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6日 · SJS雖是台灣最常見、具致命危險的嚴重藥物過敏,然而,SJS也是有最多武器可以預防的一種藥害,不僅找到了高危險者的關鍵基因,在醫學養成教育裡也是重要篇章,健保更將部分藥物基因篩檢納入給付,多一道把關;但臨床上,開藥醫師仍極少進一步思索藥害的可能、基層診所也多不具診斷能力⋯⋯連最嚴密看管的SJS病人都常被「視而不見」,藥害防護網究竟有多少破洞? 王昭晴的書桌,就是個小型藥局。 抽屜裡滿滿的藥品、棉花棒,一旁還堆疊著一包包藥袋,每一罐眼藥水、每一條藥膏連看都不用看就能拿到。 桌上擺著一本《看得見的盲人》,那是她最近正在閱讀的書,書名也幾乎就是她人生的寫照。 雙眼幾近失明的她,只能用擴視機,一行一行慢慢閱讀。 30歲的王昭晴,這樣的日子已持續6年。

    • 江姵蓉1
    • 江姵蓉2
    • 江姵蓉3
    • 江姵蓉4
    • 江姵蓉5
  2.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3. 2021年1月31日 · 《血淚漁場》三部曲「未竟的遠洋治理」,是《報導者》對遠洋漁業的持續追蹤。 2020年開始,我們陸續進到基隆崁仔頂、前鎮、東港調查,並盤點過去4年500多筆違規紀錄,發現新法上路後仍有不少船東鋌而走險,持續捕撈禁捕鯊種;加上台灣卸魚檢查量能不足,讓非法魚翅有洞可鑽,從捕撈、收購、加工、進到中下游的魚翅火鍋店,一路進到消費端。 政府努力加強監管力道,開罰兩億多元,也透過加倍觀察員人數進行監管。 但過去3年,有82位觀察員離職、退訓。 《報導者》訪問新聘不久卻離開的觀察員們,他們表達仍經常目睹洗魚、割鰭,必須「修正」回報的資料,最後只能黯然離開。

  4. 勞動部日前發布 新聞稿 ,指出男女薪資差距已回到COVID-19疫情前水準。.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這天,《報導者》攤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國數據,發現疫情期間台灣性別薪資差距惡化程度遠高於多數國家、超越OECD平均,雖然2023年總體差距降回疫情前,但 ...

  5. 性騷言行在性平三法中被區分為兩種情境,分別是行為人(加害人)透過「交換利益」,或營造「敵意環境」進行騷擾。 所謂的 交換利益 是指,行為人藉由提供另一方更好的職位、薪資、成績等利益,來交換另一方接受其性騷擾,甚至讓加害者進一步發展性行為;若當事人(受害者)拒絕接受,得擔心遭受實質的報復。

  6. 2021年12月30日 · 從旁觀到採訪的深度看見. (攝影/楊子磊) 5年前,來自苗栗卓蘭高中的詹俊宥,透過繁星計畫以48級分錄取台大,刷新錄取台大的最低分數紀錄,一度轟動媒體版面,引來鋪天蓋地的嘲諷。 今(2021)年,詹俊宥已畢業、就職,《報導者》特約記者張嘉恩追蹤這位「最狂」台大生,理解他這些日子經歷了什麼,如何走過標籤、低潮,勤懇地耕耘出自己的價值。 這篇 〈5年前,他48級分繁星上台大〉 ,同時也是今年《報導者》最多人閱讀的報導。 「寫這篇文章,解開了我心裡的許多結,」在Podcast中張嘉恩首度吐露,我們才知道她與詹俊宥同年,當年繁星放榜時,她也是那個看著媒體欣羨詹俊宥遭遇的高三生。

  7. 2018年11月18日 · 這只是歐巴桑聯盟的其中一個家庭小革命,參選台中市西屯區議員的童葦翎也遭遇媽媽強力反對,如果參選甚至不惜斷絕母女關係,怎麼溝通都無效,最終和媽媽一起到竹山拜拜,媽媽連問神明3次都聖筊,才勉為其難的答應。. 童葦翎就說:「這時才真的知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