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苗栗縣政府消防局於Facebook發文指出這起事件非單一案例實務上有很多自組團團員被丟包的狀況: 「自己做好登山計畫,下載好離線地圖,準備好裝備器具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2. 2023年10月11日 · 而補休假常遙遙無期? 對此,消防員開始有法律與政治行動:申訴,再延伸進入法院請求權利貫徹;遊行示威,向社會公眾展現訴求。 值得注意的軌跡是:消防員眼中的秋後算帳,開始浮現。 2013年4月6日,消促會在台北市發動「 消防員搶救心肝大遊行 」,有超過500位消防員參加,提出「消防人力足、人民更幸福」口號,更要求「評比要協商」。 時任消促會祕書長的鄭雅菱 為文直指 : 「消防體系強調由上級長官對基層的單向威權指令,正是為什麼氾濫的評比會造成基層苦不堪言的原因⋯⋯我們提出基層應有介入評比制度的空間,從事救災第一線工作的人士才是最懂得應該怎麼做最好的人。 在權威式傳統官僚體系中,2013年首見消防員組織工會訴求.

  3. 其中2011年的 張博崴案 是使山難救助與管理體制問題浮上檯面的代表性案件家屬狀告南投縣政府消防局搜救不力提起國賠訴訟南投縣政府則針對該案 表示 將研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嚴懲違規登山活動避免山難發生。 縣市各行其政的管理自治條例,實則走回封山回頭路? 三叉向陽嘉明湖,在2021年熱門入山申請山域排行第五。 圖為嘉明湖步道。 (資料照片/謝佩穎) 2016年,台中市政府開出第一槍,率先通過 「台中市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 ,於法案總說明處明定轄區內山域事故「耗費大量救災人力,浪費國家搜救資源」,因此「為防範未然,避免搜救人員疲於奔命,浪費國家搜救資源」,遂有訂定自治條例之必要。

  4. 2021年10月21日 · 熟悉公共安全稽查的台灣公安學會理事長劉進明指出,「建築物公安檢查申報消防設備屬二件事兩者的法令依據、 主管機關、檢查項目等均不相同,前者屬建築主管機關、後者屬消防主管機關,公安檢查項目往往是發生火警時保命關鍵設備,包括 「逃生避難設施」與「安全設備」等16項 。 綜觀這兩起火警的大樓,皆因老舊閒置的商場與該建築物低於16樓,依法不用「公安檢查申報」,成為最大的漏洞;但逃生設施與整體建築物是連動的,無情的大火一燒,濃煙亂竄,整體的防火區劃、逃生通道便是關鍵,影響其他樓層裡的民眾是否可以順利逃生。 公安漏洞:空間閒置不使用,就免申報免檢查. 彰化喬友大樓4月發生火警,樓下閒置商場起火,火煙向上竄燒造成樓上防疫旅館的住客傷亡。 (攝影/林彥廷)

    • 化學資訊應透明
    • 加強社區防災演練
    • 善用室內定位技術救災
    • 強化災害風險溝通
    • 成立防災專責政府部門

    敬鵬工業公司生產印刷電路版(PCB)的過程,通常需要用到雙氧水以及鹽酸等毒性化學藥劑,另外媒體也報導儲存大量(2,000公升)柴油,這對於深入廠房中搶救的消防救災人員是很大的威脅。這次事件不幸有5位消防人員罹難殉職,另外還有6位消防人員遭不明液體潑傷。 環保署為落實執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已規定,各工廠運作場所(輸入、生產、運送、儲存、輸出⋯⋯)及設施,必須提報實際化學物質種類、位置甚至數量予環保署以及地方消防單位。因為緊急狀況發生時,運作場所中的毒化物材料必須採用適用的滅火劑,以及規畫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特殊滅火程序、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由於毒化物材料眾多,很多材料是消防人員在教育訓練過程都沒有接受教導過的。 消防法規第10條規定,「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之製造、儲存或處...

    毒化物的火災常帶來強酸強鹼、空汙(有毒氣體)與水汙的問題,民眾若未能充分的提前被告知,甚至鄰近學校與居家環境沒有任何防毒面具以及空調措施,恐怕毒化物擴散會造成更多人受害。 中央政府環保署、經濟部工業區與地方政府,應該加強全面稽查與盤點各工廠的毒化物現況,畫出影響範圍的保全對象,擬訂緊急應變計畫,更要由企業與地方民眾一同防災演練,由政府督導;並且要求企業制訂適當的風險管理,提出減緩與復原的具體策略,其中納入產物保險對於居民之賠償也屬必要。

    為保障第一線救火消防人員的安全,政府必須提供充分的安全設備與火場平配圖資訊,讓他們安全的進入火場救災。火場救災環境十分險惡,消防人員視線範圍所見有限,甚至一片漆黑。 目前資通訊(ICT)與空間資訊技術結合已發展出消防救災現場的室內定位技術,消防人員位置可以精準定位誤差在30cm以內,其位置可套疊於工廠的數位化平面配置圖上,若圖上有標記危險毒化物位置,可以引導消防人員避免受災;指揮官可以透過視覺化的地圖,正確引導深入火場的消防人員快速至求救人員位置。 另外,據媒體報導,消防人員深入火場原來是為了救助兩名敬鵬工業公司的員工,後來發現員工並未在失火之現場內。以公司危機管理機制而言,其實可嘗試透過手機定位,以及企業安裝災害緊急回報機制的系統,避免不必要的救援風險。目前日本許多企業為避免大規模災害後,...

    工業區鄰近居住環境,更應該重視各工廠的毒化物風險辨識、風險分析與風險處理,透過各項社區活動進行風險溝通,提出各項風險控制手段,讓居住環境的風險利害關係人(企業、民眾、政府)都瞭解必須共同承擔的風險,以及事故發生後所會付出的損失與代價。 若風險損失很小,則可以讓民眾放心即可,但若有一定損失則必須要思考到風險轉移(如:產物保險),積極讓風險降低(防災設備強化、風險意識提升),倘若代價與損失太高無法承擔,則必須要遷移工廠。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定會有風險,故其必須提出風險管理與緊急應變計畫,有效控制風險,而其生產過程的各項風險,必須受到政府督導,民眾也有知道風險的權利,才能建立風險意識。 環保與工業主管部門之外,這次大火也燒出勞動部門的責任:按理,勞動部門應檢查作業環境安全。在整起意外中,看得出環保...

    類似的公共安全事件不論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其權責單位十分複雜,我國政府組織中必須要有一單位,完整負責災前與災後的各項風險管理的規劃與推動,建議可參考日本、美國與中國的相關防災部會現況。以日本為例,中央內閣府設立危機管理總監,地方各縣市亦有危機管理部,分別負責各項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關的跨部會危機管理協調(除了國防之外),包括天災與人為恐怖攻擊等災害風險管理事宜。 美國則有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是美國聯邦政府行政部門的防災減災機構,負責緩解自然災害的影響,推動各項防災教育工作以及災害風險管理與緊急應變措施。而中國近年面對公共安全事件,深知跨部門協調的重要,已於今年3月設立應急管理部,是國務院的災害管理部門,負責整合水災、旱災、地震、森林、消防與各項人為災害的應急救援之協調事宜,不再仰賴國家安全生產...

  5. 2017年7月29日 · 編按. 〈孤身的火場他辦了第一場消防員遊行之後報導者於2016年7月刊登的報導。. 此文報導原高雄市消防局消防員徐國堯被免職的過程以及其中程序的不合理之處。. 黃俊綾為徐國堯免職時的直屬主管關於徐國堯被免職一事他有不同的 ...

  6. 消防局的119救護車是防疫前線的一環卻和醫療機構分屬不同主管機關致物資分配出現落差。. (攝影/楊子磊). 119和救護車救護員等消防體系沒有在第一時間完整納入武漢肺炎防疫團隊恐成為台灣沒被看見的危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