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4日 · 發布時間: 2024/05/04 10:00. 最後更新: 2024/05/06 15:48. 分享:. 港股連升9日 15萬元本金、買盡10隻最強藍籌股. 最近的港股是否讓大家有一種「大師兄回來了」的感覺?. 恒指連升9個交易日,期間升幅逾2成的藍籌股多達15隻!. 真的是「我感覺到,全部都回來 ...

  2. 2023年8月29日 · 1. 現金或等價物. 儘管不少投資機構近日都大談現金的壞處,呼籲人們把資產放在現金或定期存款以外的產品,但富裕人士卻深明「現金為」的道理。 研究表明,百萬富翁平均有25%財富是現金,審慎的做法有助於他們抵消潛在的市場低迷,並為其投資組合提供安全網。 現金等價物作為高流動性的金融工具也受到青睞,例子包括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存款證、商業票據和國庫券。 2. 房地產. 對有錢人而言,多元化投資不局限於股票和債券,房地產也佔有特殊地位,而且不限於住宅物業,還包括商業地產或房託基金,它們都為有錢人提供租金收入。 3. 奢侈品. 除了傳統投資產品外,許多富豪都鍾情於藝術品、名錶、古董車等。 這些物品有龐大的潛在升值空間,而且還是身分的象徵。

  3. 2024年4月10日 ·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銀行前行長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任時有「鷹」之稱,但他近日卻釋放鴿派訊號。他指出,通脹正向央行的目標靠朧,加上美國經濟保持韌性,今年聯儲局減息3次仍是基準情況。

  4. 2020年12月18日 · 娛樂圈「暖爸」黎諾懿不時在社交網站分享與兒子的生活點滴,身為一家之主,他除了以演藝活動賺取收入外,亦有投資昐為財富增值。 黎諾懿曾因投資股票而損失近百萬元,但損手經歷未令他氣餒,讓他明白「你認知愈多,賺錢能力愈高」,更轉化成日後深入了解和認識各種投資產品的動力,實行「先求知再投資」。 從不借貸不拖卡數 重視儲錢習慣. 黎諾懿重視儲蓄習慣,或與他的成長過程有關。 黎諾懿出身於基層家庭,父親因病逝世後,母親獨力撫養3個兒子長大,曾因經濟問題而申領綜援,令他了解儲蓄的重要。 他不諱言錢非常重要,但他奉行「應使則使」原則,既不會胡亂揮霍,也不會過份節儉地生活,亦不主張先使未來錢,「(我)沒有拖欠過(信用)卡數……可能你現在問我如何借錢,我也不知如何借,我沒有借過錢。 炒股損手 反思「輸錢皆因贏錢起」

  5. 2023年4月11日 · 藍籌股. 發布時間: 2023/04/11 08:30. 最後更新: 2023/04/11 10:48. 分享: 每個月就算沒有收入,都有固定的費用需要支付,例如,水電費、供樓或租金、信用卡還款及飲食費用等,不少打工人在賺取人工之外,還會尋求更多額外收入途徑,收息股是熱門選擇之一。 然而,很多公司每個季度或每半年才支付一次利息,但這並不代表投資者不能依靠每個月收到的股息來減輕生活開支,只要正確規劃就可以實現月月有息收。 雖然疫後市況逐漸好轉,但仍面臨風險,不妨構建高息股組合作為避險選擇,以下將選出14隻高息股,它們派息遍佈一年12個月,買其中6隻即可實現月月有息收。 覆蓋全年的高息股派息表.

  6. 2022年2月25日 · 發布時間: 2022/02/25 15:10. 最後更新: 2022/03/01 10:47. 分享:. 香港人最愛返工,相信大家都不會質疑。. 被稱為「美女股神」的雅媛4年前於中大金融學系讀書,當年她參加了由7間大學合辦的中港大學生模擬投資比賽,將100萬本金投資股票,變成了2,000萬元,她 ...

  7.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