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趙思樂/社畜和躺平之間:中國民間倔強生命. 專制之下,無權無勢原子化個人似乎只有這兩種選擇:甘為社畜,或認命躺平。. 抑或,微弱但頑強地生長理想。. 圖為中國河南鄭州一場職業介紹活動參與群眾。. (攝影/AFP/WANG Zhao). 專制之下,原子化 ...

  2. 2016年1月28日 · 吳乃德以情境方式追問受訪者抉擇,他設定情境抉擇為「如果台灣獨立不會帶來戰爭,你是不是贊成獨立?. 」與「如果兩岸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發展相當,你是不是贊成統一?. 」根據這兩個情境題,可以大致區分為四種立場:「台灣民族主義者 ...

  3. 2022年9月15日 · 本書作者馬凱(Kai Strittmatter)擔任《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中國特派記者十多年一路看著中國人從網路獲得公民討論的權利又見證國家設置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位科技的社會監控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麻痺了人民的自主性與批判

  4. 2019年2月3日 · 這部電影勇敢揭露韓國國家黑歷史,人民利益在掌控權力者較勁裡梭哈,國家拼經濟永遠拿實作勞動者血汗錢給財閥買空賣空,政客出賣國家、國家淪他國禁臠,而最混亂年代,倖存之人多是冷血機會主義者。 韓國雖然只花了4年快速把國債償完,但20年過去,再度走上養出「大到不能倒」財閥經濟之途。 影片最終主角告白如警世語:危機是會反覆出現,人們只有不斷地思考和質疑。 《白鯨》:一切都是阿共仔陰謀? 由一宗可疑爆炸事故揭開一個深不可測國家陰謀,循線追查記者,窮追不捨每一個線索,都是另一個故佈疑陣誘導。 掩蓋重大弊端和醜聞最好方式,就是製造另一起事端,再推委於社會集體恐懼或厭惡對象,北韓共產黨便是這塊韓國萬用髒抹布,「一切都是阿共仔陰謀!

  5. 2022年9月11日 · 家庭. 詩歌. 「這是種子,哪會臭。. 」影片中 吳晟 對著小孫女阿k(溪)說。. 這時,兩人正在書屋外平台就著枯枝把玩,阿k被刺到後說自己沒有哭喔,接著立刻提醒阿公:「你不要被刺到喔,你是大人。. 」只見吳晟輕聲附和:「我是大人。. 這是文學紀錄片 ...

  6. 《削瘦靈魂》,一場跨媒介創作者對話. 台灣現代主義作家作家七等生於2020年10月24日,因癌症逝世,享壽81歲。 七等生文學創作不受縛於傳統倫常,在世時鮮少接受採訪、公開談話,素來直以作品面對世界。 在其過世前最後兩年半,紀錄片導演朱賢哲帶著攝影器材,近身採訪七等生與其親友,從生平、從創作、從交友往來到家庭生活,完成紀錄片《削瘦靈魂》,以七等生在人世間最後身影,為其耽於沉思靈魂做傳。 朱賢哲首部劇情長片《白蟻─慾望謎網》曾獲釜山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肯定,也曾拍攝記錄SARS《穿越和平》、關注流浪狗《養生主》等紀錄片,影像風格凌厲生猛,聚焦社會邊緣暗影。

  7. 2016年7月16日 · 耶穌降臨是上帝愛的展現也是主動尋求與人和解的努力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神的愛之中承認自己虧欠上帝的榮耀」(也就是」)之處愛神並且愛人從而得到救贖。 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核心人物屠圖(Desmond Mpilo Tutu),則是基督教聖公會的主教。 他的名言「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是以此為基礎的政治呼籲。 無論如何,主張誠心道歉與真心原諒兩者必須同時進行、才有真正和解的學者,他們所思考的不僅僅是正視過去的錯誤,也包含了未來的雙方關係。 許多人甚至認為,即使過去敵對的雙方,也可能在一次道歉與原諒的政治儀式當中,不僅可以化解歧異,亦可促成前所未有的良好關係。 相較於上述積極正面看待道歉的和解模式,另一種看法比較消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