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外部連結. 臺灣地震列表. 本表是動態列表,或許永遠不會完結。 歡迎您參考 來 。 台灣的地震分布. 這是一個關於 台灣 歷史上主要 地震 的列表,台灣位在 地震 活躍區 環太平洋火山帶 中, 菲律賓海板塊 和 歐亞板塊 交界上。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mm朝西北碰撞 歐亞板塊 [1] ,造成台灣地震頻繁。 台灣地震帶 [ 編輯] 台灣 地震帶 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2] 。 西部地震帶 [ 編輯]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人口稠密,因此大地震容易造成災情。 東部地震帶 [ 編輯] 東部地震帶係直接肇因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地震頻率高,震源深度較淺 [3] 。

  2.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英語: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簡稱 國家地震中心 、 國震中心 、 NCREE ,是 中華民國 的一所 地震 研究機構,成立於1998年,目前隸屬於 國家實驗研究院 ,成立目的在於設置地震模擬試驗室,提昇與落實 地震工程 之研究,並解決國內工程界之耐震問題,發展地震工程新技術,以減輕地震災害 [1] ,目前設有台北實驗室與台南實驗室。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現地型 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地震預警系統) 大事紀 [ 編輯]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北實驗室.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南實驗室.

  3. 這是一個關於 台灣 歷史上主要 地震 的列表,台灣位在 地震 活躍區 環太平洋火山帶 中, 菲律賓海板塊 和 歐亞板塊 交界上。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mm朝西北碰撞 歐亞板塊 [1] ,造成台灣地震頻繁。 台灣地震帶. 台灣 地震帶 主要有三:西部地震帶、東部地震帶及東北部地震帶 [2] 。 西部地震帶包括整個台灣西部地區,主要係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而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較淺,由於人口稠密,因此大地震容易造成災情。 東部地震帶係直接肇因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地震頻率高,震源深度較淺 [3] 。 東北部地震帶係受 沖繩海槽 擴張作用影響,多屬深層地震,並伴隨有地熱與火山活動現象 [3] 。 斷層與地震.

    日期 (utc+8)
    時間 (utc+8)
    震央 ...
    緯度
    1904年4月24日
    14:39
    嘉義
    北23.5
    1904年11月6日
    04:25
    北23.6
    1906年3月17日
    06:43
    嘉義 民雄 参见: ...
    北23.6
    1906年3月26日
    11:29
    北23.7
  4.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一等附屬 氣象 測報機構,為 臺灣 的官方 地震 測報機構。 組織. 單位沿革.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於1897年12月19日裝設第一部格雷-米爾恩型 (Gray-Milne)地震儀,開啟了臺灣地震記錄科學化的時代,1938年臺北觀測所升格為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地震、地動及火山之觀測、調查、報告與研究等屬業務課之部分職掌,1945年二戰結束,同年11月1日成立臺灣省氣象局接管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原地震觀測業務由隸屬觀測科之地震股延續辦理。 1971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恢復建制,承接臺灣省氣象局並予改制,地震觀測業務由測政組下之地球物理科繼續掌理。

  5. 2022年台東地震 (媒體多用「918強震」 [14] [15] [16] [17] [18] 或「918(池上)地震」 [19] [20] 代稱是2022年9月17日至19日發生在 台灣 台東縣 的 地震 ,第一次顯著的 前震 發生於9月17日21時41分19.1秒地震規模6.6地震深度8.6公里, 震央 位於台東縣 關山鎮 [21 ...

  6. 2021年花蓮地震 ,是指 主震 發生於2021年4月18日22時14分的 地震 ,其 震央 位於 台灣 花蓮縣 壽豐鄉 ,地震規模為 M L 6.2,地震深度14.4 公里 ,該次主震發生前,同區域內也發生一次較大 前震 ,地震規模為 M L 5.8, [5] 此次地震台灣使用 新震度分級 以來,首次觀測 震度 達到5強的地震 [1] ,且與 2019年花蓮地震 同一天。 [6] 地震分析 [ 編輯] 構造背景 [ 編輯] 台灣 位於地震活躍的 環太平洋火山帶 中, 菲律賓海板塊 和 歐亞板塊 交界上。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公釐的速度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另因 花東縱谷 為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帶,因此地震頻繁。

  7. 歷史. 震度分級表. 震度計算. 震度紀錄. 切換 震度紀錄 子章節. 舊制. 新制.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震度分級 臺灣 使用的 地震震度 分級,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制定以地動 加速度 與地動速度來區分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5弱5強6弱6強、 7級 ,共10個等級。 歷史[編輯] 臺灣的地震觀測始於 日治時期 ,2000年8月之前的震度分級是沿用日本1936至1948年所使用的 震度分級 ,將震度分成0級至6級,共7個等級,震度6級為地動加速度在250 gal 以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