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9日 · 兼具精緻料理與用餐體驗4 間台菜餐廳連續數年獲米其林指南推薦 2018 講究料理的米其林指南首次收錄台灣餐廳我們參考榜單整理出 4 家精緻台菜餐廳不只口味有台灣特色環境更能滿足外國人。 1. 山海樓

  2. 2021年8月25日 ·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米其林指南新增在永續發展上表現良好的餐廳頒發米其林綠星獎」,以及鼓勵外場人員的米其林指南服務大獎」;另外2022年起台南高雄也將納入評鑑範圍將有更多餐廳角逐競爭

  3. 2023年8月31日 · 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3今日公布星級餐廳名單今年有 50 間餐廳成功摘星君品酒店的頤宮中餐廳連續 6 年拿下最高榮譽三星台中新加坡餐廳 JL Studio態芮Taïrroir),雙雙從二星晉升三星也是台灣米其林從 2018 年以來第一次有頤宮以外的餐廳

  4. 2022年8月23日 · 米其林指南 2022 必比登推介名單出爐首度納入評選的臺南共有 27 個店家獲得肯定,是擁有最多新入選推介的城市,體現了美食之都的堅強「食」力。

    • 連 4 年奪下米其林 3 星!頤宮 有何祕訣?和別人哪裡不同?
    • 頤宮招牌菜先知鴨的背後:一隻完美的鴨,從「養鴨」就要開始顧
    • 「做菜,簡單的最難」曾向添好運取經、發展屬於自己的堅持
    • 做廚師的意義:只在乎肚皮裡的事,用心做到連張忠謀也稱讚
    • 要做,就做到最好!陳偉強:持續進步,比拿到米其林重要
    • 必點推薦| 頤宮 招牌菜:食材、做法介紹
    • 快問快答| 頤宮 行政主廚陳偉強、陳泰榮

    蟬聯 4 年拿下 3 星榮耀,頤宮兩位行政主廚都說是團隊的功勞,將自己評價得很平淡,「用心就好」陳偉強說;陳泰榮則表示,「做我的本分」,當初雲品總經理暨君品總經理丁原偉面試他時,曾問他「有沒有想過摘星」,他也是這樣答。 但為了「本分」兩個字,兩人沒少下功夫。陳泰榮曾專程到上海學做叉燒,「我以為我會做,但真的只是『我以為』。」進頤宮前,他就是切好肉、洗淨、做醬料,把肉拿去醃後再烤,「叉燒嘛!從小就吃,也做過不下千百次了。」曾任台北香格里拉遠東大飯店香宮的行政主廚、有 50 年廚師經驗的葉志光,推薦他去上海喜粵 8 號餐廳觀摩,因為那裡的叉燒最有名。 去了後陳泰榮發現,它們選用肉質鬆軟適中、豬肩上的兩條「梅肉」製作叉燒,且醃浸肉時還會用手搓,讓醬汁完全浸到肉裡。如今客人在頤宮必點的叉燒皇,就是他...

    嘴上說浪費的陳偉強,在食材的追求上,其實更龜毛。頤宮的招牌菜先知鴨,是他特地去宜蘭找鴨農幫忙養,「我求人家求了一年」陳偉強說。 一般鴨農是把鴨養大後論斤賣,但陳偉強要的是 28 天的「幼鴨」,因為還沒完全成長、骨頭比較軟。先知鴨光事前醃製、風乾,就各要 6、7 個小時,半天就過去了,然後再用 100 多度的火,慢慢烤約 35 分鐘,才能做到外脆裡嫩,吃起來不柴。 「粵菜裡有 4 大金剛,雞、鴨、乳豬、叉燒,這幾樣不難,兩個月就能學會,但要做得好,30 年都不一定做得到。」陳偉強說,每一隻鴨不一樣,切出來的肉也不同,師傅要會看火,知道什麼時候用強火,什麼時候慢火,才能烤出好的燒鴨。

    「粵菜金剛」烤鴨、叉燒,這麼複雜,那最基本的點心「蘿蔔糕」呢?陳偉強曾向添好運創辦人麥桂培取經,「凌晨 3 點我去看他怎麼做,才發現他的蘿蔔糕一滴水都沒有放。」一般的做法,是把蘿蔔切絲後川燙,麥桂培則是把蘿蔔絲乾蒸,拿蒸出來的水與在來米粉拌攪。 此外,陳偉強也有一套自己的堅持,像是削蘿蔔絲時,只要有莖的他都不要;為了好吃的蘿蔔,甚至跑遍苗栗、嘉義。 陳偉強曾在香港美心集團的粵菜餐廳翠園做過,負責炒干貝、蝦球,他發現很多廚房是讓資淺的尾鑊炒菜、飯、麵,但翠園剛好相反,由二鑊處理。好奇一問,主廚跟他說,給你新鮮的蝦球,怎麼炒怎麼好吃,但如果是炒青菜,炒不好馬上就吃出來了。 後來當了老大,陳偉強才明白,「看起來很簡單的菜,要做得好吃非常困難」。這個精神也體現在 頤宮的料理上,「我們的炒飯,要炒到好...

    「做廚師是一個良心事業。」陳偉強說,以前遇過做韭菜餃的後廚,貪圖方便想用色素,他則用韭菜榨成汁去揉,「這都是功夫,付出功夫就是麻煩,但對人體才是好的。」 陳偉強認為,現代人很常不在意自己吃進什麼,今天吃的可能隔天就忘了,也因為這樣,很多好的傳統慢慢流失,因為人們已經忘記這些菜的精神。比如蝦餃,不是把蝦包進麵皮就叫蝦餃,要把蝦的味道逼出來,有些餐廳把蝦切丁料理,一咬下去蝦就散了,根本喪失了原本的精神。 就像大老闆一樣,陳偉強每個月都聽到很多人跟他「報數字」,這個月賺多少、營易額多少,他聽到卻沒任何感覺,因為這些是肚皮外的東西,但如果用心炒一道菜,客人吃進肚裡,會記得廚師做了什麼,下次還想吃,他認為這才是做菜、做廚師真正的意義。像張忠謀的壽宴都是他負責,聽到張忠謀說:「阿強阿!你這個麵很好吃!」...

    陳泰榮說,做人、做事、做菜都一樣,不能馬虎,要嘛不做,一做就要做到最好。還沒出師前,他從師傅身上學到的就是這件事,遇到不懂的就問,用心做,人家都很願意教你。 14 歲時,陳泰榮就跟在澳門葡京酒店的主廚舅舅旁,舅舅來台灣他也跟著來,一路從基層做到現在。陳泰榮覺得自己很幸運,或許是因為舅舅的關係,加上自己學得快,在餐廳裡挨的罵少,有問題請教,大家都也不藏私教他。 陳偉強則是另一番景況,12 歲就當學徒,沒少挨罵挨打,「如果沒做到要求,常常一個鍋鏟就來」,二廚、三廚也不會教人,做不好就換人做,做錯了就當面把菜倒掉,「以前我當小弟,二廚、三廚會直接說『阿強!你把火關掉,不准炒。』當時我兩行淚就出來了,心想我做錯什麼,為什麼不准我炒菜。」所以陳偉強一路走來都是邊做、邊看、邊偷師。 如今,陳偉強叫人把火...

    1. 先知鴨

    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命名的「先知鴨」,是君品酒店 頤宮中餐廳的超人氣料理。採用 28 天的幼鴨,加入多種中藥材醃漬達兩天,風乾完成後放進傳統港式掛爐中燒烤約 40 分鐘,上桌前再淋上熱油保持外皮酥脆,入口時鴨皮與鴨肉溶化在口中,整隻鴨軟嫩到連骨頭都能一起下肚。

    2. 頤宮叉燒皇

    特別挑選豬的「梅頭肉」部位做叉燒肉。先使用主廚特製叉燒醬醃製約 45 分鐘,接著爐烤約 30 分鐘,最後淋上麥芽糖。叉燒肉質細緻,且因麥芽糖呈現晶亮光澤,入口滑順、鹹中帶甜,是 頤宮燒臘中的經典。

    3. 古法沙母糯米飯

    頤宮選用約 1 公斤的沙母,肉質口感最佳且有蟹香味,將沙母過油鎖住肉汁,爆香紅蔥、薑後,放入雞高湯、醬油、蠔油、糖、胡椒粉,把沙母炒熟,再將蒸至半熟的尖糯米放入,加入雞高湯小火煮 3~5 分鐘收乾,起鍋後以珠蔥點綴。

    Q. 如果人生能重來,還會選擇當廚師嗎?

    陳偉強:會,百分之一千會。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國小六年級後就沒讀書了,剛開始在餐廳打工覺得很辛苦,幾個月就不做了,陸續做過很多學徒工作,有一次在船塢拉鐵鍊,聞到太多沼氣頭暈,想想還是比較喜歡做菜,就跑回去做。唯一的後悔就是書讀得不夠多,英文不好,沒辦法到國際舞台學更多。 陳泰榮:如果說時間能倒流的話,我可能會去做警察、做司法部門。小時候不愛讀書,我媽就叫我跟舅舅學一門技術,但如果可以選,能做公家機關多好、可以領終生俸,政府工作福利好、假期多,還會補貼旅遊,做個 25、30 年就能退休。

    Q. 吃過令你難忘的菜?

    陳偉強:現在都不太說人家做的菜,以前我大而化之什麼都講,被人家講「你是 3 星,說什麼都可以。」現在我有時間吃去外面吃菜,好不好放在心裡就好。 陳泰榮:我媽媽才是 3 星廚師,我不是。她每年過年都會做一種點心叫「蛋散」,一種油炸的甜點,我怎麼學都做不出那個味道。我也很喜歡吃她做的粽子,鹼水粽,在台灣也無法做,有些食材無法進來台灣。

    Q. 連續拿下 3 年米其林 3 星,現在會壓力更大嗎?

    陳偉強:本來沒有去想摘星,但第一年丁總跟我說不要看太重,放開心情面對,我反而更想拿星。第二年我就開始叮嚀,這些味道、每天的動作都要一樣。當然還是會有壓力,因為你要對公司負責,如果掉星會被人家笑。 陳泰榮:第一年還好,第二年壓力就來了,但我還是覺得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全部都到位,做好本分,平常心就好。

  5. 2021年8月11日 · 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 2021》必比登推介名單出爐! 台北 58 間、台中 33 間上榜,你吃過幾家了? 2021米其林必比登出爐台北台中91間高CP值店家上榜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名單金賞軒磐石坊隱食家巷子龍羅家古早味.

  6. 2018年3月14日 · 分享. 收藏. 首屆台北米其林指南2018》(Michelin Guide Taipei 2018今登場全台共 110 間餐廳入選囊括33種料理風格, 20 間獲得星級評價。 其中,君品酒店的頤宮中餐廳成為唯一摘下最高榮譽的三星評鑑餐廳,二星有 2 間、一星則有 17 間。 此份指南預計發行中英文版本共 10 萬本。 此次評選中,獲得一星評鑑的餐廳有燒肉專門店大腕、教父牛排、金蓬萊遵古台菜、謙安和、吉兆割烹壽司、侯布雄、法式餐廳 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餐酒館 Longtail、明福台菜海產、歐式餐廳 MUME、RAW、鮨野村、鰭隆、TaÏrroir、大三元酒樓、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的天香樓、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的餐廳雅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