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生態需要面積(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指支持每個人生命所需的生產土地與水源面積。 是用以衡量 人類 對 地球 生態系 與 自然資源 的需求的一種分析方法。

  2. 2002年7月22日 · 生態足跡的概念很簡單,但涵蓋層面卻相當廣泛,它說明各種經濟體要產生功能所需要的能源與物質之流通,並且將其轉換成自然界在維持這些流通上相對提供的陸地/水域面積;這個同時具有分析性及教育性的技術不僅可用來評估目前人類活動的永續性,在建立共識及協助決策上也很有效。 生態足跡的重點不在強調「事情到底有多壞」,而是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麼做才能保障地球的容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 了解生態的限制可以使我們的永續性策略更有效且更有價值,在這一點,生態足跡分析得以協助我們作明智的抉擇,一個以自然為依歸的抉擇。

  3. 2011年12月9日 · 生態足跡是什麼】 生態足跡概念是以生物生產力土地面積來估算特定人口或經濟體資源消費與廢棄物的大小,此即意味著生態足跡與環境衝擊成正比,足跡越大衝擊也越大。

  4. 生態足跡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隐藏. 序言. 英文名稱含義. 參看. 參考. 生態足跡. 生態需要面积 (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指支持每個人生命所需的生產土地與水源面積。 是用以衡量 人類 對 地球 生態系 與 自然資源 的需求的一種分析方法。 此分析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與地球生態涵容能力進行比較。 由於 全球化 的緣故,一個都市所消耗的資源,未必都在當地生產,而很可能輸入自其他地方。 舉例說:香港幾乎所有天然資源都由中國大陸供應,因此香港的生態需要面积亦包括為提供香港所消耗的資源而作的投資及開發。 生態需要面积可以測出需要多少顆地球才能支應您目前的生活型態。

  5. 建立台灣長期生態足跡變化的趨勢,本計畫接續計算2012 年到2018 年的台灣生態足 跡,建置台灣生態足跡的資料庫。因此,本計畫主要的研究範圍即為計算2012 年到2018 年我國的生態足跡,並與國際生態足跡研究趨勢相互比較,同時檢討1994 年到2011 年

  6. 2002年7月29日 · 生態足跡」概念是基於以下想法:只要有任何物質或能源被消費,就必須要從一個或數個生態系中提供一些土地,這些土地負責提供與這些消費有關的資源或廢棄物分解功能。 因此,若要決定足以支持某種消費模式所需的土地面積大小,我們必須估算每一項消費類別所對應的土地使用。 因為要從準備、維持、到丟棄各個環節來評估數以千計的消費項目根本不可行,所以我們就把計算範圍限制在選擇幾個主要的分類與個別的項目上。 估算某個特定人口的生態足跡是個多面向的過程,這個方法的基本研究架構將在下面加以解說。 我們的描述雖然多與資源消費有關,但相同的邏輯也可運用在許多廢棄物生產與處理的說明上:

  7. 生態足跡(英文: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夠持續地提供資源或消納廢物的、具有 生物生產力 的地域空間(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義就是要維持一個人、地區、國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夠容納人類所排放的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面積 ...

  8. 本計畫研究發現,台灣生態足跡從 2012 年的 6.61 全球公頃,穩定下降到 2018 年的 6.46 全球公頃/人;其中,耕地足跡穩定下降、碳足跡則小幅上升,這個趨勢與世界趨勢雷同,但台灣的碳足跡佔比近 7 成,略高於世界平均佔比(6 成)。. 第三,本計畫發現 ...

  9. 什麼是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 它是環境社會影響的一個指標。. 通過這種方式,它衡量了需求對地球現有自然資源的影響,與其再生這些資源的能力有關。. 換句話說,它一般被定義為生態生產總面積,它是生產特定社區普通公民所消耗的資源所必需的。. 在這項 ...

  10. 2011年7月24日 · 生態足跡的主要概念在表明人類生活所需的所有物質或是人類所產生的廢棄物,皆需依賴土地或水域面積加以涵容。 因此,計算某地區人口所消費或處理廢棄物所需的土地或水域面積,即可換算出這些人的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的大小,也可說明人類加諸於環境的負荷壓力。 二、生態足跡的計算. 計算生態足跡時會先區分出六大類的生態性生產區:森林、牧地、可耕地、建築用地、海洋及化石能量地。 所謂化石能量地是指人類經燃燒化石能量時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植物才能吸收而轉換計算得出。 將地球上所有人所需的生態性生產區加總之後,再除以全球的總人口數,便可得到地球上每一個人生態足跡的面積。 依照上述的方式,也可算出不同國家或都市地區人民的生態足跡。 三、目前地球上生態足跡的概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