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鹽博物館 是一座位於 台灣 臺南市 七股區 ,以 鹽業 為主題的博物館,作為當地集鹽業文化之教育、研究與推廣等功能的場所使用。 於2005年1月開幕,並自鹽光基金會經營至2006年12月為止後交予民間企業委外經營。 沿革 [ 編輯] 臺灣鹽博物館的籌建可追溯到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當時是立委在 立法院 要求國營事業應為歷史文化貢獻心力,而計畫興建博物館,但此意見只有當時的臺鹽董事長餘光華深表贊同 [2] 。

  2. 臺灣鹽博物館 是一座位於 台灣 臺南市 七股區 ,以 鹽業 為主題的博物館,作為當地集鹽業文化之教育、研究與推廣等功能的場所使用。 於2005年1月開幕,並自鹽光基金會經營至2006年12月為止後交予民間企業委外經營。 沿革. 臺灣鹽博物館的籌建可追溯到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當時是立委在 立法院 要求國營事業應為歷史文化貢獻心力,而計畫興建博物館,但此意見只有當時的臺鹽董事長余光華深表贊同 [2] 。

    • 歷史
    • 目前規劃
    • 附近景點
    • 相關連結

    七股的曬鹽最早是在明鄭時期1665年由鄭成功將領陳永華出任「統領勇衛」時開始教民曬鹽。在日治時期1935年分別由「台灣製鹽」、「南日本鹽業」兩株式會社逐步闢建,台灣戰後時期1971年由「台灣製鹽總廠」再加以闢建而成。全盛時期面積廣達2,700多公頃,每年產鹽110,000噸佔全臺總產量十分之六。由於鹽灘結晶池屬於土盤構造,所以成為工業用鹽的重要供應地。但是後期因生產成本偏高,無法與進口鹽競爭,台塩公司於2002年5月關閉曬鹽場,338年的曬鹽產業從此走入歷史,移轉產權為國有。 七股鹽場有三座鹽田如下: 1. 台區鹽田:位於七股區鹽埕里西、北側,為「臺灣製鹽株式會社」於1935年12月投資興建,1938年4月完成,面積398甲。 2. 南鹽鹽田:位於七股區中寮里、頂山里以及將軍區的口寮地區,是...

    目前由台鹽公司經營,利用「鹽素」規劃各類設施,園區內設傳統土、瓦盤鹽田、扇形廣場、鹽屋、鹽雕展示區、曬鹽體驗區,並設有台鹽生技的直營店,還有各項休閒娛樂設施與各式小吃攤,成為吸引許多人的觀光景點。近來也與鄰近的七股遊客中心與台灣鹽博物館利用步道串聯,也有互通鹽山及鹽博的小火車,方便遊客暢遊兩邊的景點。至於鹽山上方近年來於每年年初之時,將不同主題的大型鹽雕吉祥物放置在鹽山頂端,成為拍照打卡的熱門景觀。此外,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於夏季推出的「一見雙雕藝術季」也利用鹽山園區做為其中一處展出地點。

    黑面琵鷺保護區:位在曾文溪出海口;由於有豐富浮游生物及溫暖氣候,主棲地近300公頃的潮坪淺灘為黑面琵鷺保護區。每年10月,吸引來自朝鮮半島的黑面琵鷺來此渡冬。全世界目前黑面琵鷺總數2700多隻,而來此地過冬的就約有1700隻。
    觀海樓:位於七股潟湖的中心,登高可遠眺潟湖全景。湖內蚵架片片,為特殊的淺海養殖景觀。
    七股潟湖:為古台江遺址,原為台江內海因山洪爆發導致陸化形成今日之景觀。形成全台最大之潟湖。
    七股鹽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鹽山簡介. 七股鹽山逍遙遊.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3).
    ^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七股鹽山. 台南旅遊網. [2021-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臺灣正體. 工具. 外觀. 隱藏. 扇形鹽田一隅(拍攝地點:將軍區鯤鯓里鹽豐橋西側). 七股鹽場 ,是 臺灣製鹽總廠 在 臺灣 所設的六大鹽場中最大者,該鹽場總佔地2,800餘公頃 [1] ,位在 臺南市 七股區 與 將軍區 轄區內。. 七股鹽場的鹽田包含 台區鹽田 、 南 ...

  5. 2024年3月23日 · 大陆简体. 工具. 坐标 :23.155276°N 120.10535°E. 2021年的七股盐山. 七股盐山 位在 台南市 七股区 盐埕里 ,是 台湾 面积最大、最晚发展的 七股盐场 遗迹之一,总 面积 有2,700多公顷,全盛时每年产盐11万 吨 ,主要供应国内农工业用盐,随时代变迁,晒盐不符经济效益,七股盐场遂于2002年5月废晒,结束台湾338年晒盐历史,七股盐山的休闲游憩时代随之开启,转形成为著名的盐业观光据点,即新 南瀛八景 之一“盐田晒玉”的所在地。 由于盐山如 白 雪 耀眼,像长年堆雪的 长白山 ,也称作“南台的长白山”,来台观光的日本人则戏称是“台湾的富士山”。

  6. 七股鹽場 ,是 臺灣製鹽總廠 在 臺灣 所設的六大鹽場中最大者,該鹽場總佔地2,800餘公頃 [1] ,位在 臺南市 七股區 與 將軍區 轄區內。. 七股鹽場的鹽田包含 台區鹽田 、 南鹽鹽田 、 七股新鹽灘第一工區(扇形鹽田) 、 七股新鹽灘第二工區(青鯤鯓 ...

  7. 臺南鹽場 是臺灣在 二次大戰 後由 臺灣製鹽總廠 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位在 臺南市 的 安南區 及 南區 內,其內包括了歷史可追溯至 清朝 的「鹽埕鹽田」(第二代瀨北場),後稱)與 日治時期 開闢的「灣裡鹽田」、「安順鹽田」與「四草鹽田」(安順鹼場鹽田)。 臺南地區是臺灣曬鹽產業的發源地,日治時期的製鹽會社多半聚集在此,而 民國時期 的鹽務總局及臺灣製鹽總廠也設在此地。 該鹽場直到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才停止曬鹽 [1] 。 沿革. 林百貨 ——曾為臺灣製鹽總廠及鹽警總隊的所在地 [2] 德記洋行 ——曾為臺南鹽場的辦公室 [2] 安順鹽分室暨臺鹽安順場務所,臺南鹽場辦公室在1970年代遷離安平德記洋行後便移到此處 [3] 鐘淵曹達會社及臺鹼公司的辦公廳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