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4日 ·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成长时经历过的情绪体验,会在成年后与新生家庭中的配偶或子女相处时不受意识控制的重复出现。. 在原生家庭中,孩子通过观察成年人之间的 价值判断 和交往模式,不断形成自己的交往方式;而作为父母的 ...

  2. 2016年2月28日 · 社會學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的。它著眼於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3. 2020年3月6日 · 在进化生物学和 进化心理学 中, 亲代投资 是指父母为增加其后代的生存机会和繁殖 能力 而进行的任何投资,以牺牲父母在其他子女身上的 投资能力 为代价。 亲代投资理论由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L. Trivers)提出,这个理论认为,亲属之间的亲近感有大小之分,自然选择让我们按照遗传相关度的高低来对亲属进行投资。 这个理论看起来深奥,其实并不陌生;说白了就是亲戚也分远近,你会和基因最相似的人、也就是你的直系亲属最亲,然后是隔代,再之后是非直系亲属。 从进化论的角度,金钱等各种形式的投资,肯定会优先给自己,然后给直系子女或父母,接下来是孙子孙女或爷爷奶奶,最后才是姑姨叔舅。 [1] 他用亲代投资 解释 男女的差异,他认为,在两性择偶中,谁投资多,谁就挑剔。

  4. 2021年12月3日 · 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杏仁核劫持,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1995年提出。杏仁核是大脑中的情绪中心,它可以记住过去经验的结果,并做出判断跟分析,让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绪直接做出反应,这些情绪可以称为「生存直觉」。

  5. 2022年11月24日 · 焦虑型依恋(Attachment anxiety)焦虑型依恋,指的是在感情中对伴侣感受不到爱和信任,而是一种"情感饥渴”,希望对方能够拯救自己,或者使自己变得更“完整”的情感状态。焦虑本质上是一种恐惧,害怕被抛弃导致的恐惧,这种恐惧导致了恋爱中的患得患失和掌控欲,从而让对方倍感压力。

  6. 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t Theory)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是20世纪初崛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现在行为主义学派不像20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样一统天下,但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影响依然是十分重大的,很多方面都能看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子。

  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1)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