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6日 · 吳岱霖的警覺心之所以那麼高或許和他在2010年就協助過地方特考鐵路特考電子作弊遭起訴判刑9個月有關不過當年的案件只查獲5名作弊考生吳岱霖也還不是集團組頭的角色蔡杰承感嘆: 「他後來看到這個藍海(國營甄試作弊)沒有人做。

    • 「讓身體在嘴巴前面」
    • 在彼此辯論中,讓學生思考
    • 「這堂課不是洗腦,而是讓我們思考」
    • 「國小階段,反而對議題的理解最純然」

    為什麼選擇手段最激烈的擬真體驗?劉政暉回憶,擬真體驗教育的發想始於一位阿美族耆老的話:「請讓你的身體在嘴巴前面。」先行動,有感受後,再表達。劉政暉認為,台灣人不太願意談那段歷史,教育體制亦然。「我就說,那我們來試試看,如果大家想挑戰,就會跟上。」於是,劉政暉打頭陣,跨科串聯校內老師,在2017年開始共同籌備「白色恐怖擬真體驗」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 對劉政暉來說,無論是讀書會還是擬真體驗,都是實踐「讓身體在嘴巴前面」最好的方法,因為只有當老師願意行動,學生才會跟著一起學習。 扮演「學生」的均一實驗中學高一學生姜羽庭在活動結束後如此分享。這是一個16歲的青年,重返白色恐怖時代後得到的省悟。 翻開最新版的高中歷史課本,檢視台灣戒嚴至解嚴前那段國民黨威權統治史,雖然每家出版社著墨程度不一,但相關圖...

    第一次開設「人權行動方案」課程,林怡君坦承自己會擔心學生無法吸收文本;黃惠貞則表示,備課最大的問題即永遠在跟時間賽跑,除了準備閱讀資料耗時耗力,討論執行細節也需要時間,每週的課程幾乎都是課前一天才大致底定。對兩位老師來說,最困難的是要怎麼給學生合適的引導,比起直接給予答案,她們更在乎學生的思辨過程。因此,趁著空檔,黃惠貞和林怡君便會抓緊時間檢討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或需要修正。 課程後半段,林怡君在喧鬧的教室中呼喊,請各組統整意見、找到共識,黃惠貞則說明,共識並非投票表決,而是找出每個人都接受的觀點。最後各組一一上台發表結論、提出疑問。 提到政治,身為體制內教師,在課程中談敏感議題,確實曾受挑戰,但面對外界質疑,黃惠貞早已做好準備。「課綱裡確實有二二八和白色恐怖,於理有據。再來,歷史老師就是講實...

    黃惠貞進一步解釋,「人權行動方案」的內容之所以聚焦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某種程度也算是跟過去的自己和解。橫跨台灣威權與民主時期,回憶那段動盪的年代,黃惠貞感觸良多。而1987年台灣解嚴與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這兩件史事,更讓黃惠貞開始反思國家權力的本質。 黃惠貞仍記得當年西洋史教授在課堂上說的這番話,有如醍醐灌頂。從此,她視人權教育為此生志業,認為台灣社會有必要回顧那段黯淡的歷史。可惜的是,當代社會鮮少反思,更遑論泛政治化的轉型正義導致學生容易從眾,立場飄浮不定,甚至覺得怎麼做都無所謂。 「所以我們很堅持這門課必須讓學生討論,透過文本和對話,他們可以理解這些問題,」黃惠貞心有戚戚焉地說,若不理解問題,同樣的歷史爭論在未來還是會繼續發生。但她也深知,老師能做的事情並沒有那麼偉大,比起孩子們長期...

    「教小學生人權、轉型正義,他們聽得懂嗎?」這是翁麗淑最常遭受的質疑,深耕人權教育近10年的她得出一套心得:「很多議題要談,絕不能只談他聽得懂的,國小階段不會去想升學、政治,所以對議題的理解是最純然的,你會發現不用談太深他自己就會去連結。」 讓翁麗淑驚訝的是,學生們對細節的記憶甚深,並能夠自己找到連結,「像我之前從《無法送達的遺書》這本書裡挑兩封遺書,讓學生找出受難者、關係人和批公文者是誰。統整的時候學生就問:『老師,公文上寫此人死刑可也,那個批公文的人就是硬幣上的那個人嗎?為什麼我們還在用這個硬幣?』」她接著說,「所以不要輕忽小孩,他們的能力其實超乎你想像。」 談起轉型正義的教育推廣,翁麗淑本來幾乎處於單打獨鬥,兩年前,同為高年級導師的劉芳君誤打誤撞加入實踐行列,與她並肩奮戰。劉芳君擅長將視...

  2. 然而在長年師資難招聘的台東一次痛失2名年輕教師的衝擊更是沉重的損失特別是失去一位難得自願下鄉教英文的張加穎老師。. 事故後我們訪談卑南師生,一名學生對我們說:「很高興張老師自願來到偏鄉教英文,她是我的榜樣。. 」連台東的孩子心裡 ...

  3. 2023年7月10日 · 作家曉樂6月初於網路公開自己的經驗後,每天都接到陌生讀者向她訴說難以啟齒的#MeToo遭遇,具體而微顯示性騷擾/性侵害在整體社會規模之廣。 (攝影/陳曉威) 2023年的台灣,#MeToo運動終於衝破沉默的高牆,一個接一個受害者的字字血淚,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場域的幽暗之處振聾發聵,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使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那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表象後面,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恣意橫流。 諸多受害者所揭露的一切,將我們所身處社會畫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上面是體制中號稱亞洲最進步的性別平等法案(性平三法),回到現實,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卻幾乎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 在大眾還沒準備好聆聽之前,訴說的意志已如暗潮,一波波浪拍打上岸際。

  4. 2021年6月24日 · 我們在雲上教與學. 新北市三峽的南靖部落裡,家長陪同小孩,透過網路共上一堂族語歌謠課程。 (攝影/唐佐欣) 2021年初夏的台灣,一場遲來卻快速爆發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歲月靜好。 5月17日雙北地區率先停課,兩天後更擴大到全台各級學校,教育部宣布採「線上教學不停學」的方式,進行原有的課程。 雖然去年教育部已訂定線上教學指引,但真正開始遠距課程,還是讓許多老師、家長、學生們措手不及,展開一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教育變革。 「廚房、臥房、工寮,都是教室。 我們,重新學習「怎麼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校長林裕國說,「真的沒想到(停課)速度來得有點快,」透過全校老師的合作,教務處開設了上千個Google Meet帳號,在三天內快速解決硬體與連線的問題。 然而,隨之而來卻有更多「教育本質」的問題。

  5. 2021年6月23日 · 嘉義縣竹崎鄉中興國小3年級學生在遠距教學期間的全班大合照線上的3位同學與2位因家長工作關係需到班上課的學生以及指導該班級社會科的吳濱如老師

  6. 2019年9月17日 · 為了趕隔週正式點交還給南投縣政府,鄭俊文和員工早已打包整理好大部分物品,咖啡廳的桌椅紛紛貼上價格和「已出售」的紙條。 他們打算把能帶走的都帶走,不過卻不包括走廊牆邊的一個櫥窗,櫥窗內擺滿了各式獎狀和獎盃,上面寫著「和興國小」。 和興樂學遊學中心前身是南投縣中寮鄉和興國小,921大地震全毀而重建的學校之一,重建後成為全台第一棟全木造的小學,曾獲得遠東建築獎「921校園重建特別獎」,是媒體鎂光燈下的焦點。 2001年重建完成後14年,和興國小終究不敵少子化浪潮,全校生不到20人,2015年併入永樂國小,由永樂國小代管。 廢校一年多後,經由縣府以活化校舍名目招標,由鄭俊文得標經營和興樂學遊學中心。 但鄭俊文撐了3年,以退場告終,南投縣府重新公開招標。 濕氣中的綠建築,維修成本高、活化限制大.

  1. 相關搜尋

    陶大偉病逝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