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6日 · 根據行政院公布的法案內容國家跟你一起養的方案中為鼓勵雙薪家庭父母能夠共同陪伴子女成長並給予經濟支持取得工作與家庭生活之平衡勞動部將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業保險法及相關辦法推動以下措施: 配合衛福部規劃產檢次數增加為 14 次,產檢假由 5 日修正為 7 日,增加 2 日之薪資由政府補助。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彈性申請: 育兒父母可同時申請育嬰留職停薪。 育兒父母可同時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含補助), 留職停薪津貼,從補助 6 成薪,調高到 8 成薪, 軍公教勞一體適用。 配偶未就業,受僱者也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及津貼 (含補助)。 育嬰留職停薪申請期間可以少於 6 個月(不低於 30 日),以 2 次為限。 考量雇主人力調配,以「應提前預告雇主」為配套措施。

  2. 2024年5月16日 · 有民間團體和立委呼籲希望以小時為彈性育嬰假的請假單位以及將育嬰假年齡限制上修至 6 歲或 8 才有辦法應付孩子臨時生病無法去上班的彈性需求勞動部回應現階段有財源考量但長期可依此方向逐步調整

  3. 2022年5月20日 · 勞動部表示勞工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治療期間得請普通傷病假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接受隔離檢疫以及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之受隔離檢疫家屬得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請防疫隔離假孩童自主防疫期間勞工可依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及本部相關規定請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顧假。 勞動部進一步說明,勞工請假時如還沒收到隔離通知書,可先以健保快易通 APP 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的陽性檢測結果作為證明,這些文件如果已經可以證明勞工請假理由及日數,不一定要有隔離通知書。 如果還是不能佐證的話,最晚可在請假結束後 30 日內(亦即,最後一日請假日之翌日起算 30 日內),向雇主補提供隔離通知書。

  4. 2022年12月28日 · 「職業病」是指勞工在執行職務時,暴露在某些危險因子當中,累積下來導致身體產生的疾病。 這些危險因子包括化學性危害如化學物質、粉塵;物理性危害如噪音、輻射;生物性如微生物、寄生蟲;人因性如姿勢或其他因子等,而且必須經由職業醫學科醫師判定。 目前勞動部核准的職業病有 174 項。 亞東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廖哲緯指出,至職業醫學科求診的病人中大約僅有 25 至 30% 被評估為職業病,而在台灣,職業病認定的總案件數,跟歐美、日韓相比,約只有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不過求診的病人的確有逐年上升,顯示對職業病有概念的人也越來越多。 常見職業病有哪些? 醫:非勞動部表列職業病也有可能被認定.

  5. 2023年4月24日 · 爸媽都可以放假? 3 種狀況家長、小孩放假不同調. 日期:2023 年 4 月 24 日 作者: 陳 韋彤. 今年一共有 7 個超過 3 天以上的連休,連假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的確能夠喘口氣,但對家有兒女的爸爸媽媽們而言,假日依然不能好好放鬆,碰到難得長假可能也得帶著孩子出門放電。 一年之中只有 5 月 1 日「勞動節」這天,可能是家長真正、唯一的放假日。 一般來說,如果家長屬於「勞工」身分,職業類別在《勞動基準法》保障中,就可以放 5 月 1 日的勞動節,但因為老師、公務員等不適用勞基法,因此目前不放假,國小以上的孩子都得照常去學校上課。 對於這些爸媽來說,的確是可以好好在家放鬆,難得享受沒有孩子吵鬧聲的假期。

  6. 2024年5月1日 · 依勞動部統計台灣正值適齡生育的勞工朋友有 68% 在就業但現今職場高壓力輪班工作又有許多新興材料勞工朋友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職場環境危害造成影響生育健康而不自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專案辦公室針對職場 6 類型危害因素,提出「常見 10 大職場高風險生育危害」,包括製造業者、航空機組人員、醫療產業、環境用藥人員都入列,提醒適齡生育的勞工朋友注意預防,並呼籲企業加強重視職場生育保護。 職場環境生育危害的 6 大類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專案辦公室主任、婦產科主治醫師林陳立指出,門診中有位不孕症空姐,辛苦在飛機上自己抽藥打排卵針,好不容易人工協助生殖懷孕,卻因胎兒是無腦兒而終止妊娠,個案想要第 2 次做試管嬰兒,但公司不同意個案轉地勤,導致她仍在不適合備孕環境中工作。

  7. 2018年12月10日 · 勞動部日前更新國際勞動統計資料針對勞工工時過長也就是每週工時超過50小時以的比例指出台灣在2016年時僅有8%遠遠低於日韓的21.8%20.8%。 不過,可能絕大多數的勞工都不相信這個數字,認為潛藏的黑數遠遠不止於此。 2016年全台共有68名勞工獲勞保局核定一般俗稱「過勞」的腦心血管疾病職災給付,但實際上在職場上過勞的現象絕非如此,只是個別發生的程度輕重有所不同。 醫學上的過勞有急性與長期兩種. 根據勞工法規的規定,只有腦心血管疾病才可以被為勞保過勞職災的給付,但就醫學界的觀點,過勞則區分有急性期及長期的認定,最單純是看工作時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