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關原加油站台灣中油公司 直營的 加油站 ,位於 花蓮縣 秀林鄉 關原 ,由油品行銷事業部東區營業處負責管理營運。 [1] 因地處山區偏遠,並坐落於標高2,374公尺,不僅成為 臺灣 海拔 最高的加油站,也是 省道 臺8線 ( 中橫公路 )東段上最重要的加油站。 [1] [2] 該站另一項特色為售有 肉粽 而聞名。 沿革 [ 編輯] 1987年中國石油公司為照顧偏鄉地區與行經中橫公路之遊客,於海拔標高2,374公尺的關原設置關原加油站,後續歷經 中國石油公司 組織調整與改名等過程,目前該加油站由台灣中油公司油品行銷事業部東區營業處負責管理與油料運補等。 [1]

    • 歷史
    • 發展現況
    • 爭議
    • 相片集
    • 外部連結

    成立及遷往臺灣

    民國35年6月1日(1946年6月1日),由行政院資源委員會(今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出資於中華民國上海市成立中國石油公司(簡稱中油),是合併原隸屬資源委員會的甘肅油礦局、四川油礦探勘處,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接收臺灣、東北有關石油之產業所組成。此時在東北的設施有東北煉油廠(總廠在錦西,轄錦州、四平、永吉分場),在臺灣的設施包含: 1. 臺灣營業所 2. 臺灣總督府天然瓦斯研究所→新竹研究所 3.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 3.1. 新竹支場→新竹工場 3.2. 清水支場→清水工場 3.3. 高雄本場→高雄煉油廠 4. 臺拓化學株式會社→嘉義溶劑廠 5. 日本石油株式會社(今JX日礦日石能源)台灣支社→苗栗煉油廠 6. 帝國石油株式會社(今國際石油開發帝石) 6.1. 臺灣油礦探勘處 6.2. 出礦坑礦場 6.3. 錦水礦場 6.4. 竹東礦場 6.5. 新營礦場 6.6. 新竹天然氣填充站 中油公司在成立後,因時局困難及接收設備待整修,主要進行開採甘肅的玉門油礦、進口原油業務。1947年4月,高雄煉油廠開工,錦西煉油廠在同年11月開工。隨著國共內戰擴大,中油公司在1948年底設立台灣辦事...

    公司更名

    由於中國大陸同樣存在同名公司(中國石油),易混淆徒增困擾,加上陳水扁政府推行「臺灣正名」政策,中油於民國96年(2007年)2月1日召開的第550次董事會通過斥資30餘億新臺幣將公司改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隨後於2月9日召開的董事會通過後正式實施。因為臺灣有一家民營機油代理商「台灣石油有限公司」,中油並非易名為「台灣石油」、而是「台灣中油」。更名後,中油在全臺各地的加油站等營業據點,招牌上原本的「中國石油」四字商標把中間的「國石」二字塗掉,僅留下「中油」二字。

    大事年表

    1. 民國35年(1946年)6月1日,中國石油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江西路131號成立,隸屬於資源委員會。 2. 民國38年(1949年)10月5日,總公司遷至臺北市。 3. 民國41年(1952年)10月5日,因應資源委員會裁撤,改由經濟部管理。 4. 民國49年(1960年)6月1日,改組為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5. 民國49年(1960年)11月1日,總公司遷址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3號台泥大樓。 6. 民國55年(1966年)7月20日,總公司遷址臺北市中華路一段83號實踐大樓(該大樓現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本部)。 7. 民國90年(2001年)6月15日,總公司遷址臺北市信義計畫區內自建之中油大樓。 8. 民國96年(2007年)2月1日,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9. 民國105年(2016年)1月,臺灣本島492座中油直營加油站,開放機車族使用悠遊卡、一卡通、有錢卡等電子票證付款加油。 10. 民國105年(2016年)6月17日,中油召開董事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總公司的登記地址從臺北市信義區轉移至高雄市楠梓區。

    國內經營

    中油設有煉油廠共三座,分別是桃園市龜山區之桃園煉油廠、高雄市楠梓區之高雄煉油廠、小港區之大林煉油廠,生產相關油品,在高雄市永安區與臺中市梧棲區各有兩處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此外,在高雄市林園區設有林園石化廠區,生產相關石油化學產品,並在全臺各地擁有直營或加盟式的加油站約1,900座,並且在高雄市楠梓區設立國光中學、油廠國小及煉油廠幼兒園等子弟學校。國光中學已於2005年改由國立中山大學接管,油廠國小由高雄市政府接管,但二校仍維持中油子弟優先入學的資格。 因為空氣品質較差,1990年在時任經濟部部長蕭萬長決策之下,高雄煉油廠最晚將在2015年遷移到別處。但中油於限期無新址可供遷移只得關廠。

    國際

    目前中油在厄瓜多、印尼、澳洲、美國、尼日、查德、巴拉圭、索馬利蘭等國家合作探勘10處礦區,並與中國海洋石油推動兩岸海底探勘合作。在中油煉油廠所煉製之原油主要來自中東地區進口,油品優先供應國內市場,而國外市場主要為日本、韓國、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紐西蘭、澳洲、中國大陸、美國及中東等地。

    高雄民宅曾被中油暗埋11條管線,屋主與中油進行12年官司。2014年8月屋主勝訴,但中油只遷走4條管線,還留7條埋土裡;但此後中油不但沒有賠償費用,反而強制徵收屋主的土地,把管線通過的地方通通徵收,面積多達351平方公尺,而徵收價遠低於市價。引起社會不滿。
    2018年10月上旬,因輕質摻配料品質不良導致95無鉛汽油銅片測試不良,中油承諾若車主因使用不良油品造成之車輛損害將予以從寬認定並賠償,亦會賠償加盟加油站因抽換油導致停止供售之營業損失。
    位於臺北捷運淡水站對面的台灣中油淡水站
    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的台灣中油保長坑站,站頂中油標誌及其下方「中國石油」四字係以瓷磚拼貼而成,但「國石」二字於2007年2月被以白色瓷磚蓋掉
    位於新莊的台灣中油容坊五洲站(加盟),這個加盟店有洗車服務,有簡式便利商店,反應品牌系統朝多角經營方式嘗試
    (繁體中文)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繁體中文)台灣中油全球資訊網-中油影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CPC,Corporation, Taiw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繁體中文)(英文)臺灣石油工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其他人也問了

  3. 台灣中油 是 台灣 規模最大的 石化能源 公司,其事業版圖橫跨 石油 與 天然氣 的探採、 煉製 、 產品 行銷 等完整 供應鏈 。 2020年美國雜誌 財富世界500大 企業評比第409名 [6] ;原名 中國石油 [註 1] ,成立於1946年,2007年2月因 台湾正名运动 更名 [7] ,同時兼顧台灣民眾慣用之「中油」稱呼。 歷史 [ 编辑] 成立及遷往臺灣 [ 编辑] 中油大樓正門. 位於 桃園市 龜山區 的國光發電廠.

  4. 位於臺北市 信義區的中油大樓 台灣中油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石化能源公司,其事業版圖橫跨石油與天然氣的探採、煉製、產品 行銷等完整供應鏈。2020年美國雜誌財富世界500大企業評比第409名 [6];原名中國石油 [註 1],成立於1946年,2007年2月因台湾正名运动更名 [7],同時兼顧台灣民眾慣用之「中油」 ...

  5. 民國105年(2016年)1月,臺灣本島492座中油直營加油站開放機車族使用悠遊卡、一卡通、有錢卡等電子票證付款加油 [16] 。 民國105年(2016年)6月17日,中油召開董事會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總公司的登記地址從臺北市信義區轉移至高雄市楠梓區。 []

  6. 在 台灣 , 台灣中油 、 台塑 、 全國加油站山隆加油站福懋台亞台糖也廣設自助加油並給予折扣優惠以鼓勵顧客使用而加油站可節省人力成本開銷聽裝油料供應站 [ 編輯] 臺灣中油 延平聽裝油料供應站. 聽裝站為加油站的一種形式之一,其得名原因為1950年至1970年代 駐台美軍 撤離前遺留下許多 馬口鐵 桶,而 美軍 當時都以一隻十公升馬口鐵桶為一「Tin」 汽油 單位,直譯中文字為「聽」,由於該形式的馬口鐵桶油氣不逸散、拋擲也不損壞等因素,故加油站不普及的年代臺灣中油即利用美軍馬口鐵桶當成運補偏遠鄉鎮的汽油桶 [1] 。 而這些加油站點即稱為「聽裝站」。

  7. 全國加油站,英文簡稱NPC,是台灣民營連鎖加油站,1988年8月8日成立,是除了台灣中油、台亞石油之外的第三大加油站。 [1] [2] 1988年8月8日, 台灣省礦油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 會員發起成立全國加油站,全國加油站創辦人兼 益州化學工業 董事長 秦嘉鴻 當選全國加油站第一任董事長, 實收資本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