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6日 · 本篇將與你分享小小撇步,讓身為家長的你不在慌忙! 圖片來源:《梨泰院Class》劇照. 突然有了弟或妹,老大的不平衡. 身為排行第一位的老大,家中若有新成員加入時,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情緒出現,因為新生兒的到來需要父母更多的關照,老大容易感到吃醋並產生不平衡的心理。 且手足之間常常會有相互比較的情況出現,而產生忌妒和衝突。 這時候,父母的引導和理解對於緩解這種情況就非常重要,透過耐心與溝通讓孩子學會分享和尊重彼此、理解等等。 避免的錯誤教養,免讓手足吵不停. 若父母或長輩過度地強調手足的家中排行,過度強調角色差異,或者特別愛誇獎某個孩子、連坐法處罰等等,不論是假公平、偏心等等,都會導致其他孩子感到被忽視的反效果,進而讓孩子對手足產生反感和不滿。 圖片來源:《浪漫速成班》劇照.

  2. 2023年11月20日 · 一、依附理論是什麼? 依附需求是本能. 依附理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提出的心理學理論,在嬰兒期至幼兒期,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之間的早期依附關係,對個體的自我價值感、人際關係和應對壓力的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依附」指的是:與媽媽保持親密距離,接近性的行為模式。 這種依附需求,是嬰兒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求生存的必要條件。 心理學家做了恆河猴實驗,將幼猴分開,分別放置餵奶的鐵絲媽媽和絨布媽媽,八成的幼猴選擇提供溫暖觸摸的絨布媽媽,大於供應生理需求的鐵絲媽媽。 證實了肢體接觸和關懷是愛的本質,早期建立穩定且愛的依附關係,讓孩子可以自由地探索外界,並在需要時回歸安全基地。 二、4 種依附類型介紹.

    • Babylike
  3. 2020年11月27日 · 有位媽媽問我,手足的爭執該介入嗎?介入時該如何處理?讓孩子抒發情緒為主?還是要規範孩子不妥的行為?中間的尺度該如何拿捏?父母是一個家庭文化建造者,理當擁有界定規範的權力,情緒的抒發與界線的釐清,端看父母是如何思量,沒有一定標準,只要重點不脫離「陪伴」的原則即可。

    • 什麼是羞辱創傷?
    • 「羞辱」大多「有目的性」
    • 為什麼要談「羞辱創傷」?

    「羞辱創傷」是我觀察到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存在於文化當中,影響我們極為深遠。而本書所定義的「羞辱創傷」,基本來說就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 所謂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與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其類似與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為,造成PTSD的創傷多半較為單一,例如巨大災難或意外,為單一次的創傷事件;而CPTSD為一連串的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本書所指的「羞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 而「羞辱創傷」,就是在這些羞辱中被傷害、所累積的創傷經驗。羞辱創傷者都有多次被羞辱的經驗,因而造成我們心理...

    另方面,在我的實務經驗中發現,這類「羞辱」大多是「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說,施行「羞辱」,可以讓施行者達到某些目的。因此,常看到權力位階高的人用在權力位階低的人,或是在人際關係中,以貶低、壓抑對方的方式勾起對方的「自我感覺不良」的羞愧感,藉此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對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從而控制對方、讓施行者獲得控制感。 也就是說,「羞辱」的確是一種「攻擊」,時常用在「展現權力」、「控制他人」,甚至是讓施行者「自我感覺良好」,可以藉由羞辱他人,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可控制他人,甚至可以擺脫自己的羞愧感與得到成就感。可以讓施行者覺得:「我是比你好的,你是差的」。 那種施行的快感與殘忍,是存在於施行者心裡的。這個快感,卻也是用以撫平施行者內心突然升起的「羞愧感」或「自我感覺不良」的心情。這正是「羞辱創...

    是否要用「羞辱創傷」這麼沉重的詞,我其實猶豫很久。特別是談到羞辱創傷,很難不談到童年、談到主要照顧者與權威,特別是父母與學校老師互動經驗,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身為一個助人工作者,寫書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療癒自我與修復關係,那麼當談到「羞辱創傷」,用這麼重的詞定義我們過往的創傷經驗,而這個創傷經驗在我們的文化由來已久,是否會與「情緒勒索」一樣,被誤會我又要鼓吹大家討厭父母、製造對立? 我認為,不論是「羞辱創傷」或是「情緒勒索」,其實都是「關係創傷」的一種。但「關係創傷」這件事,之所以難以修復,是因為在社會中,我們很難沒有壓力地談。 你會發現,如果你嘗試地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你以前有關「關係創傷」的經驗,例如被羞辱、被情緒勒索、被控制,而羞辱你、控制你的對象是你的父母、老師、與你不同性...

  4. 2022年12月6日 · 1. 不快樂的父母讓孩子充滿焦慮.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何以造成孩子心中的焦慮感? 在還不理解成人世界的複雜情感時,孩子的直覺是: 自己必須為爸媽的不開心負責 ,但他們實際上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錯。 這種互動模式會伴隨著孩子的生命一直到成人,在每段人際關係中,這些充滿焦慮的孩子可能在面對衝突時選擇迴避,因為他們無力處理負面情緒;或是在受到指責時反應過度,因為自己犯錯的事實難以承受。 2. 苛求完美的父母會造就自尊低落的孩子. 苛求完美來自兩種極端的心態:過度自卑以及過度自信。 當父母的人生際遇不順遂或對自身的低成就感到自卑,他們會把對自己的期望轉移至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代他們「出人頭地」來填補心中的缺憾。

  5. 2024年1月31日 · 因為,人終究是要走向獨立的,終究是要發展出自己的世界觀,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以及追尋自己的夢想的。 叛逆不是擺爛,只是遇到困難了,需要幫忙. 許多家長很得意,自己的孩子在國中時沒有經歷「叛逆」的階段,認為是前世燒好香,甚至沾沾自喜,卻不知道真正的風暴還沒來臨。 而當孩子過幾年後突然出了狀況,往往是無預警的,便讓做父母的措手不及,也完全摸不著頭緒。 「我的孩子怎麼變懶了、擺爛了? 「這小孩變壞了,以前不是這樣子的! 家長們急於想找出原因,但言語間卻透露著難以接受孩子變成如此陌生的面貌。 我告訴家長:「他們不是變懶、變壞了,而是遇到困難了,需要我們幫忙。 在我輔導學生的實務經驗中,那些從小到大就一直是乖順的好孩子,各方面都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學生,有時候卻像是個未爆彈。

  6. 2021年3月25日 · 溝通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非一味的情緒宣洩,有效的溝通,包含以下幾個祕訣. 1. 避免指責 。 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2. 避免貼標籤 。 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3. 罵人不要超過十個字 。 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 比起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進去。 4. 停頓 。 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最好維持五五波的比例,如果大人說了超過七成的話,基本上溝通就有點失衡了。 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5. 詢問孩子意見 。 例如:你闖禍了,打算怎麼處理? 6. 孩子求助再給建議 。 當孩子自己來尋求建議,此時父母給的意見,孩子才會聽進去。 當孩子認為自己不需要協助,父母硬把自己意見塞給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迫。 7. 摘要孩子說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