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3月7日 · 子宮肌腺症三大典型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張伊說,子宮肌腺瘤最常見的是「沒症狀」,其次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症狀: 1. 經血量特大: 正常經血量每次周期約35~40cc,若超過這個量,比如白天2小時就需更換衛生棉,甚至要用夜用型,還有出現血塊,應就醫檢查。 另要留意有無出血太多而造成休克,像是頭暈、臉色及唇色蒼白,還有會喘,連躺著不動也喘,都屬異常。 2. 經痛時間長: 患有子宮肌腺症的女性,常會有嚴重經痛,愈靠近停經愈明顯,疼痛可能長達5、6天,甚至月經還沒來前就開始,與年輕女性通常生理期第1、2天吃止痛藥可緩解有所不同。 3. 不孕機率增: 子宮肌腺症有可能影響導致懷孕成功機率,肌腺症會讓胚胎著床不易。

    • 還是

      經痛對於女性而言像是家常便飯,每個月某幾天都必須要止痛 ...

  3. 劉奕吟醫師解釋,由子宮內膜異位衍生的子宮肌腺瘤,主要因經血淤積肌肉層內,而導致子宮壁體積逐漸變增大,形成瘤狀而得名;而子宮肌瘤則是因子宮肌肉層內的細胞發生突變,而慢慢生長的一種良性肌肉瘤,雖然致癌程度較低,但建議仍需定期追蹤

  4. 2024年4月30日 · 子宮肌瘤可能會有下面症狀:腹圍增加、下腹觸碰到腫塊(躺下來時尤其明顯)、月經來大量出血、經痛、性交疼痛,和壓迫症狀,如頻尿或便祕等等。 但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子宮肌瘤好發在育齡婦女,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有可能會逐漸長大,例如懷孕的時候,有些媽媽的子宮肌瘤會跟著長大,造成孕期局部腹痛,胎位不正。 有的肌瘤甚至會擋住產道,導致最終必須剖腹生產。...

  5. 2024年1月11日 · 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腺肌症(Adenomyosis),根據形式不同又可稱為子宮肌腺瘤(子宮腺肌瘤),屬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其中一種病症,好發於 40-50 歲女性,較少出現在年輕女性身上。

  6. 2022年3月20日 · 子宮肌腺瘤最常見的是沒症狀,但可能會有經血量特大、經痛時間長和不孕機率增等症狀。 正常經血量每次周期約35~40cc,若超過這個量,比如白天2小時就需更換衛生棉,甚至要用夜用型,還有出現血塊,應就醫檢查。

  7. 若病情較為嚴重,例如肌瘤大小超過5公分,或有肌瘤扭轉肌瘤壓迫到膀胱或腸道等情形,醫師就會依據病患是否要生育,來決定僅切除肌瘤或一併切除子宮。

  8. 2024年5月14日 · 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主要有三大症狀,第一是月經量太大第二是經痛且可能一年一年痛。 第三是不孕。 其他症狀還包括經期過長、非經期出血、性交疼痛等等。 子宮肌腺症患者可能在月經前就發生疼痛,一直持續到經期之後,有些病人一個月可能疼痛長達15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子宮肌腺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她39歲治好還懷孕? 鄭丞傑醫師表示,目前子宮肌腺症的惟一根治方法為子宮切除手術,至少要切掉子宮體,可以保留子宮頸,俗稱為「子宮半切」。 局部切除肌腺症手術近年來已較少使用,原因是大部分的子宮肌腺症是瀰漫型的,切除一部分是切不乾淨的。 其他治療方式包括: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的針劑治療、子宮內投藥系統、口服藥治療,以及無創海芙刀治療手術等方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