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玉林通琇1614年1675年),字玉林玉琳世稱玉琳國師江蘇 江陰人,清朝 佛教 臨濟宗高僧。

    • 劇情梗概
    • 台劇的黃金時代
    • 我見我感

    劇情以清朝玉琳國師一段前世與今生的「再世情緣」為依歸,藉由紅塵俗世的情愛糾葛闡述佛理,原著《玉琳國師傳》的作者居然是星雲大師。 劇情以夾敘方式進行,首先是今生,講述清朝順治年間順親王獨生女珍格格與玉琳國師終於相遇。其次回溯兩人的前世,於唐朝時代的柯天仁與白玉蓮,由於這段未了的姻緣,於大時代下愛得淒苦,彼此才會相約來世。 也因此珍格格其實已尋覓了柯天仁好幾世幾百年,才有今生的情緣。但最後則是這世的玉琳國師感於輪迴與因果之苦,決心超脫,化個人小愛為眾生大愛,與眾生結緣,引眾生入佛門的連串故事。

    我當年感想是珍格格愛得好苦啊,癡心絕對,玉琳國師也不是不喜歡珍格格,只是不想再沉淪於小情小愛的苦海中,後來想到玉琳國師前世對格格前世同樣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才讓格格今生無盡的憐愛,原來這就是因果,這就是輪迴,定業不可轉,見識到業力的可怕! 《再世情緣》同時處於台劇的黃金時代,製作精緻,擁有三十年前的佛光山光景,一人分飾兩角同畫面的影像技術齊備,更以內容取勝,加上配景音樂、片頭曲萬芳清亮歌聲的〈我記得你眼裡的依戀〉與片尾曲〈猜心〉盡皆若合符節,非常貼近呼應劇情,匯聚打造出不朽經典。 而戲劇文化發展果然與經濟景氣、資本密集頗有相關,不過這部33集戲劇的本意無非是要去除紅塵煩惱、脫離顛倒夢想,竟然能在1992年台灣景氣蓬勃發展,「台灣錢淹腳目」時發行,也反應出名利富貴非但未能解去煩憂,反而動搖人心。

    《再世情緣》據說是玉琳國師真人真事改編,結合唐朝宦官干政,魚朝恩橫行朝野與清朝順治出家傳說,外搭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倖存者等人物。雖說大幅簡化了朝廷鬥爭、江湖劫掠的複雜。尤其現實中要讓窮凶極惡之人短時間皈依佛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談何容易,但故事本意終究符合匡正社會人心、增加人間道德勇氣的宗旨。 本來這部戲應是頗為沉重,帶有說教意味。劇中特別設計了一位專門插科打諢、帶點神通的僧侶師兄,但其實是負責講述佛理,寓佛理於生活之中。讓玉琳國師師兄以禪宗打機鋒加上珍格格的巧笑倩兮,令本劇得以雅俗共賞,這也是佛教引人入勝的萬千法門之一。 尤其前世唐朝柯天仁與白玉蓮的遭遇,已相當淒美感人,但一接回轉世的清朝珍格格與玉琳國師千載重逢後,才真正將故事昇華為經典,珍格格最後的結局令人震撼,我至今難忘。 故事還涉...

  2. 佛學藏經閣 >> 傳記 >> 玉琳國師傳. 作者: 佛光山 星雲大師. 出處: 星雲大師文集.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chapter.jsp. 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千金小姐。 萬金和尚. 2. 十不全的書記師. 3. 只有一個條件. 4. 洞房花燭夜. 5. 小姐,你醒得很早呀. 6. 有一個半徒弟. 7. 不可小看了他. 8. 難道不是韋馱護法. 9. 原來還是你. 10. 愛情的真義. 11. 金刀剃下娘生髮. 12. 吳師爺的刁難. 13. 誰殺死了她? 14.

  3. www.masterhsingyun.org › ArticleContentServlet玉琳國師 - 星雲大師

    玉琳國師感嘆禪門不振機鋒話頭不易遇到對手他只得改變口氣道: 『因為病了請讓我在貴寺休息幾天! 知客師聽到他有病,表示非常同情,但他又很為難的樣子說: 『你這麼年老,若有長短,本寺如何負責? 『請不必掛心,我有扇子一把,書信兩封,不但不會拖累貴寺,貴常住一定會因此中興。 知客師將信將疑,但同是出家人,不好拒絕,就方便的收留了玉琳國師。 沒有幾天,玉琳國師圓寂了! 他跏趺坐在禪床上,雖然是圓寂,但和入定一樣。 法王寺裏的大眾為客僧玉琳國師的圓寂很著急,知客師忙找玉琳國師的一把扇子,兩封遺書。 這兩封遺書一封是給正覺山玉嵐師兄的,一封是給千華庵醒群的。 醒群和玉嵐是什麼人,法王寺中沒有人知道,再把扇子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如朕親臨」四個大字,並有玉琳國師賜存的字樣,下面是順治皇帝的玉璽。

  4. 檢舉. 【清代高僧玉琳國師過三關現在向大家介紹一位清代高僧——玉琳國師的簡歷。. 國師在清朝順治十五年間世祖章皇帝召他入宮在萬善殿封他為大覺禪師」。. 後來到了庚子年春天皇帝又派遣使者敕賜玉琳國師一只寶貴的紫金缽兩頂袈裟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玉琳國師是一本以文學筆法所創作的高僧傳記文學,以清朝順治皇帝國師──玉琳通琇的一生貫穿全文,以千金小姐點出玉琳的有情觀與修行觀。 此書是星雲大師於1953 年2 月到1954 年10月在《人生》雜誌上的連載,出版為1954 年5 月20日,共計連載. 18 個月,從第一篇刊登到出版,僅花16個月的時間。 由於小說劇情生動,文筆流暢優雅,一時名噪教界文壇,使星雲大師贏得佛教界的「文藝明星」稱譽,而此著作亦成為星雲大師青年時期的重要文學代表作。 《玉琳國師》的影響力不僅止於當時的佛教界,更透過舞台劇、廣播、電影、電視,發揮對庶民文化無遠弗屆的穿透力。 從出版至今已歷六十四年,大師所撰寫的版本仍為坊間與網路上,唯一關於玉琳國師傳的小說文學。

  7. 王祥穎. 南華大學文學系助理教授. 摘要: 星雲大師所著之玉琳國師傳記,記敘清順治皇帝之國師玉琳通琇一生的行誼,特別是接受佛法諸種因緣考驗後,證得出一位出家者應有的修養歷練大師此一著作, 寫於1953 年, 初於《 人生》雜誌上連載一年六個月後, 正式於1954年出版。作為一本已經出版將近七十年的佛教小說,此一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但被搬演的魅力仍不減, 到底此一著作在文學敘事上特點為何?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改編此一故事者, 又能以什麼樣的角度來作詮釋? 因此,本文選擇以文學性的角度,詮釋大師此一著作觀點,並以2012 年尚和歌仔戲《 玉琳國師》( 撼動版) 為例,敘述小說與禪境戲劇如何改編與連結。 一、前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