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3,244次入金紀錄、4個錢包收款2,900萬:揭露「創意私房」虛擬貨幣非法金流. 2021年,檢警破獲創意私房論壇,逮捕11名台籍嫌犯。. 隨後創意私房在封禁一個月後復活,並開啟虛擬貨幣泰達幣(USDT)作為儲值選項,讓性影像交易重新站穩腳步。. (攝影/林彥廷 ...

  2. 2023年10月16日 · 去年(2022)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再度宣稱「台灣海峽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解放軍跨越中線的軍事行動成了「新常態」,台海局勢急速升溫。. 然而 中國軍演不只擾台,也威脅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並加速推動國際社會 ...

    • 從工人抗爭開始,到城市悼念示威,觸發海外離散新生代覺醒
    • 白紙運動雖不至革命,仍深具「進步性」與「革命性」
    • 中國社會總有抗議,但該如何升級成「運動」引發改變?

    當「白紙」作為運動象徵而在海內外被廣為引用時,整個運動的討論核心基本只聚焦於國內高校和城市居民的政治性抗議和海外離散中國社群的團結運動,但這一敘事完全忽略了發生在各地城中村和外來務工社群的工人抗爭。 工人階級的抗爭在此次白紙浪潮中的作用,之所以必須被重視,是因為我們無法忽略「富士康工人鬥爭經驗」對白紙運動的後續啟發。 而新疆大火無疑是衝破群眾憤怒臨界點的「最後一根稻草」,以城市居民和受教育知識分子與大學生為參與主體的「悼念式」抗爭,由此在全國城市街頭和高校抗爭遍地開花。 但這一波具有「各地」、「同時」與「自發」特徵的抗爭,實際是中國封控政治問題的系統性呈現:沒有死於新冠卻因新冠而死的「疫情間接傷害」和集體創傷的情感積累、封控下的生計危機形成的政治經濟結構困境、工人社群反封控抗爭提供的行動破口...

    但由於工人群體的邊緣性和政府處理工人運動的高強度維穩,都令工人的基進抗爭長期不為民眾所知。但這次富士康工人反抗在中國社會所引發的廣大迴響,其為本次白紙抗議所提供的運動資源,再次啟示了未來中國反對運動必須將工人運動視為重要核心部分。 另一方面,在六四之後,以市民和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動雖非毫無存在,但本回抗爭的「政治化」(politicization)趨勢,卻是另一副全新風景。 以往的城市抗爭,多數只是聚焦在特定議題下的集體行動, 例如:2007年廈門與2014年廣東茂名市民的反PX環保示威、2016年深圳與江蘇昆山呼籲「公平教育」的家長集體維權、或2010年廣州「撐粵語」的文化保育抗議等。然而白紙抗議名義上的直接訴求,雖圍繞在反對嚴苛封控,示威人群中夾雜的政治性口號──「習近平下台」、「新聞自...

    但我們該如何看待白紙抗議運動的迅速退潮?又該如何理解和回應本次封控抗議潮的局限性? 即便白紙抗議是一個起初是以反封控為共同訴求,進而引導出一場跨階級與跨地域的大型運動,但後續的發展和動員卻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模式──這正是這場抗爭運動的困境所在,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將這場「抗議潮」理解為「三個運動」的原因。 以城市廣場或高校為基地的市民─學生運動,後續基本不再與工人社區的反抗產生聯結。這並非否認前者在運動上政治化或基進化轉向的價值,而是這種脫節,現實凸顯了當下中國民間運動,仍缺乏能在跨階層跨群體間有效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 在彼此獨立的本土抗爭中,不同社群或許仍可從彼此中吸收運動資源;但若跨群體、甚至本社群內部都缺乏對話、沒有協同的聯動機制──尤其是城市受教育群體與工人階級...

  3. 2020年募資糾紛暴增18倍,廠商因疫情停工成導火線. 根據台北市政府法務局統計,2017至2019年,每年收到的募資消費爭議申訴案都不超過10件;到了2020年,竟一口氣暴增至179件,年增近18倍。 台北市簡任消保官龔千雅分析,這179件爭議案中以「商品給付遲延」該類型最多。 究其原因,多數是因為疫情使中國廠商停工,許多募資商品無法如期產出,影響後續供貨。 台北市簡任消保官龔千雅處理群募案件申訴,遇到許多求助無門的受害者,在募資平台上遇到貨品延遲交付也聯繫不到廠商,只能走上申訴一途。 (攝影/蕭歆諺) 由可承國際代理、在嘖嘖平台上架的 「雲米智慧洗衣機」 ,是眾多延遲出貨提案中的代表案例。

  4. 2024年3月14日 ·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 ...

  5. 2018年9月26日 · 演出開始,步驟如下:行銷公司會先啟動「監測小組」,將網路上熱議的重點挑出,做特性關鍵字分析;接著以數據為後盾,由專案人員接手操盤、寫手進場,挑出爭議性的論述作為攻防重點。 以課綱專案為例,凱文就分別針對「法律、程序、媒體評論、意見領袖及課綱內容」,制定了不同的應對戰術。 在第一階段「議題潛伏期」,必須在兩週內鋪陳有利於己的言論資源,像是「投書轉發、名人臉書轉發、澄清新聞轉發、訊息統整轉發」等,好維護自身言論基礎,鞏固既有勢力。 在大量論戰爆發的第二階段,則是「行銷操作」的重點,大量投入「素人論點」與「名人背書」,如此才能在議題冷靜下來之前,帶動有利於該黨的支持輿論。 凱文也解釋,整體而言軍的作戰,就是要維護好「暗樁 」。

  6. 2022年9月19日 · 《報導者》自2021年末開始記錄團隊工程,透過9個月的影像紀錄,帶你看見工程背後眾人的心血結晶。 地震是人類最難征服的天然災害,人們無法「阻卻」地震發生,但科學家持續努力開創觀測地震的路徑。 靈敏性高、連續性強的光纖地震監測,就像在地殼置入「神經」,感測地層脈動,能成為全球地震科學最先進的工具。 但是,光纖要埋在哪裡效益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