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中共六四封鎖字資料庫大分析. 被消失的3,584個關鍵字六四這一天牆內的人想說什麼? 每年6月4日,是中共政府資訊管控的大閱兵,在獨步全球的 《網絡安全法》 下,中國各網路公司以封鎖關鍵字、系統更新、功能停用等方式自保,避免成為防火牆漏洞而受罰。 在知道一定會被刪除的情況下,卻有一些牆內的人,選擇向防火牆「丟雞蛋」,在網上貼出只有幾秒、幾分鐘壽命的內容。 他們想說什麼?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今年(2019)六四新增的300多個封鎖的關鍵字,為什麼三分之一與香港有關? 透過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 與 香港大學「微博視野」(Weiboscope) 的資料庫,我們前進牆內記憶戰爭的最新現場。

  2. 2021年8月18日 · 中國流亡作家兼記者長平接下策展任務,他們怎麼回應抹去歷史的國家之手? 經歷過文革、六四,站在抵抗中共「失憶術」最前線的長平,帶我們進入「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並告訴我們為何台灣人需要觀看這段歷史。 當台灣人著眼於眼前中國政府鬧的笑話、小粉紅的荒謬和政黨兩岸政策的辯論中,長平期望六四揭示的歷史,能讓我們看見藏在背後的中共政權脈絡,「台灣的命運並非單純決定在中共手上,可以主動找尋機會,走出大國棋子的命運。 而中國人更需要了解六四,長平訴說六四後教育體系的轉變,當中國政府洗腦民眾「其他國也不民主時」,這樣「去正義化」的教育,如何形塑出新一代的世界觀、甚至導致小粉紅的誕生? (來賓/中國流亡作家兼記者長平;主持/劉致昕;製作團隊/藍婉甄、洪琴宣)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

  3. 2016年1月28日 · 台灣能否迎向一個新的時代? 回答「我是誰? 」對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從來就不是容易的課題。 中國人炎黃子孫的標籤在台灣正日漸模糊。 從它的褪色,可嗅出台灣人的認同,已來到歷史的高點。 ( 請見:【互動圖表】變動的「台灣人」 ) 資料來源:Naiteh, Wu, 2015, “Political Competition Framed by the China Factor?

  4. 2019年7月24日 · 現已40歲的阿瓦爾哈2017年7月從哈薩克到中國探望兩個女兒時被中國警方以戶籍註冊問題強行關押經過450多個日子之後以為終於能與家人重逢但等著她的卻是一紙合約」。 這份一年的合約,來自新疆伊寧縣家紡服裝工業園,一個月月薪600人民幣、每次排班至少12小時。 簽下去,就代表她必須在新疆多留一年,護照被扣押拿不回,無法擺脫園區裡的監視器;但若不簽,「工廠老闆說就把我們送回集中營,」阿瓦爾哈說。 她趁隙拍下合約當作證據後,試著求救,透過微信傳回哈薩克,沒想到,她卻因此被送入地下監獄,「那邊每道門,都有2層⋯⋯我記得一直往下走了10層階梯以上。 」審問室中,獄警重播了阿瓦爾哈用微信傳送照片給丈夫的畫面,要她認罪。 在公安與鏡頭監視下被迫勞動.

  5.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6. 2022年3月7日 · 2020年3月14日香港社會學者陳健民結束了在香港西貢區的326天牢獄生活。. 眾所周知他被稱為佔中三子之一, 因2014年雨傘運動而入獄 。. 但鮮少有人知道,他在入獄前,曾特地去過兩次景美人權園區,一次綠島,專程去看台灣政治犯的監獄,觀察 ...

  7. 圖為中國河南鄭州一場職業介紹活動的參與群眾。 (攝影/AFP/WANG Zhao) 專制之下,原子化個人似乎只能甘為社畜,或認命躺平? 14億中國人裡,「公民社會」還存在嗎? 我常如此分享:「像苔蘚一樣生長,像蟋蟀一樣歌唱。 」只有在那些最艱難的歲月裡仍拒絕跪下且不願躺平的中國人身上,才有世界想看見的中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