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新竹透天厝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土角(臺灣話:thôo-kak-tshù)又稱「草」或「草寮」,為最原始的民宅型態。 紅磚仔(臺灣話:âng-tsng-á-tshù)使用紅磚建造成的民宅、府邸。 澎湖硓𥑮石 澎湖菜宅 馬崗石頭 北台灣唭哩岸石建築 [47] 客家竹草建築與「藔」建築 [48] 古亭畚(穀亭

  2. 新竹天公壇又稱新竹金闕殿位在臺灣 新竹市 北區中山路431巷36號,為一座主祀玉皇大帝(天公)的道教 廟宇。 廟旁設有以廟為名的天公壇公園,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3. 开关無形文化資產子章节. 傳統表演藝術. 傳統工藝. 民俗. 重要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外部連結. 新竹縣文化資產. 添加链接. 新竹縣文化資產 是位於 臺灣 新竹縣 的古蹟與歷史建築,以下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均收錄在 中華民國 行政院 文化部 文化資產局的網站裡。.

  4. 1947年設興雅、中興、車層里. 信義區 興雅、敦厚、雅祥、新仁、興隆、正和、西村、中興以及. 大安區 車層、正聲、華聲、光信等里. 舊有 巴賽族 (Basay) 興雅撫徠社 [1] 三犁、 三張犁. 1947年設三張、三犁、石景里. 信義區 三張、三犁、六合、泰和、惠安、雙和 ...

    • 歷史沿革
    • 地理
    • 政治
    • 經濟
    • 宗教
    • 民俗活動
    • 教育及學術
    • 交通
    • 旅遊
    • 特產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設置一府二縣,苗栗歸天興縣管轄。1670年(明永曆二十四年),有平埔原住民後壠社、中港社、新港仔社、貓裏社及加志閣社,合稱「後壠五社」,中港社為道卡斯族最早在竹南活動紀錄。1723年(清雍正元年),署淡水廳設中港庄各地村落雛型已成。1739年(清乾隆四年),泉州人林耳順等人開墾三角店、田寮等地。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中港庄鹽生莊文榜程文稟官。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中港社土著移入番社庄(今中港里),人口逐漸增加,後形成中港舊街。道光年間為北部貿易重鎮。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苗栗設縣,原中港、頭份包含整個中港溪地區當時尚屬新竹縣,以南地區劃為新設之苗栗縣。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本治台,竹南地區隸屬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堡。1902年(明治...

    位置

    竹南鎮位於苗栗縣西北部,北以鹽水港溪與新竹市香山區為界,西臨臺灣海峽,東鄰頭份市,南隔中港溪與後龍鎮、造橋鄉為界,全境大多地處中港溪以北,僅公館里位於中港溪以南,全鎮面積37.5592平方公里,居苗栗縣最小。

    地形與氣候

    地形上可分為北部的台地、丘陵,和南部的中港溪沖積平原(或稱竹南沖積平原),沿海則有因冬季強勁季風搬運砂石而形成的沙丘。北部丘陵台地區約佔全鎮1/6,以海拔102公尺的尖筆山為制高點,台地南端以10多公尺高的階崖與沖積平原相接,台地上因地勢高,水源取得不易,原為看天田,1960年攔截峨眉溪的大埔水庫完工提供灌溉水源後,水田面積大幅增加。南部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18世紀中葉隆恩圳開鑿後,即是竹南鎮的農業精華區,但昔日每逢颱風季,多遭水患之苦。海岸地帶的沙丘自崎頂里往南綿延至海口里,再往南,即中港溪以南的後龍鎮海岸砂丘。氣候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雨,年均溫攝氏22.4度,最冷月月均溫為1月的15.3度,最暖月月均溫為7月的28.6度,年雨量1300-1800毫米,2-9月為雨季,各月雨量均超過100毫米,11月至次年2月為乾季。

    人口

    根據苗栗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竹南鎮戶數約3.4萬戶,人口約9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2,388人,是苗栗縣人口第二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也是臺灣人口第三多、人口密度第二高的鎮[註 1],在全臺灣所有縣轄行政區中,人口密度排行第八高[參 1]。在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園區設立後,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且竹南鎮地價較新竹市便宜,使其人口持續穩定成長,是苗栗縣轄下所有行政區中,人口成長最快速且穩定的地區。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南里與公義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6,622人與1,146人,其中大厝里也是苗栗縣的人口第二大里,其他鎮內人口較多的里包括大厝里、山佳里、大埔里、海口里。2023年底時,竹南鎮14歲以下人口有13,869人(15.46%),15至64歲人口有63,256人(70.51%),65歲以上人口則有12,583人(14.03%),老化指數約為90.73,是苗栗縣人口最年輕的行政區,亦為全臺灣老化指數最低且唯一未破百的鎮。

    鎮政組織

    竹南鎮公所是竹南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竹南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苗栗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竹南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7個附屬機關。 竹南鎮民代表會是竹南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竹南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竹南鎮民代表會共有13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5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3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

    行政區

    現今竹南鎮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竹南庄屬新竹州竹南郡:67。竹南庄轄竹南、營盤邊、中港、鹽館前、海口、公館子、大埔、崎頂、口公館等9個大字。1939年,竹南庄升格為「竹南街」:67。1946年,改為「竹南鎮」,屬新竹縣竹南區:67。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竹南鎮改隸新成立的苗栗縣:67。 1. 公義里:境內有口公館、大坪、口墻圍、鹿廚坑、鳳梨坑、深湖等聚落。 2. 頂埔里:境內有頂大埔等聚落。 3. 大埔里:境內有中大埔、竹篙厝、相思林等聚落,大埔事件發生之處。 4. 崎頂里:境內有青草、牧場、北戶、山頂、尖山、清天泉、東崎頂等聚落,以及崎頂車站、崎頂海水浴場、子母隧道。 5. 山佳里:境內有山腳、店仔等聚落,另有山佳國小在此。 6. 佳興里:2001年由山佳里分出,保留「佳」字,祈求「興」旺的吉祥意涵,取名「佳興里」。 7. 龍鳳里:境內有后厝、大坵園、山寮、海埔等聚落 ,世界最高的媽祖坐姿塑像「竹南后厝龍鳳宮」、龍鳳漁港、國泰夜市(今)。 8. 天文里:2008年自龍鳳里分出,以里內的信仰中心「天文宮」的「天文」命名。 9. 龍山里...

    區域立法委員

    竹南鎮在中華民國區域立法委員劃分上屬於苗栗縣第一選舉區,該選區的範圍包括竹南鎮以及後龍鎮、造橋鄉、通霄鎮、西湖鄉、銅鑼鄉、三義鄉、苑裡鎮、銅鑼鄉、三義鄉等行政區,區域立法委員由該選區的公民直選而產生,任期為四年,無連任次數限制,現任區域立法委員為中國國民黨籍的陳超明。

    竹南市區

    竹南鎮最早發展的聚落是「中港街」,過去因位於海濱而有交通之便。後來1902年縱貫鐵道通車至此,設車站於三角店(距中港街1公里,但站名仍沿用中港之名),之後三角店繁榮漸超過中港。1920年三角店改名竹南,並將之作為竹南郡行政中心。同時,車站也改以竹南為名。竹南市區、車站緊鄰頭份市,隨著市區擴張,目前竹南、頭份被視為雙子城的結構。 竹南市區發展以竹南火車站前為核心區域,一直以來博愛街都是竹南市區最熱鬧的主要街道,佳瑪進口精品生活館及寶雅都在博愛街上。其發展較成熟的市區範圍以自由街、中山路、中正路、大營路為界,四條路所圍成的區域為發展較成熟的區域,但隨者不斷發展與擴張,市區機能的範圍也擴大至環市路一段、二段、三段內,星巴克咖啡也在二段上設點,是全臺灣第八座擁有得來速的星巴克,其市區內則有長青公園與博愛公園。而環市路與光復路周邊則是近年來竹南市區發展較快速的地區,特別是政府編號為省道台13甲線的竹南環市路,因為透過清寧橋與清寧橋地下道與頭份市中央路相連,形成兩鎮來往的最重要道路,其發展特別具潛力。 除了上述重要的清寧橋地下道之外,竹南市區還有另外兩個比較早期完成的地下道,可以方便其對外連...

    發展概況

    1. 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竹科竹南園區):通稱為竹南科學園區,原土地是經濟部台灣糖業公司台糖養豬科學研究所土地。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管理。 2. 竹南工業區:著名的工廠有台灣菸酒公司竹南啤酒廠,屬於國營事業。 3. 台灣菸酒公司竹南啤酒廠製瓶廠:屬於國營事業,位於公教路、順興路之間,苗栗縣立照南國民中學南側門(公教路側門)對面,前源科技公司(原京元電子廠)的隔壁,高聳的古老水塔為其最顯著的建築物特徵暨地標。正申請變更為購物中心及大賣場專區,為竹南市區擴張指標案之一。 4. 廣源科技園區: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之正北方,近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香山交流道。 5. 晉陞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灣首家民營航太火箭製造商和小型衛星發射服務提供商,由曾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以及國家太空中心台灣工程師陳彥升在2016年創立。該公司開發輕型火箭,並進行商業火箭發射服務。首枚為試射型探空火箭飛鼠一號(Hapith I)。 6. 台灣保來得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大埔里中埔街。從事汽機車工具、3C產品、電腦週邊、電動工具等零件製造,年營業額逾五十億。深受蘋果公司青睞,為iphone手機關鍵零件重要合...

    中港慈裕宮:位於中美里。1985年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主祀天上聖母,俗稱內媽祖。「中港」為竹南舊名,該廟在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遷至今竹南鎮開元里處重建,當時具有相當規模。在1826年(道光六年)因地方常發生漳州、泉州械鬥事件,該廟宇遭受焚毀,1838年(道光18年)乃於現址重新修建。每年於元宵節皆舉辦炸邯鄲系列活動,與臺東炸寒單形式略有不同。
    竹南五穀宮:位於新南里,主祀五谷王。在1797年(清嘉慶二年)即已創建。現為竹南、頭份、造橋閩、客居民信仰中心。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竹南中港及竹南市區道路都有炮炸邯鄲爺的活動,俗稱「造佛」。竹南中港炮炸邯鄲爺與臺東炮炸寒鄲爺作法不同,臺東只有一個人站在轎子上讓人丟下鞭炮;竹南中港則是把榕樹葉子帶葉梗綁在轎子上,四個人扛轎用長竹竿綁鞭炮來炮炸。活動地點包括各個宮廟及竹南市區重要道路。 每年四月八日頭份市舉辦四八文化斗燈節活動的隔日,遊行車隊及陣頭會繞境到竹南市區道路上。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竹南中港都有「洗港」活動,主要在中港溪出海口舉行,另外在各宮廟及中港地區道路都有祭典,同時也舉辦划龍舟錦標賽。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過後的七月十七日,中港慈裕宮會舉辦放水燈活動。放水燈前都會請藝閣花車遶境,最後到中港溪出海口施放。 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佛辰,全竹南鎮的市區道路舉行繞境祈福活動儀式,...

    圖書館

    1. 竹南鎮立圖書館:位於竹南鎮公所旁,又稱竹南鎮立博文圖書館,舊稱竹南鎮立萬春圖書館。 2. 李科永紀念圖書館:位於竹南運動公園的西側入口處近旁。

    研究機構

    1.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2.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高級中等學校

    1. 國立竹南高級中學 2. 苗栗縣立大同高級中學 3. 苗栗縣私立君毅高級中學 4. 苗栗縣私立中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鐵路

    臺灣鐵路公司 1. 縱貫線:崎頂車站 - 竹南車站 2. 海岸線:竹南車站 3. 臺中線:竹南車站

    公路

    1.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1.1. 香山交流道(109)位於竹南鎮和新竹市香山區交界。 1.2. 西濱交流道(115,連接台61線) 1.3. 竹南交流道(119) 2. 台1線 2.1. 台1己線(竹南聯絡道) 3. 台13線 3.1. 台13甲線 4. 台61線 4.1. 崎頂平交匝道(87) 4.2. 天祥平交匝道(89) 4.3. 龍鳳平交匝道(90) 4.4. 西濱交流道(90,連接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4.5. 博愛平交匝道(91) 4.6. 復興平交匝道(92) 4.7. 竹南平交匝道(93) 5. 縣道124號:仁德路、迎薰路、中正路、光復路、環市路一段地下道、東平路。

    公共自行車

    於2018年7月5日中午12:00啟用竹南鎮苗栗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站點)。

    竹南運動公園:位於新南里。曾舉辦2011年台灣燈會。內設有操場、網球場、籃球場、李科永圖書館及高標準溫水游泳池。
    竹南獅山運動公園:位於大厝里。苗栗第二座親子公園,全台首創大型火炎山地景溜滑梯,加上攀岩牆、沙坑、攀爬塔、共融蹺蹺板、極限飛輪及戲水池等遊具。
    竹南鎮立美術館:位於中正路鎮公所旁,博文圖書館地下室。
    麻糬餅、沙琪瑪、熟成起司(全台唯一)、中港米、牛奶、土雞
    崎頂西瓜、崎頂草莓、火龍果、啤酒、香菸、金銀紙
  5. 明鄭時期. 新竹故名「竹塹」( 臺灣話 : Tek-chhàm ),原為 平埔族 道卡斯族 竹塹社 社域 [2] :102 。 1626年 西班牙 統治北台灣後,曾有 西班牙 傳教士行至此地。 新竹地區的開發要追溯到1661年 鄭成功 自金門揮兵、經過澎湖,向支配臺灣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軍,取得統治權後,大量的漢人來臺開墾,入台令部屬屯墾算起,主要屯田 蓬山 、 後壠 地區,勢力廣及竹塹。 隸屬 興縣 ,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清治時期. 康熙 二十二年(1683年) 臺灣 納入 大清 版圖,二十三年(1684年)竹塹劃屬 諸羅縣 。

  6. 2024年5月23日 · 新竹市 ( 臺灣話 : Sin-tik-tshī ; 客家話 : Sîn-chuk-sṳ )是 中華民國 臺灣省 的 市 ,位於 臺灣 西北部 ,為 新竹都會區 的中心城市,1718年建城,是 北臺灣 閩南人 最早建立的城市。 全市劃分為3個 區 ,總面積104.1526平方公里,其西面 臺灣海峽 ,南鄰 苗栗縣 ,北邊、東北邊與 新竹縣 相連。 全境除南半部屬 竹東丘陵 外,其餘為地勢低平的 平原 。 古名「 竹 塹 ㄑㄧㄢˋ 」 [註 1] ,最早是 平埔原住民 道卡斯族 「竹塹社」的所在地 [2] ,又名「 風城 」,因 九降風 特別強盛而得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