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日 · 2歲身高等於成年人的一半!. 兒科醫師:長太矮要注意睡眠、運動、塑化劑危害. 日期:2020 年 8 月 1 日 作者: Heho編輯部. 一個人的身高會長多高,除了先天的因子佔了7成比例之外,還有3成是後天的培養。. 而如果以生長曲線來看的話,2歲的身高大約是 ...

  2. 2019年1月3日 · 一年長高的身高要大於4公分. 「生長就像是『龜兔賽跑』、要看長遠的」,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說,父母可以用兒童健康手冊,在孩子7歲前比對身高的曲線;就學後校護每年也都會幫孩子量測身高與記錄,但如果孩子身高是倒數的3%,或是高到太嚇人、比97%的人長得還要快,就要注意。 如果一年下來孩子的身高長不到4公分,蔡輔仁建議,儘速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可能是因為生長激素不足,「而長得比別人快可能是成長提前啟動,但不代表後續會維持一樣的成長速度,甚至可能提早結束青春期,反而壓縮了成長時間,這往往是父母容易忽略的。

  3. 2023年8月18日 · 小兒科醫師指出,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身材矮小、前額突出等特徵,恐怕需多加留意。 如果是一般的生長問題,也許靠建立良好運動、睡眠等習慣能改善,若是先天疾病導致的身材矮小呢? 軟骨發育不全症(Achondroplasia)是一種遺傳性的短肢侏儒症,因 FGFR3 基因異常而造成長骨的生長受到抑制,主要特徵就是病人身高遠遠低於一般人,成人身高僅約為 100 至 140 公分。 台大新竹分院曾收治一名成年女患者,病患因雙側下肢持續感到發麻而就診,經診斷發現其脊椎椎骨退化,且已壓迫神經。 不僅如此,病人身材嬌小,四肢特別短小,詢問家族史發現,病人的母親也有此情形,甚至身高更矮,懷疑罹患罹患某種遺傳性的骨骼疾病,因此才轉診至小兒遺傳科。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4. 2022年12月6日 · 手指. 腳指. 不過,兒童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不一定相符。 舉例來說,實際年齡為 9 歲的男孩,他的骨齡可能是 8 歲,也可能是 10 歲。 依照孩子生長激素分泌、或運動習慣、睡眠與營養等狀況,都可能產生差異。 黃世綱指出,骨齡在孩童實際年齡正負 2 歲之間,皆屬於正常範圍,家長不用太擔心。 通常超過 2 歲,才是真正骨齡超前或骨齡落後的狀況,不過這時,爸爸媽媽只要詢問醫生「目前孩子的骨齡超前、落後,會與疾病有關嗎? 」只要醫師回答不是,就可以安心;如果是,跟著孩子一起配合醫師追蹤、治療就好。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跳繩」是最方便又有效的長高撇步! 即便如此,爸爸媽媽們難免擔心孩子骨齡影響身高,黃世綱強調,家長如果希望能幫助孩子骨頭成長、好好長高,運動是重要關鍵。

  5. 2018年5月14日 · 2014年由英國倫敦市帝國學院所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身高研究顯示,台灣男性平均身高174.5公分,在東亞僅次於韓國,排名第二,而女性平均身高161.5公分,也是排名第二。

  6. 2023年4月4日 · 骨齡的異常多半與內分泌有關,專業的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 (BMI)、營養狀態、潛在疾病、青春期發育的成熟度,綜合判斷骨齡是否符合整體表現,提供最適切的建議與治療。

  7. 2020年9月27日 · 小時候胖不是胖?. 醫師提衡量方式:超出標準「兒童糖尿病」機會飆升. 日期:2020 年 9 月 27 日 作者: 林以璿. 「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 」這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得知孩子得到糖尿病的心聲。. 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