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教育部 為 中華民國 有關 教育 學術 、 體育 及 青年 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並監督各 地方政府 的 教育行政 機關。 沿革.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將 清朝 的「 學部 」改名為「 教育部 」,當時底下設有「承政廳」、「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及「社會教育司」,從事國內教育興革相關工作。 至1926年3月, 國民政府 於 廣州 成立後,再由「 教育行政委員會 」接管相關任務。 1927年國民政府奠都 南京 後,「 中華民國大學院 」接替教育行政委員會,成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由「秘書」、「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門分別負責國人的教育事項。

  2.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簡稱 國教署 、 國民學前教育署 [1] ),為 中華民國教育部 的所屬機關,負責中華民國 高級中等學校 以下各階段教育業務 [2] 。 沿革.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公文封.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時期的第二代辦公廳舍. 1945年8月25日, 中華民國政府 成立「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教育處 」,之後為全台灣省 教育行政 及學術文化的最高機關。 1947年5月,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 臺灣省政府 ,教育處亦改組為「 臺灣省政府教育處 」(後又改為「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 1949年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行政組織及員額編制隨之擴充。 1955年,組織調整為六科、四室、八委員會 [3] 。

  3. 中華民國教育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教育部 為 中華民國 有關 教育 學術 、 體育 及 青年 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並監督各 地方政府 的 教育行政 機關。 沿革 [ 編輯]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將 清朝 的「 學部 」改名為「 教育部 」,當時底下設有「承政廳」、「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及「社會教育司」,從事國內教育興革相關工作。 至1926年3月, 國民政府 於 廣州 成立後,再由「 教育行政委員會 」接管相關任務。 1927年國民政府奠都 南京 後,「 中華民國大學院 」接替教育行政委員會,成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由「秘書」、「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門分別負責國人的教育事項。

  4. 1998年, 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通過的《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決定》,國家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教育部。. 2020年8月31日,根據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關於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的實施意見 》(發改體改〔2019〕1063號)、《 關於做好全面 ...

  5. 723佔領教育部 是指在2015年7月23日晚間至7月24日凌晨,反對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 的學生團體因為不滿 馬英九政府 的回應而突襲進佔 中華民國教育部 。 事後共有33人遭到警方逮捕,其中包括3名記者,這次事件也是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後首次教育部辦公室遭到佔領。 背景. 課綱微調案. 有關課程綱要之爭議起源2009年時原本由 民主進步黨 執政期間通過的98課綱計畫即將施行,然而馬英九政府在2008年上臺後,當時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 鄭瑞城 以內容有問題為由而擱置國文科和歷史科的課綱,並且組成專案小組予以編修。 參與會議的歷史科專案小組召集人 周樑楷 以及會議成員 林富士 曾經發言抗議,但不獲得採納。

  6. 課程綱要 (英語: Curriculum Guidelines ),簡稱 課綱 ,舊稱 課程標準 , [1] 是規範 臺灣 國民小學 、 國民中學 、 高級中學 的學校 課程 教學 、 教科書 和 升學考試 的重要依據 [2] 。. 現行課綱經由 國家教育研究院 進行研究與撰寫,並經由 中華民國教育部 審議 ...

  7.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俗稱 國語推行委員會 、 國語會 ,為 中華民國教育部 內的分支功能性委員會之一。 2013年起,縮編為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第四科 ,即「 閱讀及語文教育科 」。 中華民國接管臺灣 後,國語推行委員會多針對 正體漢字 語文研究工作、國字字典編纂、國字文字與語言統整做實際統合工作,推行國語已具成效,但 台語 、 客家語 及各 原住民 諸語卻式微 [2] 。 臺灣民主化 後,若干縣市即相繼推行本土母語教學 [3] ,國語推行委員會著手整理各種本土語言的拼音、用字等資訊 [4] ;2000年後,則強調 兩岸 語文研究及 臺灣閩南語 、 臺灣客家語 及 臺灣原住民族語 的整理與教學。 名為推展國語,實際業務為總整全國語文資訊及審議語言文字之標準。 歷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