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5日 · 因此,為了提供更先進的空氣品質預報,致力掌握國內 PM 2.5 及 O 3 等空氣污染物濃度變化情形的「高解析度空氣品質診斷與預報模式發展計畫」,是空品專題中心相當關鍵的研究計畫之一,此計畫是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中「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 ...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1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2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3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4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5
  2. 2020年6月30日 · 了解每日 PM2.5 濃度,能在生活中保護自己減少空污威脅。. 在過去,臺灣空氣微型感測器尚未普及,想要知道當下空氣品質,必須仰賴全臺 76 個國家監測站(2017 年新增至 77 台)。. 然而,生活中處處存在汽機車、香爐、工廠等無數小型污染源,影響每時每地的 ...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1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2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3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4
  3. 社群大數據分析,有機會找出潛藏的情緒,也找出網路霸凌的暗語。 有助偵測網路發文者的心理狀態,或協助醫師理解病人無法清楚陳述的情緒。 基礎農業科學研究,作為臺灣農業的後盾 ─ 專訪施明哲

  4. 2017年7月13日 · 為什麼要用電腦模擬地震? 臺灣數值地震模型 (TNEM) 由中研院地球所李憲忠副研究員開發,可以精確且快速分析出地震發生的過程,了解歷史地震、現今地震及未來的情境地震,為防災帶來重要的貢獻。 中研院地球所李憲忠副研究員,利用超級電腦研究臺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地震。 攝影│張語辰. 美濃地震,為何臺南災情最嚴重?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集集大地震在臺灣人睡夢中突襲而來,許多人至今仍心有餘悸。 那時,李憲忠正好在博士班第一年,踏入地震學研究不久就受到巨大的震撼。 他體認到,臺灣需要更多地震研究的人力,假使當初把車籠埔斷層研究更透徹,也許災情就不會那麼慘重。 2016 年 2 月 6 日凌晨,又是一場發生在眾人熟睡時的地震,並在台南造成嚴重傷亡。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1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2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3
    • 網路溫度計總監劉彥澧4
  5. 區域豪雨和旱災的科學成因──專訪紹臣. 隨著全球溫度的增加,區域大雨越來越大、小雨越來越小… 每天看到的雲,藏著什麼大學問? 一朵雲,其實不是真的「一樣東西」,只是彼此關係很淺的一團水珠的集合… 冬天打雷為什麼是不祥之兆? 氣象學家有解釋. 冬天打雷→氣候寒冷→民不聊生→發生動亂? 從天氣預報看發電──郭志禹的「風中奇緣」

  6. 2018年2月27日 · 利用資料探勘技術分析電信公司所統計的行動裝置網路訊號,建立更為準確的人口調查方法、人群流動的演算法模型,以此了解人群的流動趨勢,來探索動態人口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關係。 為了確保個資隱私,研究運用的行動裝置網路訊號,並非追蹤每個人手機的定位,而是加總在不同時段、不同區域中的行動上網門號數。 在空間解析度上,研究團隊鎖定了「台北市」與「新北市」為研究範圍,以每 250 公尺 x 250 公尺作為一個網格。 時間解析度上,則是以每 10 分鐘作為區間。 如果某一個手機門號的網路訊號,在同一網格中停留超過 10 分鐘則列入一次計數,這樣子的計數意義是將這個手機門號的使用者,視為停留在這個網格中、或是正在步行經過,而並非在交通通勤的路上匆匆擦身而過。

  7. 2020年10月25日 · 它是個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簡稱CNN),具有許多網路層,每一層負責抽取某些圖像特徵。 一個輸入的影像通過層層層層層層……分析,最後找出最可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