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導讀帶領修行. 當時林孟穎老師在聖嚴師父的指示下剛好正在台灣農禪寺針對法鼓山的護法信眾們舉辦一系列聖嚴師父著作導讀課程首先導讀的是學佛五講》,據悉有三百多位菩薩們熱烈參與在羨慕太平洋彼岸的菩薩們有此福報之餘我們嘗試著向她商借授課的錄音帶做為共修的教材感謝林老師的慈悲應允也開始十二次的心靈饗宴。 林老師用心地將經文和師父的講記歸納、整理成了有架構、有次第的修行原理和原則,並且詳加解說讓學習者易懂、可行、可用;課程中也配合著法鼓山所推廣「心五四運動」、「四眾佛子共勉語」等理念的說明,更使我們了解到師父那許多平易近人、並且廣被引用的法語,竟然蘊含著如此深厚的佛法義理。

  2. 在《八大人覺經講記》的導讀課程中,我主要是用問答的方式來整理全書的重點,總共歸納出三十二個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一一詳加分析說明。 而這些問題卻又不是個別獨立互不相關的,我藉著經文本具的脈絡,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修學次第(即由自覺而覺他、而覺滿的修學次第)作為基本架構,用這個架構作為貫串十二堂導讀課程的主軸,將所有問題串連成彼此相關的修學觀念和修行原理;而所以需要有這樣的架構主軸,目的是希望能有效地幫助學員們建立完整而有系統的知見觀念、並且掌握實用而有次第的修行原則。 在這個課程裡面,我除了將師父那些看似淺白的開示,做義理方面的補充解釋之外,更把重點放在實踐方面的提示說明。 師父在實踐方面的開示主要包括二個部分:其一是實修方法的開示,例如他以「不論有事沒事、有空沒空,均應心繫此經,如實修行。

  3. 2012年9月7日 · 2012-09-07 臺灣. <真空就是真愛>. 如果說,聽一行禪師的開示,是在聽一位智者的叮嚀,那麼,與真空法師有過接觸及讀她的自傳《真愛的功課》的人,定會感覺到她是一個愛說故事、愛唱歌的小女孩,雖則這位小女孩如今已是位德高望重的法師,但仍掩不住她那 ...

  4. 2013年11月5日 · 在個人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自我價值的建立、人際互動的態度,其實都深受「原生家庭」中經歷過的「角色」、「對待關係」所左右。. 我們常常習慣性複製父母對待自己的經驗,來處理生活事務,卻對這樣自動化的歷程毫不自覺。. 我們把自我發展的不順遂 ...

  5. 2020年12月1日 · 「大事關懷應懷著感恩的心,因為眼前出現的人,或許是我們過去生的家人。 」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以「大事關懷與華嚴世界」為主題,說明因緣是重重無盡的因陀羅網,每個相遇的人都是有緣人,懂得因緣觀就會廣結善緣、盡心盡力,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大事關懷是學觀音、做觀音的普門示現,期望悅眾將執事視為修行,而非只是一件工作。 」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表示,希望藉由這次成長營,強化助念團悅眾承擔大事關懷執事的使命,生起承擔悅眾的榮譽感、責任感、成就感,從中肯定自我。 第二日的課程包括漫談民間信仰與喪葬習俗、生命園區介紹、悅眾進退場威儀演練及大堂分享。

  6. 「本來每週可以回到道場上課! 」「沒上課真的很不習慣! 」停課後,常用法師接獲許多同學反映沒課可上的失落,他笑說,同學們以前可能會掙扎著:「這週要不要來上課? 」現在則是想念上課的充實。 他勸勉同學們,可以趁這段時間讀經、複習老師之前的講述內容,並推薦藉由信眾教育院的五個數位頻道學習,繼續用功。 法師進一步說明,每天看一點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時時與佛法同在,並在生活中養成依止佛法的習慣。 至於習慣寫作業的同學,法師則鼓勵暫時以「鈔經」代替,並建議鈔《心經》與《大悲懺》的〈發願文〉迴向眾生。 面對疫情,常用法師鼓勵:「不妨將這次疫情當成一場考試,徹底檢驗過去以來熏習的功課,自己是否真能時時法? 能不能做到心不隨境轉、且保持正念?

  7. 二月十四日元宵夜, 鏡的水月池裡,映現了一盞盞紅燈籠,以及燈光投射下的大殿和《金剛經》牆,宛如另一座水月道場。晚風拂過,水中的燈光、樓閣、經文,也隨著流動、變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夢幻泡影」,佛陀當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