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2日 · 「孔明車」就是腳踏車的台語俗稱,但是19世紀末才出現在中國和台灣的腳踏車跟孔明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諸葛亮發明了超方便的「木牛流馬」。 正史《三國志》中有詳細地記載這個運輸工具的尺寸、作法以及使用方法,但畢竟以前的書不是圖文並茂的版本,而這個省力又能日行二十里的工具後來失傳了,現在所看到的樣貌都是後人根據文字描述推測出來的,有一說木牛流馬就是牛馬造型的單/雙/四輪木板車,...

  2. 「孔明車」就是腳踏車的台語俗稱,但是19世紀末才出現在中國和台灣的腳踏車跟孔明有什麼關係呢? 在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兵出祁山時就是用的木牛來運送糧食,三國志中詳細地記載這個運輸工具的尺寸、作法以及使...

  3. 自行車 ,又稱作 單車 、 腳踏車 、 腳車 、 鐵馬 、 自由車 等,是種以 人力 踩推腳踏板驅動的小型 非機動車 。 漢語中的「自行車」通常是指兩 輪 前後縱列的 雙輪車 ( bicycle ),但也有 三輪 或 單輪 的。 一般人日常 騎車 時速 約為15—25 公里 (9.3—15.5 英里 ),經過訓練的 運動員 騎行專用車,並通過伏低上身姿態利用空氣流線型,可達到時速45公里(28英里)。 此外, 自行車也曾被作為戰爭之用 。 名稱 [ 編輯] 中國大陸 通常稱「自行車」, 臺灣 稱「孔明車」、「自行車」、「腳踏車」、「自轉車」、「單車」、「鐵馬」。

  4. 水車又稱孔明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相傳為漢靈帝時畢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獨輪車(木牛流馬) 新版三國演義電視劇里,孔明發明了這種獨輪車,用來讓蜀軍運糧,可以行走在如 劍閣道 等艱難山路上,車載千斤糧食而行走自如。 劇中司馬懿設伏,劫奪了多個這樣的獨輪車。 司馬懿還親自試試,發現獨輪車使用起來非常輕便。 於是,司馬懿很高興地讓手下工匠仔細研究,造一批山寨獨輪車,用來運糧。 牛車.

  5. 2016年10月3日 · 戰後台灣北、中、南部各有不同的習慣性稱呼,如「孔明車」、「鐵馬」、「腳踏車」等,而這些不同的稱呼在人口流動下,不再有明顯的地域區隔。

  6. 2016年10月3日 · 台博館指出,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引進來台,沿用日語稱為「自轉車」(じてんしゃ)。. 戰後台灣北、中、南部各有不同的習慣性稱呼,如「孔明車 ...

  7. 孔明車”俗稱年車,是60年代以前百里洲人民用以生產生活的主要運輸工具,相傳為三國時代諸葛孔明所創,因此稱之為“孔明車”,“孔明車”車體為木製結構,分車牀(架)、車軸、車輪、車梁、車頭五大組成部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