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9日 · 「六四那年很多人失敗了,但民主運動本身是失敗的嗎?」營救過受難者、積極為民運人士發聲的林培瑞,為何對中國的民主仍持半樂觀態度?

  2. 2022年12月20日 · 根據哥倫比亞內科克里小鎮裡熟悉此事件政府人員說,從2021年開始,就有出現中國人的身影,人數更在2022年9月大幅成長。「來自亞洲移民,我們確實看到明顯增加。

    • 不夠善良的我們 中國人1
    • 不夠善良的我們 中國人2
    • 不夠善良的我們 中國人3
    • 不夠善良的我們 中國人4
    • 不夠善良的我們 中國人5
    • 從工人抗爭開始,到城市悼念示威,觸發海外離散新生代覺醒
    • 白紙運動雖不至革命,仍深具「進步性」與「革命性」
    • 中國社會總有抗議,但該如何升級成「運動」引發改變?

    當「白紙」作為運動象徵而在海內外被廣為引用時,整個運動的討論核心基本只聚焦於國內高校和城市居民的政治性抗議和海外離散中國社群的團結運動,但這一敘事完全忽略了發生在各地城中村和外來務工社群的工人抗爭。 工人階級的抗爭在此次白紙浪潮中的作用,之所以必須被重視,是因為我們無法忽略「富士康工人鬥爭經驗」對白紙運動的後續啟發。 而新疆大火無疑是衝破群眾憤怒臨界點的「最後一根稻草」,以城市居民和受教育知識分子與大學生為參與主體的「悼念式」抗爭,由此在全國城市街頭和高校抗爭遍地開花。 但這一波具有「各地」、「同時」與「自發」特徵的抗爭,實際是中國封控政治問題的系統性呈現:沒有死於新冠卻因新冠而死的「疫情間接傷害」和集體創傷的情感積累、封控下的生計危機形成的政治經濟結構困境、工人社群反封控抗爭提供的行動破口...

    但由於工人群體的邊緣性和政府處理工人運動的高強度維穩,都令工人的基進抗爭長期不為民眾所知。但這次富士康工人反抗在中國社會所引發的廣大迴響,其為本次白紙抗議所提供的運動資源,再次啟示了未來中國反對運動必須將工人運動視為重要核心部分。 另一方面,在六四之後,以市民和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動雖非毫無存在,但本回抗爭的「政治化」(politicization)趨勢,卻是另一副全新風景。 以往的城市抗爭,多數只是聚焦在特定議題下的集體行動, 例如:2007年廈門與2014年廣東茂名市民的反PX環保示威、2016年深圳與江蘇昆山呼籲「公平教育」的家長集體維權、或2010年廣州「撐粵語」的文化保育抗議等。然而白紙抗議名義上的直接訴求,雖圍繞在反對嚴苛封控,示威人群中夾雜的政治性口號──「習近平下台」、「新聞自...

    但我們該如何看待白紙抗議運動的迅速退潮?又該如何理解和回應本次封控抗議潮的局限性? 即便白紙抗議是一個起初是以反封控為共同訴求,進而引導出一場跨階級與跨地域的大型運動,但後續的發展和動員卻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模式──這正是這場抗爭運動的困境所在,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將這場「抗議潮」理解為「三個運動」的原因。 以城市廣場或高校為基地的市民─學生運動,後續基本不再與工人社區的反抗產生聯結。這並非否認前者在運動上政治化或基進化轉向的價值,而是這種脫節,現實凸顯了當下中國民間運動,仍缺乏能在跨階層跨群體間有效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 在彼此獨立的本土抗爭中,不同社群或許仍可從彼此中吸收運動資源;但若跨群體、甚至本社群內部都缺乏對話、沒有協同的聯動機制──尤其是城市受教育群體與工人階級...

  3. 2024年1月13日 · 2024年1月12日,民進黨於新北市板橋第二運動場舉辦選前之夜造勢晚會。. (攝影/楊子磊). 香港佔中三子、如今在台陳健民感受,這次選舉結果是一大警鐘,尤其是在對中共立場上,傳遞給全球訊息恐怕是台灣不夠穩定、隨時可能擺動──對於曾 ...

  4. 2017年12月17日 · 現在的胡德夫會說:「要唱有益處的歌,只聽優美的旋律是不夠的。 」這是年歲使然,他68歲了,見到同齡的老友一個個逝去,覺得「有些事情該說了」。

  5. 2022年3月7日 · 香港學者陳健民來台半年,在政大社會系任客座教授,常在校園溪畔漫步。. (攝影/楊子磊). 這學期,陳健民在政大教「當代中國社會」,第一課就有火花。. 他問台下同學,為何對中國有興趣。. 第一排同學說:「因為我是中國人,我要了解自己 ...

  6. 2023年6月3日 · 書評. 胡戩/他們為何曾相信中國的承諾?. 專訪徐承恩與他的「香港民主回歸世代精神史」. 2017年,香港主權移交20週年,城市街頭懸掛著中國國旗與香港特區旗。. (攝影/ AFP/Anthony Wallace). 徐承恩是一個寫歷史的香港人,或者準確而言,是第一個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