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8日 · 皮膚癌的種類. 沈孟暵醫師表示,皮膚癌是一個總稱,裡面包含以下疾病,每一種疾病的處理狀況都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疾病的種類來決定治療的方針。 1.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最常見的皮膚癌類型,常見於臉部,通常生長緩慢,很少轉移。

  2. 2021年11月15日 · 皮膚癌可依照癌細胞的來源,分成不同種類,常見的有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 表皮光亮凸出,膚色小腫塊,中間偶有潰瘍傷口,70%至90%發生在臉部、頸部及手背等陽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這種癌症生長緩慢,大多不會轉移,但可能往皮膚下延伸,侵犯骨頭造成肢體變形,國人發生率約為50%。 鱗狀細胞癌:...

    • 默克細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和陽光曝曬、長期免疫力低下與病毒感染(Merkel cell polyomavirus)有關。
    • 血管肉瘤 (Angiosarcoma)罕見但是相當惡性,極高的死亡率,5年存活率不到2成,超過一半病患在發現時已有轉移。頭頸部是最常發生的部位。臨床上以無症狀的紅紫色斑塊表現,常誤以為是血管瘤或是局部發炎泛紅。
    • 日光性角化(Actinic keratosis) 與日光性唇炎(Actinic cheilitis)好發在陽光曝曬處的癌前病變,二成會轉變為鱗狀細胞癌。
    •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與Bowen disease(鱗狀細胞原位癌)除了紫外線曝曬外,曾有輻射暴露、燒燙傷、長期的疤痕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都是鱗狀細胞癌的危險因子。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2月19日 · 皮膚出現「這症狀」 醫師:太晚發現治療棘手、有致死風險!.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鱗狀細胞癌為亞洲第二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外觀上多半為 ...

  5. 2024年3月9日 · 皮膚癌在台灣癌症名列第8名,多數患者都在罹癌數年後才發覺,沈孟暵提供五種方法預防皮膚癌,另外,皮膚癌必須要找皮膚專科醫師做診斷,避免 ...

  6. 2014年5月16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常見皮膚癌分成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以及黑色素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約僅佔台灣皮膚癌8% ...

  7. 2015年11月13日 ·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張文震醫師則是強調,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細胞癌和非黑色素細胞癌2種類型。 其中,黑色素細胞癌好發於60多歲族群,此型別雖然僅占所有皮膚癌患者的7.8%,但因惡性高且易轉移,故患者往往僅能存活數個月,致死率相當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