參戰,搶進生活關聯支援服務布局
    • 實體零售進場,外送平台解鎖一站式生活需求模式
    • 高成長潛力受注目,勞動爭議與盈利能力仍為關鍵課題
    • 你可能會有興趣

    2012 年 foodpanda 進入台灣、2016 年 Uber Eats 宣布登台,台灣餐飲外送市場開始逐步增溫。目前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已形成兩大外資龍頭對抗、本土新創湧入、以及專業第三方物流、不動產服務、資訊系統、電商平台異業跨足的豐富產業生態。 台灣外送平台滲透率(外送平台在整體餐飲產業中的占比)由 2019 年初的 0.24%,至 2019 年底已攀升至 1.02%。2020 年疫情意外爆發,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成為餐飲與零售業者的必備選項,帶動台灣外送平台消費金額於 2020 上半年同期成長近 300%、單季消費金額也首度突破 30 億新台幣、單季消費筆數超過 1,500 萬筆,外送平台滲透率更是於 2020 年 4 月份創下 2.79% 的歷史新高。

    不過,市場高速成長的同時也背負著「浴血奔跑」的風險與課題,外送平台健全的獲利模式仍未建立完成,對於上架店家 30%-40% 的高額抽成比例,以及針對外送人員的分潤模式及工作保障爭議,都是產業建構永續經營模式的挑戰。尤其雖然台灣整體外送市場規模激烈膨脹,但每單消費金額近兩年卻不斷下滑,2020 年 3 月份更跌破新台幣 200 元,窮忙隱憂猶如芒刺在背。 但相較於台灣多數流通次產業別平穩溫吞的成長節奏,挾帶爆發性成長力的「外送經濟」,加上外送平台對將實體門店做為提供服務與雇用基礎的餐飲產業所形成的巨大影響,這些都使外送平台產業成為今年以來台灣流通產業中最受注目的領域。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數據情報,繪製 2020 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競爭地圖,呈現各平台業者經營數據與合作...

    受到疫情影響帶動,台灣外送平台產業規模 2020 年第一季與第二季分別成長至新台幣 21.7 億與 34.0 億元,同期成長率高達 326% 與 276%,2020 年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將有機會突破成為全年百億規模的產業類別。 從競爭地圖中可以看到,2020 年台灣外送平台產業可大致區分為 4 大參戰陣營,分別為以 foodpanda 與 Uber Eats 為主的外資系市佔雙雄、inline/蝦皮等資訊系統或電商平台關聯業者跨足營運、Cutaway/foodomo 等本土新創業者、以及全球快遞/lalamove 等以支援服務角色切入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台灣餐飲外送平台產業已進入競爭強度極高的軍備競賽。 台灣外送平台產業集中度高,擁有強大資本力量支撐的外資品牌 foodpanda 與 Ube...

    除了直接參戰的業者外,另一項不容忽視的注目點在於藉由直接投資、部分持股或是策略合作等方式間接參與的跨業別大型集團。例如 2015 年成立的 foodomo,背後擁有的是 LINE PAY 的資源支持。2016 年推出的有無外送,經營主體為信義房屋子公司有無科技,同時與台灣大車隊子公司全球快遞形成策略合作,並在今年 5 月成為 LINE SPOT 串接外送服務的第一個配送夥伴。而 2020 年初次嘗試跨足外帶外送服務的 inline,同樣擁有知名百貨集團新光三越的投資支持。 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通訊軟體商 LINE, 2020 年 3 月宣布以 300 億日圓投資日本最大本土外送平台「出前館」,原本就長期合作的「LINE Delima(LINEデリマ)」與「出前館」服務也同步合併。同樣地,LI...

    搭載著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迅速成形,外送平台業者進一步著手將服務面向擴大至消費者多元生活需求之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實體零售通路商的正式進場,使外送品項一舉由熟食餐飲擴及至日常用品,為外送市場撐起第二波成長動能。 例如 7-11、全家、萊爾富、OK 等 4 大超商在 2020 年上半年已全數完成外送布局;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量販店也與 foodpanda 及 Uber Eats展開合作;屈臣氏、丁丁藥局、大樹藥局等專賣零售品牌也加入外送戰局;而台灣超市龍頭全聯也宣布將於 2020 年底串接外送平台服務,補齊「實體電商」戰略的最後一塊拼圖:短鏈到宅配送,成為台灣日用品及生鮮電商最強勁的競爭者。 其中 foodpanda 於 2019 年即展開與實體零售商合作配送,2020 年進一步推出自營虛擬超市...

    台灣外送平台在餐飲產業的滲透率近兩年快速攀升,不過整體 2020 上半年外送平台平均滲透率仍僅有 1.6%,以台灣全年高達 7,000 億新台幣的餐飲消費市場為基礎,仍有極大的規模成長潛力,而這也是兩大外送平台採取「燒錢搶市佔」的策略主因,希望在挹注高昂資金換取市佔優勢後,於市場迎來爆發性成長時取得結構性優勢。 不過伴隨快速擴張而來的則是外送平台在各國都面臨到的勞動爭議與盈利能力問題,包含薪資水準過低(平台高抽成比例)、過度競爭削減外送人員平均接單量、高風險服務特性但平台端卻不負擔事故保險等問題陸續浮現。 不僅如此,外送平台長期透過高額補貼換取市占的做法,也對於企業盈利能力造成傷害。例如日本本土最大外送平台「出前館」2020 財年的決算報告顯示,由於配送勞動成本及管銷費用於短時間內衝高,導致...

  5. 2020年5月11日 · POINT 1:打造空間印象基礎的底色. 底色是指,使用於地板、牆壁、天花板等處,占據主要空間並形成基調的顏色。 是能將室內裝潢整體統合的顏色,面積比約占整體的70%。 會決定空間是要呈現出明亮的感覺,還是沉穩的感覺,是作為印象基礎的顏色。 POINT 2:決定空間色彩印象的主色. 主色是指,作為空間主角的顏色。 面積比約占25% ,使用在沙發和窗簾、 地毯等物品上面。 因為是對空間的色彩形象如何具有決定性的顏色,請一邊考慮與主色之間的協調性、一邊講究色調並進行挑選吧。 POINT 3:收斂室內裝潢的強調色. 強調色是指,作為室內裝潢的重點或擔任收斂角色的顏色。 面積比約占5% ,使用在靠墊及掛畫、燈罩等物品上 面。

  6. 2024年4月11日 · 2024-04-11. 分享本文. 如今想要找餐廳、找景點,不一定會用 Google 搜尋,但一定會上 Instagram (簡稱 IG)看看人們都去哪裡打卡,看網紅又介紹了哪家餐廳。.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中國版 IG」小紅書,對年輕人來說,在小紅書上除了看美妝、刷美食與踩點,還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