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8日 · 撰文者:工商時報/ 陳碧芬 更新時間:2021-10-28 瀏覽數:4,360. 關鍵字:. 台積電 半導體 晶片 工商時報 張忠謀 護國神深 半導體教父. 半導體教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0月26日在演講中大談自己的經營人的學習與成長」,演講簡報中秀出他於1998年為 ...

  2. 2024年1月17日 · 金融海嘯爆發的前1年張忠謀就預警次貸風暴會發生因應2008年景氣衰退將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從2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32億元刪減至1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76億元),確保獲利和現金但不減少研發支出以維持競爭優勢,「假如市場更壞這18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台積電可以承擔。 媒體曾問他,是否擔心同業在2008年大幅擴廠、乘勝追擊? 張忠謀表示,這件事的確需要考量,「沒有競爭者在裡面的策略,不是策略。 」不過,台積電公布刪減資本支出後,競爭者也降低了資本支出,而這些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那麼該如何提高決策勝率呢? 張忠謀坦言,自己也常陷入苦思,面對棘手問題就像下棋,對手可能有各種回應方式,你再下一步,對手又有各種棋步。 「下棋的高手,可以看到終局;中等的,也至少能看好幾步。

  3. 2023年10月13日 · 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認為: 「沒有辦法數量化的東西就無法管理或者很難管理所以即使很難數量化也要盡量數量化。 」 他表示,一個卓越的公司必須做到以下3項: 第1項》高品質的資產和負債. 1.沒有高估的資產. 公司內無用或價值很低的財產,例如呆滯的存貨、收不回的帳款、沒有用的設備、已經減損的商譽等等,該打掉的就打掉,讓顯現的資產都是健康的。 2.沒有低估的負債. 會計準則規定負債發生時必須及時認列,不可以漏估或低估。 只有忠實完全呈現企業負債狀況,決策者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 3.健康的負債比率. 正常經營中的企業一定會有負債,但負債比會因產業的商業模式以及資源配置而有不同的合理負債比率。 根據筆者對產業的了解,台灣產業的合理負債比率如下: 人壽及銀行業:90%~95%。

  4. 2024年1月17日 · 金融海嘯爆發的前1年張忠謀就預警次貸風暴會發生因應2008年景氣衰退將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從2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32億元刪減至1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76億元),確保獲利和現金但不減少研發支出以維持競爭優勢,「假如市場更壞這18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台積電可以承擔。 媒體曾問他,是否擔心同業在2008年大幅擴廠、乘勝追擊? 張忠謀表示,這件事的確需要考量,「沒有競爭者在裡面的策略,不是策略。 」不過,台積電公布刪減資本支出後,競爭者也降低了資本支出,而這些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那麼該如何提高決策勝率呢? 張忠謀坦言,自己也常陷入苦思,面對棘手問題就像下棋,對手可能有各種回應方式,你再下一步,對手又有各種棋步。 「下棋的高手,可以看到終局;中等的,也至少能看好幾步。

  5. 2023年7月11日 · 張忠謀7月4日闡述全球化的新定義也就是在不傷害國家安全現在或未來科技經濟領先的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以及外國產業及服務進入本國但他同時拋出個大哉問:「這還能算全球化嗎張忠謀赴工商協進會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首先提到全球化這件事已經講了幾十年但在最近發生蠻大的變化關於全球化的理論定義張忠謀引述曾於1987年2006年擔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的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寫在回憶錄的一句話「不顧國界,追求商業利潤,以及承擔商業風險」,但看在張忠謀眼裡,這個理論從未完全實踐,直到2010年,才做到有史以來最高度全球化。

  6. 2023年8月13日 · 台灣也有一些電子工程師抱持類似的概念。 1980年代中期協助管理台灣工研院的史欽泰曾邀請米德來台灣分享他對半導體業的古騰堡構想因此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分離的概念在李國鼎開出空白支票請張忠謀來打造台灣的晶片業以前已經在台灣醞釀好幾年了李國鼎履行了承諾為張忠謀起草的商業計畫籌集資金。 台灣政府為台積電(2330)提供了48%的創業資金,唯一要求的條件是張忠謀必須找一家外國晶片公司提供先進的生產技術。 德儀與英特爾的前同事都拒絕了張忠謀,摩爾告訴他:「你提過很多好主意,但這個概念不算。 」不過,張忠謀說服了荷蘭的半導體公司飛利浦出資5,800萬美元,並轉移其生產技術及授予智慧財產權,以換取台積電27.5%的股份。 其餘的資金是向台灣的富豪募集,他們是被台灣政府「要求」投資的。

  7. 2023年9月18日 · 談到半導體的分工張忠謀表示整個晶片製程中會先有工程師設計晶片之後晶圓製造及封裝以前所有流程都是在一家公司完成他於1987年在台灣設立台積電開創晶圓代工商業模式不會和客戶蘋果輝達NVIDIA競爭讓晶片設計者得以專注於設計晶片張忠謀說美國於5060年代在晶圓製造有非常好的競爭優勢不過目前情勢轉變台灣在晶圓製造具有優勢。 而台灣的優勢是人才,有非常敬業的工程師。 張忠謀表示,台灣的人才願意在晶圓廠的環境中工作,台積電每年離職率約4%至5%,美國70、80年代離職率達15%至20%。 訓練作業員和工程師需要數年時間,而流動率超過10%,「怎會有好成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