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日 · 六四前夕,我在天安門廣場上40天:一個台灣攝影記者,和他記下的中國學生民主夢. 「錄音帶裡頭,我聽到槍聲、奔跑急促的呼吸聲、不斷有一些嘶吼、抗議、哀嚎的聲音,最後一秒,(我朋友)他好像中槍、受傷,委求別人輾轉寄這捲錄音帶到我手裡,說 ...

  2. 2019年5月29日 · 台灣資深攝影記者 謝三泰 ,在1989年六四事件前夕前往中國採訪。 40天間,他以鏡頭記錄下了當時天安門的抗議行動、緊張的氛圍。 今年(2019)為六四事件30週年,他寫下了當年任務未完因而辭職的遺憾心情,並提供這組塵封30年的珍貴影像在《報導者》曝光。 編按. 本文為《吼叫一九八九》攝影集自序,經作者謝三泰與允晨出版社授權刊登,副標題與文內小標為《報導者》編輯所加。 謝三泰 為資深攝影記者,曾任職於《自立晚報》、《自立早報》、《黑白新聞週刊》、《新台灣週刊》、《勁報》。 以鏡頭記錄解嚴前後、520農民運動、國會全面改選、首屆民選總統、省市長等。 近年將焦點關注於庶民生活、勞工朋友、弱勢族群、環保等議題。

  3. 2018年12月24日 · 從彼山到此山是個關於家族旅程山岳的故事起點在遙遠的黎巴嫩山谷圍繞著初見面的老家族人終點則在台灣的山陵之間在丁神父服務的泰雅族部落伴隨著他沒有血緣的家人。 這本書包含了旅遊記事、家族史,也是動人的回憶錄。 其中,他的大哥丁松筠神父 (Fr. George Martinson) 扮演了重要角色。 丁松筠曾任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光啟社)社長,也曾以英文名字「Uncle Jerry」(傑瑞叔叔)主持英語教學節目,2017年5月在台離世。 丁松青寫道:「我將本書獻給丁松筠神父,我特別的天使──也是我的大哥傑瑞──紀念我們經歷的種種冒險:從我們的成長過程、為了成為神父而苦讀的日子、在台灣的生活和工作。 山的另一頭.

  4. 2019年5月30日 · 1989年6月3日下午,身在通縣(現通州區)三間房軍用機場,116師高炮團1營2連中尉雷達站長李曉明看到北京東南郊的天色一片陰沉。 5月20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戒嚴令」,他就在那一天隨所在的第39集團軍116師從駐地遼寧省海城市出發,22日到達了三間房機場,住在軍用帳篷裡。 三間房機場的出口有哨兵24小時把守,軍人們出不去,除了出操訓練,只能學習《解放軍報》,也有人帶了收音機,瞭解學運的情況。 軍校本科畢業、分到部隊擔任副連職雷達站站長的李曉明,有點不知道如何面對學生。 一方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另一方面,在部隊被稱為「學生官」的他,兩年前也還只是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的學生。 設想如果自己還是大學生,他覺得自己可能也走上街頭聲援。

  5. 2021年8月14日 · 圖文故事. 林其慧/大疫之下的愛相逢. 我的旅行夥伴容嘉、Olivia、小顧(從左至右)。 我們在網路社團「Love is not Tourism」認識,第⼀次見面就在桃園機場。 2020年是全球瘟疫肆虐的一年,人們失去了工作、計畫被迫暫停、生活被打亂、相愛的人被分離。 9月,法國已結束第一次的封城,但確診案例每天仍數以千計。 當時我與交往5年的男友,因為國際旅行禁令(Travel ban)已經被分隔10個月,這是我們第⼀次分開那麼久。

  6. 2020年10月28日 · 這部片由楊雅喆與鄭有傑共同監製。. 他們倆認識10年但友誼特殊,「我們沒有私交不一起喝酒我沒有去過他家沒有見過他的小孩見面就在咖啡店一切公事公辦坐下來討論劇本通常發語詞是,『好的就不多說了就從有問題的開始』,」楊雅 ...

  7. 2016年12月14日 · 從1個人到25萬人,祁家威的同志運動長跑. 接過祁家威的名片,最先看到是佔去半張名片的「祁家威」三個大字,下面才用小字印著他的英文名字及行動電話,沒有公司行號、沒有職業也沒有稱號,大部分的媒體提到他時,總無法用一個固定頭銜來稱呼他。. 祁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