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7日 · 據了解工作繁忙的梁見後確實較少回到獅埜村父親六年前逝世後目前高齡90歲的媽媽因習慣純樸農村生活至今還是住在老家。 「梁見後的爸爸以前也是在我們家的柑橘園幫忙。 」老鄰居獅埜村村長莊金桐說收入微薄的梁爸爸要養大7個孩子真的非常吃力所幸梁見後兄弟在科技業闖出一片天後來他們的父母都曾當選過竹崎鄉模範父親母親代表。 外界常以梁家三兄弟形容美超微獨特的AI生態系分工,事實上,梁見後的父母共生了7個小孩,4男3女,老大和老么就差了18歲,正確來說,其實是梁家四兄弟。 梁見後排行老二,上有一位大姊,三位弟弟分別是梁見發、梁見達、梁見國,也都跟著他陸續進入電子業,成為美超微的供應商。

  2. 2022年1月4日 · 家登是全球極紫外光光罩盒(EUV Pod)的最大供應商,全球市佔率逾7成,客戶包含多家台灣及美國半導體大廠。 2021年4月底,邱銘乾才在新北市土城工業區為集團旗下的 家崎大樓舉行動土典禮 ,投資額50億元、廠房空間超過1.5萬坪。 當時他表示,家崎大樓不但將做為EUV光罩盒異地備援的生產基地,也要擴大發展半導體耗材、航太領域的產品。 對於EUV光罩盒的未來需求,邱銘乾樂觀看待「會有很陡峭的成長」,因為隨著晶圓代工大廠把EUV導入製程的程度提升,EUV光罩盒的用量會愈來愈高。 「布局台中來不及了! 在善化、新市,找不到房子租了! 上周邱銘乾說明,家登繼建立台南樹谷廠及南科廠後,過去一年回頭加碼雙北的兩個原因, 第一是布局(加碼)中南部為時已晚 。 「布局台中,來不及了啦!

  3. 2023年7月19日 · 2023-07-19 09:42. +A -A. 加入收藏.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週一(7/17)下午搭專機抵台,她並未受訪,僅微笑揮手打招呼隨即搭車離開。. 陽明交通大學下午表示,頒授蘇姿丰名譽博士學位典禮將改至7月20日舉行。. 外界對於這位「台南女兒」充滿好奇 ...

  4. 2023年9月8日 · 台積電與索尼共同投資的熊本廠,預計將以日本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設施之姿,在2024年正式啟動生產,為當地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然而工廠所在的小鎮,卻似乎容納不下台積電這尊大佛,傳出交通惡化、物價大漲等難以負荷的問題。 以下為2023年6月整理報導。 台積電赴日設廠,但熊本廠所在地菊陽町為何消化不來? 為了吸引台積電赴日設廠,日本政府撥出上千億美元的補貼,補助接近廠房一半的成本,希望藉此引入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打造重振日本半導體榮光的契機,將廠址所在的菊陽町從一個農業鄉村改造成一個工業小鎮,許多農田都變成大型工廠。

  5. 2019年7月4日 · 焦點新聞. 取自Lamigo Monkeys官方臉書. 2019-07-04 09:40. +A -A. 加入收藏. 3日 Lamigo 桃猿棒球隊拋出震撼職棒圈的轉賣消息,由於不堪長年虧損,Lamigo 因此決定轉賣易主。 其實,據了解,養一支球隊一年至少要燒 1-2 億元,從現有職棒球隊經營者的資本額來看,確實不難想像 Lamigo 母企業 La new 集團所背負「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的壓力。 Lamigo 桃猿剛拿到上半季冠軍、準備力拚三連霸,戰績和票房都位居中職四隊之首,尤其 Lamigo 票房從場均人數僅 2000 人,成長至近 4 年場均人數都破 7000 人,今年票房雖然依然居冠,但出現走下坡,終究還是讓 Lamigo 再也頂不住。

  6. 2023年12月27日 · 作為替南寶征戰商場數十載的老將,許明現一九八六年從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畢業後,便加入南寶企畫室,在第一代董事長黃慶芳身邊擔任左右手。 沒想到,一待就是三十七年,他從總管理處經理、企畫室副總經理等職一路闖關升級,最終當上執行長。 實際上,南寶是台南黃家傳承三代的產業,最早可追溯至一九六三年,由黃家長子、旅日工學博士黃堂慶雲創辦(歸化日籍,原名黃慶雲),接著傳至二代黃勝家(黃慶芳獨子、黃堂慶雲姪子),並於一七年交給專業經理人,也就是現任董事長吳政賢和執行長許明現管理。 其實,黃勝家也有讓家族三代成員接手的打算,只不過一七年他計畫退休時,兒子才二十來歲,剛從研究所畢業,故決定讓他先在公司跟著許明現磨練,足見黃家對許明現的信任。 年中驚喜大放送📣加49元 最多送49期!

  7. 2022年1月5日 · 至今南良集團旗下事業體跨足六大產業,全球有將近七十家的實體企業,集團年營業額超過三百億元,NIKE、愛迪達鞋子都有他提供的鞋材,但蕭登波行事作風低調,外界雖然對他不熟悉,卻是鞋業界熟知的隱形冠軍。 鞋業隱形冠軍 跨足台灣農業. 很難想像,這位鞋材大王在建立橫跨台灣、中國、東南亞等南良王國後,近十年卻積極發展大 健康產業 ,其中包括現代化科技農業。 一二年,蕭登波更成立良農現代化農業科技公司,代理起非化學性農業,以及生產固態及液態肥料等業務。 目前年營業額約四五 萬元,雖比起鞋材本業,真是小兒科,但良農專注研發植物萃取的非化學農藥,成為台灣「有機資材」的先鋒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