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7日 ·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從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回溫國際油價一路高歌猛進累計漲幅飆破5成一度觸及7年高點然而受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俄羅斯暗示將出手緩解全球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6日國際油價應聲走跌布蘭特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皆下挫近2%創近2周以來最大跌幅。 關於油價後續走勢,市場正密切關注,先前帶動油價攀高的因素,是否會出現變化。 本月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夥伴國(OPEC+)於部長級會議後宣布,維持現行產量政策不變,也就是11月份,平均每日增產量,仍為40萬桶,並未加碼;受此消息激勵,當天 原油期貨大漲 ,布蘭特原油飆破每桶81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也一度來到每桶77.79美元,創2014年以來新高。

  2. 2021年2月23日 · 國際油價走勢和波克夏海瑟威的持股變化似乎意味著能源產業前景可期。 根據CNBC統計,今年以來(截至22日收盤),雪佛龍股價累計上漲16.51%,另一家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則上漲31.73%。 外媒解讀雖然去年能源產業表現不佳但從波克夏海瑟威的決策來看巴菲特仍看好該產業的 長期價值 ,且市場需求已逐步回升;至於能源產業後續表現,或許可從以下3方面,看出端倪。 布蘭特原油期貨近3個月走勢。 (圖:翻攝自Investing.com,下同) 一、大規模疫苗接種 使經濟前景更樂觀.

  3. 2021年10月20日 · Getty. 1296期. 2021-10-20 14:34. +A -A. 加入收藏. 相較於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在每桶60至70美元間盤整波動近月國際油價漲勢驚人10月初一舉突破每桶80美元10月15日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更收在每桶84.86美元這波國際油價漲勢凌厲主要是因原油需求成長超乎預期以及供給面出現增長瓶頸兩者共同造就近期國際油價的強勢多頭格局。 先進國需求意外強勁. 四原因卻致供給出現瓶頸.

  4. 2021年10月13日 · 2021-10-13 10:33. +A -A. 加入收藏. 近期全球原油與天然氣價格大漲,連帶全球通膨壓力更增。 專家表示,兩者價格在第4季恐怕易漲難跌,建議投資人依據兩個方向布局,以趨吉避凶。 歐美疫情陸續解封,推升原油等燃料需求;其中,今年以來 天然氣 價格漲幅最驚人。 美國天然氣期貨過去1年漲幅高達180%,每百萬熱量單位(mmBtu)逼近6美元,是7年以來新高;歐洲天然氣價格漲幅更接近5倍。 天然氣價格狂飆,助長原油成為替代燃料的需求,加上進入冬天用旺季,近期西德州輕原油(WTI)每桶已登上80美元,創下近5年新高。 而且,多位氣象與能源等專家認為,今年冬天北半球可能出現嚴寒,原油與天然氣供需將更吃緊,至少第4季價格易漲難跌。

  5. 2023年6月7日 ·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最新報告將今年西德州油價現貨均價估值從原先的七十九二四美元調降至七十三六二美元下修幅度超過七%,美銀也將布蘭特原油期貨價均價調整為八十美元比先前預測的數字縮水了九左右不過就在市場看衰油價行情時由美國股神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公司大舉加碼對美國石油鉅子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的持股。 引發不少投資人好奇:「現在是適合布局能源相關基金或ETF的時間點嗎? 還是反而會不幸『接刀』? 其關鍵考量,正是全球原油「需求」與「供給」的變化情勢。 先看需求,線上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雖然目前各界對全球經濟展望相對謹慎保守,但相比去年同期,美國、中國兩大耗油國的需求皆上揚,為 油市 帶來買盤。

  6. 2020年3月9日 · 阿聯酋杜拜國家銀行預期國際油價會在第2季出現低谷之後將逐步回升布蘭特原油全年均價為每桶45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則為40美元。 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 受價格戰衝擊,國際油價最低恐跌至每桶35美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原預估,第2季布蘭特原油均價為每桶57.50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每桶52.50美元, 如今已分別下修至35和30美元。 美國投資策略機構Dragoman Ventures執行長赫德雷(Ali Khedery)看法最悲觀, 他估計,油價將在今年降至每桶20美元。 油價崩跌對股市有何影響?

  7. 2022年11月18日 · 國際總經. 達志. 2022-11-18 23:14. +A -A. 加入收藏. 根據外媒報導受中國需求疲軟以及市場對聯準會Fed繼續積極升息的擔憂周五18日國際油價回吐早盤漲幅估將連續第2周走跌至截稿前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3.84%至每桶86.33美元西德州原油期貨下跌3.77%至每桶78.56美元。 需求疲軟導致國際油價走跌。 (圖:翻攝自Investing.com,下同) 根據 CNBC報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中國 正在減少對進口原油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Fed官員的公開發言,削弱了市場對升息步調趨緩的期待。 由於中國採取「動態清零」防疫措施,對其經濟活動造成嚴重影響,原油需求也隨之下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