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 當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

  2. 2015歲末最振奮人心的勵志電影,當屬由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主演 的《翻轉幸福》(JOY)莫屬了。 這部電影精彩之處,就在於女主角喬依(Joy)身為單親媽媽,家裡的事情已經夠她煩

  3. 李偉文2014-08-12. 「經過很長的思考,我覺得電影是一件沒有用的東西,而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 一個沒有用的人做了一件沒有用的東西,可是可以給別人帶來一些樂趣,這就是我現在的感覺。 這一段話是許多年前李安導演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這些年來在我陪伴著孩子成長,或到中學大學對著年輕學生演講時,經常浮現在我腦海裡。 我想李安導演這些年的努力與成就是大家有目共賭的,他不斷追求突破克服成長過程的挫折也是大家都瞭解的,不過,從這一段坦白卻又令人訝異的話裡,我們也知道當時他內心來自父親的創傷還沒有完全復原。 李安的父親是明星高中的校長,李安卻接連二年大學聯考都失敗,最後只好去讀專科學校。 畢業後到美國改讀電影科系,畢業後卻連續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

  4. 結帳途中,看見一個限量版、要價四千元的蝙蝠俠,又換:「我要這一個!」他媽媽終於發火了,認為他沒主見,只會選最貴的,不准他買。 是我出面緩頰,替兒子說好話,兄妹才皆大歡喜帶著自己選中的玩具回家。 事隔二十多年,妹妹對這件事竟然還耿耿於懷。 她說,選完就後悔了,可是我們讚美她的堅定,拿她的表現罵哥哥,所以她不敢換。 但她很羨慕哥哥,每次都這麼堅持的要,不惜大哭大鬧,最後都得到想要的。 就如女兒說的,我兒子是要選就選最好的,努力爭取。 從小,他喜歡的女生都是全校最漂亮的。 高中時我還幫他追過女生,雖然沒追成,他也不以為意,至少試過了。 大學畢業,他想出國念電影,沒拍過電影也非相關科系畢業的他,竟然填了美國電影研究所最好的前十所學校。 我在電影圈的朋友笑他;我也勸他選擇符合他程度的學校。

  5. 作者:李偉文 出自中時電子報 李偉文的聞見思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41431 小時候,每逢年底或年初的作文課,老師總會以「新年新希望」來當做作文題目。

  6. 作者提供給年輕人決定未來. 的七個習慣:1.主動積極:為你的生活負責。 2.以終為始:界定你生活中的任務 和目標。 3.要事第一:設定優先順序,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4.雙贏思維:培養雙 方都能獲益的態度。 5.知彼解己:誠懇傾聽別人的話。 6.統合綜效:跟別人一起 努力,完成更大的成果。 7.不斷更新:定期讓自己日新又新。 書中充滿聰明的點子、勵志格言、成功人士的人生故事,當作論說文的「寫作補 充教材」,也是相當不錯的喔! 跟艾迪了結(寶瓶文化) 「跟艾迪了結」是法國作家艾杜瓦.路易的自傳小 說。 他以極為寫實的筆調,將一個不被親友、同儕 接納、靈魂深深受苦的同志,在成長路上遭受無所 不在的歧視,與傷害,刻畫得淋漓盡致,看了令人 怵目驚心。 他以此作品轟動法國文壇,好評不絕。

  7. 新進館藏書籍介紹. 作 者: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 分類號:535.731. 出版社:游擊文化. 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格. 本書乃美國學者露絲.潘乃德於二戰末期接受美國政府委託,研究在當時最令西方感到陌生而難解的敵國日本。 作者利用當時日本發佈的宣傳電影、集中營中的日裔美國人、戰俘的訪談紀錄以及日本人的文學作品蒐集資料,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針對日本這個國家及其民族性與社會進行了系統性分析,試圖跳脫西方的刻板框架來重新勾勒日本文化的客觀面貌。 露絲.潘乃德在書中賦予了日本文化「菊」與「刀」的雙重意象,代表著各種美國人所無法理解的矛盾之處,並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開始,逐步列舉隱藏在日本人行為模式背後的道德準則與心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