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4日 · 今年7月NBA球星林書豪在台灣教會佈道會中發表演說暢談在自由市場漫長等待的心情他也一度情緒崩潰地表示雖然自己努力達成夢想但挑戰卻愈來愈艱難⋯⋯甚至認為像被NBA放棄了一度淚灑會場季中加入NBA多倫多暴龍隊後有12到15場的比賽展現機會命中率卻創下生涯新低還一度連續三分球17投0命中到了季後賽更面臨無法上場的窘境雖然隨著球隊拿下總冠軍但他覺得自己配不上。 艱難之中也曾努力說服自己再站起來,不過在自由市場的等待卻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林書豪說:「人生真的好難⋯⋯有句話說當你跌到谷底時,只能往上爬,但我每年的谷底是越來越深⋯⋯自由市場對我來說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因為有點感覺NBA好放棄了我,我一直認為當有任何機會別人可以懷疑我時,他們就會懷疑我。

  2. 2023年11月3日 · 該文透過阿媽朱阿麵女士的視角將林書豪與台灣這塊土地連結起來對台灣來說無疑是來自美國權威媒體的認證自此之後台灣媒體就更放手擁抱他與台灣的連結緯來體育台的NBA轉播也一路聚焦在林書豪所效力的球隊林書豪成為台灣的認同投射

    • 運動競賽是檢視身分認同的絕佳載具
    • 大專足聯的場邊戲言:看外籍生的人數判球隊強弱
    • 倚賴洋將提升戰力的正反思維
    • 國族主義下的兩岸華人選手爭奪戰

    之所以選擇用「外人」一詞,因為它相較於外「國」或外「籍」的僵固界線,「外人」是一個動態的、與本地人相對、但卻未必全然互斥的指涉。另外,日文中雖然也有相同漢字的「外人」(がいじん)一詞來描述外籍人士,但是卻帶有「非我族類」的貶意,與官方中性的「外国人」(がいこくじん)意涵並不同;中文單純字面之意,意即「外人」一詞可同時乘載著多重意涵。但數十年來,台灣運動場域中的教練、運動員,只要是「外人」,總是帶著相對於台灣本土更為進步的意涵。 儘管過去兩年因COVID-19疫情之故,讓全球人口遷徙與流動的速度暫時受阻,但不可否認的,傳統生理、地理、法律、政治等身分認同一致,也就是居住區域、公民身分與國族認同等面向乃合而為一,然而,全球化的去疆域化拉力讓上述固著力出現了鬆動,也因此出現了各種身分認同無法一致的...

    運動世界中,足球員勞動遷徙的現象是最為普遍與頻繁的,1999年耶誕節後的節禮日(Boxing Day),英超切爾西隊排出了史上第一支全部「外人」的先發陣容,從此改變了足球的生態:職業聯賽的球隊與國籍身分,是可以全然脫鉤的。支持著「全外人」組成的「在地」球隊,或許在台灣的運動迷難以想像,但這卻是全球資本主義跨國勞動力流動下,已是許多頂級聯賽的常態。 所以,2018年世界盃男足會內賽的32支隊伍,僅有英格蘭23名隊員是全數效力於國內聯賽的隊伍,塞內加爾與瑞典則是光譜的另一端,全數都是效力於國外的職業聯賽;2018年世界盃男足賽登錄的736名球員中,527名是在本國之外的聯賽效力的「旅外」球員。在此全球最豐富人才庫的運動中,不意外的,與世界距離較遠的台灣男足代表隊中,從1950年代「港腳」的亞運金...

    這些四海為家的外人們,多少被定位成逐金錢而居的傭兵,他們同時還背負著壓縮了本土球員上場時間、破壞球隊化學作用等罪名。當有台灣籃球迷哀嘆著,台灣職籃已經成為「外人」們主導戰果的「洋將聯盟」時,我們或許可以反問:當台灣的球員技不如人,只要我支持的球隊表現好,倚賴洋將又如何?甚至:「難道職業運動還需要為國家隊而服務嗎?」 如果說完全不必,倒也極端了些,畢竟連「足球祖國」英格蘭的球迷也同樣會擔心「本土」球員上場時間被壓縮、甚至阻礙其養成,但對於許多球迷而言,每天發生的職業賽事,比重上或許要比每兩年甚或四年一度的國際大賽來得更深入日常生活,而更顯重要。對於巴塞隆納球迷來說,梅西更像是他們的子弟,即便他已離開到了巴黎,即便他的國籍是大西洋對岸的阿根廷。 因此,在這些跨境流動的運動員身上,內外之間已不是如...

    除了外貌上清晰可辨的「洋人」之外,台灣運動場上一直有一群處於時內時外,海外華人、尷尬與動態身分的多元可能,他們或因為炎黃子孫、萬世一系神話的召喚、或因為政治立場的選擇、或因為機會主義下自身的套利,在全球華人離散的系譜中留下多元的足跡。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前,「中華民國」的大旗就已號召許多來自海外各地的華人參與奧運。早在1936年柏林奧運,馬來西亞華僑黃杜基與傅金城就曾經代表中華民國分別參加舉重與徑賽項目。1948年倫敦奧運,荷蘭華僑何浩華(Howard Wing)自費代表中華民國參加自行車1000公尺計時賽,另外,印尼華僑吳傳玉(Tjoan-giok Go)代表中華民國參加100公尺游泳項目,在分組預算以第五的成績遭到淘汰;然而,他在1952年時,卻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赫爾辛基奧運,...

  3. 話已說完只剩音樂──林強的遁世道. 有些故事曾經發生,但當時的狀態都已過去。. 在90年代以〈向前走〉成為知名歌手的林強,「盡可能低調」是他這些年做得「最賣力」的事,他甚至直言「我有時候蠻刻意去逃避過去那個人。. 」從主流到邊緣,最後在電影 ...

  4. 2021年12月10日 · 他屢屢在社群媒體發文以及接受主流新聞媒體訪問時表達對新疆維吾爾人香港西藏及台灣的支持近日更直接點名目前在中國CBA打球的林書豪稱他因人民幣而噤聲呼籲他將道德置於金錢之上」。

  5. 2021年8月7日 · 玫君/被遺忘的台灣奧運英雄──第一位挑戰者、第一位參賽者、第一位女選手和第一面獎牌. 1932年,張星賢(左2)在奧運選拔賽創造個人最佳紀錄,入選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成為台灣第一位進軍奧運的選手。.

  6. 2016年8月21日 · 201011年林秉豪因著兩廳院旗艦製作茶花女有了跟日本劇場名導鈴木忠志合作的機會在鈴木給的全然信任與發揮空間裡林秉豪先是獲得全然肯定給什麼設計圖都通過正式演出前兩週卻遭逢震撼教育,「女主角衣服的皺摺感不對太像老太太的皺紋了繁複細節不能影響演員動作不能有奇怪線條……。 」「那是農曆年大年初三,我根本找不到人願意開工。 」他說,當時的自己像是被賞了兩個巴掌,火辣辣,卻醒腦。 那一次的工作過程,像是習武之人任督二脈的被打通,林秉豪得以重新思考服裝在演出舞台上的意義,重新以演出者、以觀眾的角度去檢視服裝設計的必要與不必要之處,與前輩導演的溝通經驗,更讓他清明了對文本、對經典的邏輯思考與想像可能。 創作之人誰不曾低潮,林秉豪也有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