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0月30日 · 碳足跡計算的原理雖然簡單,但若以人工方式計算,就需要個別查詢、核對係數,最後再逐一加總每個細項的碳足跡,過程十分費時。 所幸,現在網路上已有許多公開、免費的碳足跡計算機,只要輸入能源或原料的消耗量,就能自動套入公式,計算出總碳排量。

  3. 凡登記成為「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網路民眾並利用「產品碳足跡計算服務平台」提供之線上申請服務者,皆有義務維持並更新其所屬個人資料,並確保該資料為正確、最新以及完整。

    • 碳足跡計算方式1
    • 碳足跡計算方式2
    • 碳足跡計算方式3
    • 碳足跡計算方式4
    • 什麼是碳足跡?
    • 計算產品碳足跡流程
    • 數位化碳管理系統的好處
    • 金屬製品如何計算碳足跡
    • 參考資源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的定義為一項活動或產品從原料取得、工廠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一般大家瞭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的差異之處在於從消費者端出發,破除「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一般是指製造部分相關的排放,但產品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組裝、運輸,一直到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如今產品碳足跡也已成為各國政府及企業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工具之一,也成為一種與民眾溝通的新媒介。從溫室氣體涵蓋範圍來看,溫室氣體盤查可分為三個範疇: 1. 國家或地區的能源燃燒排放統計。 2. 針對企業或組織自身與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3. 針對個別產品生命週期...

    計算產品碳足跡牽涉的範圍非常廣泛,許多企業初步計算碳排放量時多僅侷限於產品製程的碳排放量。但近幾年,推動碳排放量盤查已有多年經驗的國外企業也逐漸體認,碳減量責任不應僅侷限在自家範圍,況且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大碳排放量,也不一定是製程階段,例如高耗電或耗油產品,往往是在被使用階段時的碳排放量最大。因此,企業已開始思考計算碳足跡時納入供應端與產品輸出端,一起推動碳減量。東捷資訊碳捷流涵蓋組織溫盤、設備/製程能耗、CBAM申報等國際碳盤查規範,可快速生成報表,解決企業碳焦慮。 近年來「碳足跡」的名詞不斷出現,但所探討的內容僅限於計算碳的排放量,事實上,足跡顧名思義就是行走歷程中所遺留下的痕跡。就產品而言,在計算碳足跡時應包括:原料開採時期、產品製造時期、運送銷售時期、使用時期、及丟棄後處置與回收時期等...

    數位化碳管理工具,加速企業碳盤查能力 透過資訊系統進行碳管理,除了可以享有數位化帶來的好處,進行數據整合和監測,包含相關數據準確性和透明度,以確保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可信且可靠,有助於企業進行準確的報告和揭露,提升資訊透明度並獲得利害關係人的信任,並可透過系統介接串聯整合相關資訊系統,自動計算碳排放數字、集中化管理等好處,更可以透過系統進行目標設定和追蹤、分析預測、KPI計畫以及提供即時監控和報告工具,讓企業能夠了解隨時間變化的碳排放趨勢,及時調整策略和行動計劃。例如:減碳機會點、製程優化降低碳排,優化動態淨零碳排的決策路線。 1. 數據準確性和透明性 2. 數據整合和監測 3. 節能減排目標設定、追蹤 4. 減排管理、預測和規劃

    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支持、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發行的國內第一本針對金屬製品業所編撰的「金屬製品產業碳盤查指引」已於2023年10月份正式出爐。指引內容從全球碳盤查趨勢、碳盤查關鍵政策、企業碳盤查前置準備及聚焦CBAM談碳盤查實務做法等四大構面來探討與指導,包括扣件、水五金、模具及手工具等金屬相關產業,透過手把手步驟引導,以利相關從業人員準備自家輸往歐盟地區的產品碳含量資訊。 相關《金屬製品產業碳盤查指引-基於國際碳關稅要求》電子書免費提供下載 ►◆ 立即了解 碳管理系統功能與導入效益 ◆◀

  4. 碳足跡評估的決定最好依據自然科學;第二順位為依據其他科學 與國際慣例;最後順位為依據價值選擇。 (f) 相關性 ( Relevance):選擇適合產品溫室氣體排放評估的溫室氣

  5. 碳足跡計算是測量和報告建築、土地、結構或零售位置對環境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的標準方式。. 公司、建築、土地、結構或零售位置的碳足跡以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的噸數來測量。. 碳足跡計算機功能將計算基於三個環境範圍,包括下列元件:. 現場能源生產及其他 ...

  6. 計算方法. 計算你的“碳足跡” 理念. 公眾日常消費——二氧化碳排放——碳補償. 轉變生活方式,放棄各種“高碳”生活,倡導“ 低碳 ”的生活。 基本公式. 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電度數×0.785×可再生能源電力修正係數; 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數×0.785; 乘坐飛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內=公里數×0.275×該飛機的單位客艙人均碳排放; 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數-200); 長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數×0.139。 換算後需補償樹的數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