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毛囊炎,简单来说,就是毛囊周围的皮肤发生了炎症。 它可能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因为皮肤损伤、过多油脂分泌或是免疫系统问题导致。

  2. 2022年1月10日 · 头皮毛囊炎是指 仅累及头部毛囊及其周围组织 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大多数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引起,但部分也可能由 马拉色菌等真菌性毛囊炎继 发细菌感染而致。 毛囊炎出现在头皮上的时候,其表现为: 头皮的毛囊处有一些 米粒大小的红色充实性丘 ,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丘疹中心有 肉眼可见的毛发贯穿 ,顶端可见 脓点 ; 自觉有 瘙痒 和 微痛感 。 随着病情的进展,脓点破溃后结痂,严重的还伴有脓血。 一般情况下,可不留有痕迹。 但当头皮毛囊炎损害严重时或治疗不及时形成慢性毛囊炎时,可能留下 永久性的皮肤损伤 ,如局部瘢痕或小片状秃发。 导致细菌毛囊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如下: 病原菌感染是主要原因.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皮肤癣菌等,偶见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3. 毛囊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临床上绝大多数毛囊炎属于感染性的,只有少数情况下为非感染性,比如说,艾滋病早期引起的毛囊炎,可能是非感染性的。

  4. 2021年1月20日 · 症状表现. 「头皮脂溢性皮炎」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一天不洗头就能见到或干或油的头皮屑,头皮会容易出现红斑、瘙痒、丘疹、脓疱、以及脱发等情况。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又进一步衍生出更细分的命名: 干性头皮屑(也叫干性脂溢性皮炎) 炎性丘疹(也叫脂溢性毛囊炎) 脱发(也叫脂溢性脱发)。 「头皮脂溢性皮炎」就是发生在头上的脂溢性皮炎 。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丘疹鳞屑性疾病。 所有年龄都可以发生,包括新生儿。 脂溢性皮炎有两个发病率高峰: 2周龄到12月龄的婴儿,以及 20-40岁成人。 好发部位除了头皮外,面部和前胸也常见。 表现基本相同,也会表现出脱屑、红斑、丘疹,以及脓包等。 发生在头皮上的脂溢性皮炎的处理方法和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略有不同,因为多数用药需要使用洗发水剂型。

  5. 2021年11月30日 · 洗发水洗头可以去除头皮上过多的油脂,减少马拉色菌过度繁殖,进而缓解头皮屑。 去屑洗发水最常用的有效成分有四种:吡硫翁锌(ZPT)、吡啶酮乙醇胺盐(OCT)、酮康唑和二硫化硒。

  6. 2023年8月24日 · 毛囊炎是皮肤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毛囊炎的出现一般是因为细菌的感染导致的,比较容易出现在头皮位置。. 发病初期的时候一般是丘疹,慢慢就会变成脓包,会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和形象,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毛囊炎有哪些症状 ...

  7. 2023年12月24日 · 酮康唑洗剂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金标准, 1周2次之后,能有效改善头皮屑、瘙痒、红斑等症状,而且酮康唑洗剂的治疗率较高,据相关数据显示,使用4周的治疗率可达88%,后续可以每周一次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共识》里建议轻度脂溢性皮炎患者,可使用酮康唑洗剂进行治疗,推荐每周使用2次,共4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