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3日 · 趙麟宇在武漢肺炎爆發時期參與世衛執委會──傳染病爆發的相關倫理與實際對照.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總部召開執行委員會(EB)。. (攝影/REUTERS/Denis Balibouse/達志影像). 今年(2020)2月3日到2月8日,我參加在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總部 ...

  2. 近日我遠離病房與安寧居家護理師到宅訪視末期病人。 面對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本土疫情 ,無法順暢地讓病人一旦出現狀況就住進安寧病房作為後援也讓醫療人員在病情處理上變得保守透過居家護理師從中聯繫雖然依舊能密切了解病況但延長訪視間隔至少2週才能再次看到病人再加上疫情也讓病家更抗拒來醫院這段期間很難再做一些檢查導致我們對臨床決策不太有信心。 疫情不可逆地改變一切。 如 在義大利早先發生的 ,安寧療護人員的工作場域大幅從病房轉往社區、住院條件改變、增加每日電訪頻率支持病家。 在台灣,住院程序變繁複了,居家病人若轉住院要篩檢COVID-19,有些陪病者也得要自費篩檢(註)。 在宅醫療可以讓這些病人盡量仍在家中,然而,來來去去的醫護人員其實本身也是高風險。

  3. 2020年12月22日 · COVID-19. 照護. 安寧療護. 台灣兩度在新加坡連氏基金會委託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全球「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評比中名列前茅年 高居亞洲第一 。 台灣安寧療護的推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直指台灣的善終大國形象是因為她帶訪視人員看好的樣板才撐出來的 。 今(2020)年,連氏基金會原訂進行第3次全球「死亡品質」評比,趙可式本決意,這次不再替台灣搽脂抹粉 。 結果, 受COVID-19疫情全球大封鎖影響,評鑑沒能進行,趙可式自己卻因癌症復發和一次嚴重跌跤,短暫住進安寧病房。

  4. COVID-19. 公衛. 義大利. 安寧療護. 醫師不是上帝,無法決定誰才該活下來? 他們的職業信仰和倫理,是依據當下醫學發展和指引判斷,盡力救治有機會存活的人。 然而,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 之下,不僅在發展中國家、甚至先進國家,都曾因大量病患衝擊,醫療資源、呼吸器、維生器材、防護衣和人力困窘,許多醫療人員被迫每天做「生死判官」的痛苦抉擇──忍痛放棄其實有機會活下來的病人。 「我們沒有呼吸器了、也找不到後送病房,你去問問他要不要簽DNR(放棄插管治療)? 」這樣的醫療倫理震盪,如今竟也在台灣發生,激烈撞擊初入醫療場域的年輕醫師。 截至6月2日,全台灣確診個案已超過8,000例,其中近7,000例集中在雙北,近來每日死亡人數更以二位數攀升、已累積149例。

  5. 2020年12月24日 · 台灣安寧療護的推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因癌症復發及一次意外成了住進安寧病房的安寧病人她自省台灣的善終大國形象是因為她帶訪視人員看好的樣板才撐出來的反而讓台灣不花心思提升整體品質這一次讓我們一起撕下虛幻的善終大國神話假面具從面對台灣臨終照護窘境死亡權難以自主的真相開始認真思索與務實改革讓每一個生命都能真的成為善終法案與照護理念的受益者。 監製│楊惠君 記者│曹馥年、張靜慧、楊惠君 封面攝影│蘇威銘 攝影│蘇威銘、許𦱀倩、余志偉、曹馥年 設計│黃禹禛、林珍娜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洪琴宣. 台灣擁有多部先進善終立法、國際頂級的評鑑成績,為何善終仍似「中樂透」般的奢求?

  6. 2024年2月25日 · 趙麟宇在武漢肺炎爆發時期參與世衛執委會 傳染病爆發的相關倫理與實際對照 以工會代表出席WHO召開EB的作者,從WHO出版的傳染病倫理準則,對照各國防疫現況,探討如醫療人員能否被限制出國等防疫倫理問題。

  7. 2022年7月21日 · 急診室裡不只醫師辛勞護理師也是靈魂人物而急診室護理長更是得替急診前線醫護人員解決所有的問題──要快速篩檢病人建立病人輕病和重症分流的程序安撫醫護高壓力下緊張的情緒甚至在緊急時刻還要出各種就醫或檢查的空間。. 衛生福利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