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網路申辦服務. 國民身分證領補換資料查詢作業. 首先請核對手上所持 國民身分證當事人人貌及基本資料是否相符。 二、第二步,運用 國民身分證快速辨識國民身分證真偽辨識資料查驗國民身分證是否具有各項防偽變造項目第三步請依所持國民身分證記載之統一編號發證日期輸入後再自行選擇下列 ③ 至 ④ 查證項目中之1至2項,輸入資料。 四、第四步,請依 2. 圖形驗證 所顯示之驗證碼,輸入字元。 五、如輸入資料錯誤達2次,當日無法查詢。 資料起始日期: 94年12月21日. 1. 選擇申請類別. ①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② *發證日期: 民國 年 月 日. ③ 發證地點: ④ 領補換類別: 2. 圖形驗證. * 圖形驗證: 產製新驗證碼. 語音播放. 圖形驗證碼:

  2. 2021年1月8日 · 最新的數位身分證卡面上的個人資料將會最簡化從舊式身分證原有的 11 項個資減少到只剩下 5 其他資料都會數位化且加密存在晶片裡想要讀取其他個資就必須輸入讀取碼密碼等驗證才能看到大家日後就不用再擔心每次拿出身分證時個資被看光光內政部部長徐國勇也針對相關的 資安 、 個資保護問題 表示其實數位身分證卡面揭露的訊息比現行紙本揭露的資訊還要少且新式身分證的防偽措施遠比紙本身分證來得高規再者數位身分證比較像是一把鑰匙」,不像勞保健保等所有資料都在上面),大家不用過度擔憂。 🔹為什麼要換數位身分證?

  3. 內政部表示,「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 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已於今 (108)年6月6日經行政院核定數位身分識別證把國民身分證與自然人憑證結合在一起民眾不用額外花錢去申辦自然人憑證讓大家獲得一張兼具實體世界及虛擬網路世界身分識別的證件單純作為身分識別。 內政部指出,目前初步規劃New eID版面上公開的個人資料採最小化進行設計,晶片所儲存的個人資料與現行紙本身分證相同,不會儲存其他資料,同時個人其他隱私資料(如父母姓名、配偶姓名等)加密保護儲存,使用時需民眾同意,並輸入自行設定之密碼,及需用機關向內政部申請才可讀取欄位,計畫將會在遵循個資揭露最小、隱私保護、資訊自主等原則下進行規劃,預計將於112年3月完成全台2,359萬人換證,計畫總經費約為48億元。

  4. 2024年3月14日 · 行政院原訂於 2020 年 10 月推動全民換發數位身分證然因資安疑慮與隱私保護問題無法達成共識 2021 年 1 月宣布暫緩施行。 承包廠商因而提出履約爭議,後續調解並爭取求償金額。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澤成表示,2024 年 1 月雙方調解已成立,整體調解(求償)金額落在新台幣 2.8 億元以下。 針對這筆求償金額是否逾越比例,內政部長林右昌 5 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感謝工程會及許多單位的折衝協商,讓耗損的金額降至最低,2.8 億元已經是最好結果。 有不同意見質疑,如果政府覺得自己沒錯,為何要賠償? 對此,林右昌說,整個籌備過程中還是有採購相關機器,機器也需要維護,且目前的機器狀態可能沒辦法再密集使用,因而衍生耗損費用。

  5. 2023年2月13日 · 內政部部長徐國勇今日表示新版數位身分證將具有虛實世界身分識別」、「一卡多功」、「數位簽章等8大功能至於立委關切的資安疑慮徐國勇指出數位身分證晶片作業系統資通產品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須達到資通安全管理法規範且製卡委由中央印製廠辦理將在獨立安全場地進行印製並受內政部嚴格監督晶片則是由台積電 (2330-TW) 代工生產。 此外,這個透過數位身分證和T-Road搭建出的巨大資料庫,有沒有良好的管理來對抗資安威脅;各政府單位要求存取資料時,有沒有辦法規範並確保各部門只拿到該拿到的資料,取得資料的過程有沒有辦法被記錄、被監督;有異常行為時有沒有通報系統等等,都是資料安全需要考慮的層面。 程序上的「瑕疵」,除了破壞信任,也實質上的影響到數位身分證最重要的「安全」。

  6. 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簡易問答集 內政部 109年11月版 3 限總計10年。 2. 國民身分證為個人重要身分證明文件,其應換領日期並非效 期,意在於提醒民眾換證時間,讓證件資料(如人貌)更貼近 真實情況,如民眾逾期未換領,因法無明定該國民身分證失

  7. 簡約的白色設計真的很時髦耶數位身分識別證 New eID 與舊版身分證一樣只做於身分識別的用途但卡面資料比現行國民身分證更少防偽功能較現行身分證更高。 晶片資料經過層層加密必須授權才能取用,使用時也不會儲存留下紀錄,在個資保護上其實更周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