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5日 · 看留言討論. 【媽媽經編按: 一名居住在美國的網友在推特分享了一則媽媽友故事,這名媽媽友某天被正值叛逆期的15歲兒子嗆:「如果沒有媽媽的話,我就輕鬆太多了」,結果她當下聽到孩子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應對方式卻不是單純責罵,而是選擇「停止一切媽媽會為兒子做的事」,換句話說就是讓他體驗「沒有媽媽」的日子。 這名媽媽友的方式的確直截了當,只準備食材、不煮飯,也不再幫洗衣服,當然更不會接送上下學,所有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讓兒子自己看著辦。 結果,兒子受不了後向父親控訴這一切,爸爸卻回:「你媽媽很棒」,隨後向學校輔導員告狀,輔導員聯絡母親確認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也跟孩子說:「你媽媽很棒」。 最後大概隔了3天左右,兒子就向母親道歉了。

  2. 2021年4月6日 · 如何與不同年齡的兒童溝通死亡死亡概念發展家長指南作法參考. 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面對意外逝世如何與不同年齡的孩子談死亡? 「死亡概念」發展階段指南參考.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Psyche賽心姬 發表於 2021-04-06. 看留言討論. 臺灣鐵路管理局太魯閣號408車次出軌事故發生於2021年4月2日上午9時,位於台灣花蓮縣秀林鄉的台鐵北迴線和仁段清水隧道北口的太魯閣號(太魯閣自強號)列車脫軌事故。 載有492名乘客的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號列車在行經該隧道時,與滑落邊坡侵入路線的工程車碰撞出軌後衝入隧道中且擦撞隧道壁,並造成多名旅客遭拋離原位,造成50人死亡和216人輕重傷。 至2021年4月6日上午10時,統計有50人死亡,216人受傷。

  3. 2023年1月30日 · 長大以後,再也聽不到媽媽的碎念⋯⋯. 圖片來源:《海岸村恰恰恰》劇照. 專欄作家 更新於 2023-01-30. 看留言討論. 作者\宋貞林. 人超級懷念的碎碎唸 #儲存媽媽的嘮叨. 「幸福」不是存在於某處的東西,而是「需要發現」的東西。. 「愛」是我們人生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2月15日 · 本篇整理收涎儀式5大流程,包括:收涎時間、收涎服裝、吉祥話等,幫助你快速了解收涎習俗,收涎準備一次就上手! 收涎習俗的意義,收涎正確時間? 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大,發展出許多傳統習俗,收涎是其中之一。 收涎(ㄒ一ㄢˊ),『涎』是唾液、口水的意思。 常聽到嬰兒滿四個月大的時候,要進行收涎儀式,其實是因為寶寶準備開始長牙,口水變多,透過收涎儀式,幫寶寶收口水。 也能讓親友一同參與,給予最大的祝福。 收涎時間沒有特別特定早上或晚上,根據每個家庭方便的時間為主,若寶寶無法在滿四個月當天舉辦,提前或延後舉辦也可以,讓寶寶跟家人親友們打招呼,創造闔家團聚的回憶。 收涎餅如何準備? 數量要多少? 傳統的收涎餅又稱繼光餅。

    • Babylike
  6. 2022年2月22日 · 專欄作家 更新於 2022-02-22. 看留言討論. 作者\臺灣殯葬資訊網. 在臺灣目前的喪禮中,有一禮俗是「父母或祖父母臨終,若已出嫁的女兒未能及時隨侍在側,則聞喪後回娘家奔喪時,應在娘家大門口外哭號,並以跪爬方式進屋,跪爬至靈前哭號祭拜」,此謂「哭路頭」。 由於 「哭路頭」喪俗特別強調嫁出的女兒,因此經常被主張兩性平等者抨擊,指「哭路頭」是歧視女性的惡俗,應予革除。 惟「哭路頭」喪俗果真是對女性的歧視? 則有待吾人對「哭路頭」喪俗的源由與意義略做一探索。 漢文化的喪禮儀節,主要源於《禮記》裡各篇對喪禮從初終「屬纊」至三年「禫祭」的各項儀節的敘述與意義的闡釋。 後代雖有更迭,但大都僅是枝節,根本沒有太大改變。

  7. 2019年2月20日 · 懂得好好說話真的很重要!不論是在職場上或是日常生活中,懂得應對進退、知說話分寸的人,真的比較得人疼,也比較有人緣。若能好好運用「說話的藝術」,不僅能增進人際關係,還能提高升遷的機會!快來看看什麼是說話的藝術吧,讓人際關係更上一層樓!

  8. 2022年1月28日 · 婦產科醫師陳春木表示,所謂的產後記憶力衰退,只是個人主觀的感覺,並無確實的醫學定義,不像是老人退化或是失智屬於結構性或是化學物質造成的變化,有客觀標準能夠診斷。 產後記憶力衰退只是一個現象,根據陳春木醫師的觀察,大約有20%的孕媽咪在孕期記憶力會變差。 精神科醫生指出,產後媽媽造成「媽媽腦」的原因,和賀爾蒙影響認知及環境因素影響,導致記憶力出現衰退的狀況。 研究指出,「健忘」實際上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研究員解釋道:「記憶真正功能是『記住重要的東西,以便做出最佳決策,並放棄不重要的細節』。 我們的大腦會優先考慮「重要性」而不是「準確性」。 大腦的用途並非試圖記住每一天的每一件事,而是提供有助我們最容易獲得關鍵決策的信息,進一步提升我們生存和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