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1日 · 八旗文化 是每年出版界盛會的常客,而因富察個人鮮明的形象、樂於在網路上或是實體活動與讀者互動分享的個人魅力,八旗文化幾乎與富察本人畫上等號;暫時失去富察的八旗,是如何持續下去? 少了富察之後,讀者會看到的是怎麼樣的八旗? 富察失聯之後,八旗始終保持低調,除了一篇請求外界給予富察家人和八旗工作夥伴尊重與空間的聲明外,並無再對外發聲。...

    • 八方雲集1
    • 八方雲集2
    • 八方雲集3
    • 八方雲集4
    • 八方雲集5
    • ▌什麼叫做「中國研究」?
    • ▌中國研究的再出走與逐漸成型的台灣研究
    • ▌「中國研究」的視角
    • ▌做法一:台灣與中國的差異對照
    • ▌做法二:檢視兩岸分流軌跡
    • ▌做法三:放入全球史脈絡
    • ▌二十大之後,台灣的中國研究

    在進入後續的討論之前,本段落將先行釐清後續文中會出現的關鍵詞彙,包括「中國研究」、「中國研究在台灣」和「台灣的中國研究」。 如果是沒有加上前綴或後置修飾詞的「中國研究」,基本上指涉由歐美學界、學者研究中國的成果,其背後的驅動力是為了理解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面向,作為國內制定對中國政策的參考之用。 「中國研究在台灣」則意指在中國改革開放,與西方國家關係正常化之前,由於學者無法進入中國獲得第一手的資料或經驗,於是轉而將台灣或其他國家/地區做為研究中國的替代田野。這樣的方式也曾產出過許多傑出的學術研究作品。例如英國人類學家Maurice Freedman出版於1966年的著作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便是以香港作為替代田野所完成的研究成果。 最後...

    根據學者吳介民與林宗弘的劃分,過去五十年來的中國研究大約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冷戰時期不在中國的中國研究;冷戰結束後回到中國的中國研究;以及大約始於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再次離開中國的中國研究。這種斷代的方式取決於,當學者想要研究中國時,有沒有辦法直接前往中國獲得第一手的經驗與資料。 在第一個階段,中國與歐美國家的關係尚未正常化,學者難以直接進入中國,只能尋求其他替代方式理解中國;第二階段則是中國與歐美國家關係相對友好的時期,研究人員得以直接前往中國的檔案館或進行第一手的訪談;第三階段,也是在目前、以及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的學術審查將日趨嚴格,想要進入中國獲取一手資料與田野調查的困難度與日俱增,使得許多中國研究的學者將必須再度嘗試其他替代方式進行研究——意即,中國研究又一次自中國出走。 而中國...

    在確立了台灣研究與台灣的中國研究的主客體關係後,下一個討論的議題是該如何在面對西方學界的中國研究時強調台灣視角的獨特之處。這個討論也包括了如何在西方學界策略性的區別台灣研究與中國研究的異同。這樣的討論源自目前西方學術體系(institution)的現況:歐美學界的中國研究機構數量與學術社群的規模,均遠大於台灣研究。 雖然這樣的現況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有所轉變,畢竟在中國與西方世界新冷戰的脈絡下,台灣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但若只以現況而言,許多台灣研究的內容依然需要在中國研究的機構下進行發表。同時,在學術出版市場上,台灣研究也需要面對與中國研究的競爭。 舉例而言,創立於2018年的《國際台灣研究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aiwan Studies)在歐美...

    本文作者從音樂/文化研究的視角切入這個議題,同時採取「並置比較」的方式,在面對歐美學界中國研究社群的時候凸顯出台灣視角的獨特性。作者的博士論文以西班牙大提琴家/人道主義者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在日本、台灣、中國、香港的接受史為例,討論二十世紀下半葉古典音樂在傳入東亞的過程中如何被殖民/冷戰/資本主義等意識形態影響。 內容安排上,作者的論文沒有以地域的方式區分,而是以時間作為區分,分為1950-1970年代、1970-1990年代與後冷戰時期。這樣的章節架構希望凸顯在同一個時段內,每個地方對古典音樂的引介如何回應當時的國內、區域及國際政治脈絡。例如,在1970年代的冷戰架構下,出於政治考量,卡薩爾斯在台灣被介紹成一個「反共音樂家」;但在同一個時期中國的文獻,卡薩爾斯卻被認...

    從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視角切入,「台灣中國研究」透過比較台灣與中國,也能為近代史領域帶來豐碩的成果。而這種比較不只是同時性的並置,也涉及兩岸分流的動態發展。 過往許多歷史研究的視野經常局限於某一特定政治分期,如帝制中國、共和中國、共產中國、日治台灣、戰後台灣。這樣的劃分固然有其道理及便利,但更多時候,這些研究課題所屬的場域與政治之間,仍維持一種相對自主的關係。 換言之,它們的發展有其獨立於政治的邏輯和慣性,卻也同時受到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的影響。以科學史為例,雖然許多科學活動與特定政體下的官方政策、意識形態密不可分,但即使經過政體轉換,科學機構、人員、理論、概念與實作都可能仍保有一定的延續性,而不同類型的科學也會呈現在延續/斷裂光譜上的差異。 若要更有效回答所研究課題的內在理路與外部政治環境的關聯...

    最後,若將區域研究(Area Studies)放入全球史(Global History)的脈絡去剖析其歷史發展與進程,是現今學界非常熱門的討論路徑。全球史顧名思義是以更大的視角去檢視不同地域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其試圖解決歷史研究長期以歐洲為中心的出發角度,並突破以單一政治制度、場域與意識形態作為研究的屏障與界線。若以全球史視角去詮釋台灣的中國研究,其獨特處就能凸顯出來。 以藝術與物質文化研究來說,近年已有許多台灣學者試圖以東亞文化圈的視角去檢視藝術與物質文化的發展、傳遞與接收等議題,凸顯不同地域在全球史觀的整體脈絡下,必有不同的視角與扮演的角色。如中國藝術史教授石守謙以「國家藝術史的困擾—從中國到臺灣的兩個個案談起」為題,探討藝術史研究之困境。藉由藝術家張大千與林玉山為例,檢視因政治時局的驟變...

    台灣的中國研究在經歷過去數十年的發展之後,已經不再是用於政治宣傳的「匪情研究」或者被視為理解中國的替代田野,而是逐漸發展出具有獨立視角的研究學門。二十大過後,東亞乃至全球的地緣政治即將迎來新的格局。 在目前中國研究即將再次離開中國的時刻,台灣的中國研究也必須重新思考自己在台灣乃至全球學術界的定位。在這個浪潮中,台灣的中國研究必須更加跳脫大中國的想像(無論此處的「大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的將中國研究客體化為認識競爭對手與威脅者的學科。同時應該更主動的與歐美學術界的中國研究社群接軌,在共享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之餘,也凸顯台灣與中國在政治體制、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等層面上的差異。 這種方式既可以清晰的表達台灣與中國的不同,又能夠作為一種在歐美學界定位台灣的中國研究的方式。無論...

  2. 2017年1月3日 · 因為 松田良孝 的書以及黃胤毓導演的作品,許多人開始了解「八重山台灣人」的歷史與認同,但有一群新移民的故事還沒有足夠的空間探討,那些戰後前往八重山群島乃至沖繩的台灣人,別於戰前移民,有著不同的命運和故事,甚至在當地成為不同的族群,這些都等著更多人研究討論。 我對這些技術移民的認識很晚,去年到訪沖繩才聽說。...

    • 八方雲集1
    • 八方雲集2
    • 八方雲集3
    • 八方雲集4
    • 八方雲集5
  3. 2021年9月6日 · 但自4日開始,完成兵力合圍的塔利班兵團,不僅憑壓倒性的兵力與補給,從十面八方發動了「全軍總攻」;此前幾乎沒有空戰實力的塔利班,更竟然拉出了戰鬥直升機、甚至是攻擊無人機群,對反抗軍陣地的兵力弱點與前線指揮基地,發動了極為精準的 ...

  4. 2024年9月16日 · 歷史對奧弗里與這個世界開了一個不好笑的玩笑。. 就在奧弗里出版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 這部新二戰史的幾個月後,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二戰後未見於歐洲的大規模戰爭正式爆發,書中寫到的許多地方再次淪為戰場。. 我暗自揣想 ...

  5. 2024年8月11日 · 拿下金牌!. 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在巴黎奧運的拳擊女子57公斤級金牌戰,擊敗波蘭選手塞琳梅塔(Julia Szeremeta),奪得金牌。. 本屆2024巴黎奧運的女子拳擊賽事,因為「性別風波」引發場內外和國際新聞的爭議,包括林郁婷、以及女子66公斤比賽的阿爾及利亞 ...

  6. 2023年5月29日 · 在演講中,習近平回顧過去和中亞國家攜手合作的成果,包括一系列的「偉大戰略基建」 —— 橫跨天山的 中吉烏公路 、征服 帕米爾高原 的中塔公路、穿越大漠的 中哈石油管道 、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 、 中歐班列 等等。. 在過去10年的基礎上,中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