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發生在2014年的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屆滿10年,這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震撼全台,其影響橫跨政治局勢、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太陽花世代紛紛進入台灣社會各領域,成為台灣重要新生力量。 10年過去,台灣已完成3場總統和立委大選,彼時的大學生也邁入而立之年。 而當318運動逐漸成為下一世代眼中的歷史名詞,甚至僅是高中教科書的一小章節,它還有哪些訴求與內涵值得被反覆提起? 2014年3月18日晚上9點,200餘名反對立法院通過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簡稱《服貿協議》)的群眾從多個方向試圖翻越立法院圍牆,並在約9點30分成功占領立法院議場,宣布開始「非暴力抗爭」,將靜坐至立院停止審議《服貿協議》。 這一坐,便是24天。

  2. 2024年3月14日 · 當年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了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組織、異議性社團運作都陷入了相對低潮。 儘管如此,當前年輕人仍然關心與個人權益較為相關的公共議題,只是對他們更有影響力的已是影音內容、YT網紅,而不是學運領袖。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318運動的參與者,有人走入政壇至今仍受到社會矚目,有人卻在過去10年深陷於這場運動衍生的官司之中。

  3. 2023年6月27日 · 《報導者》在第一時間整理出性騷擾重要的關鍵十問,理解性騷到性侵的光譜與救濟方式。 我們也檢視這波運動爆發的政黨源頭,三大政黨是否建立了規範與流程? 關於在過去20年陸續上路的《性別教育平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等性平三法,我們爬梳最新數據發現,性騷加害人平均罰鍰僅新台幣1.8萬元;而一年約有20萬人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但走申訴的人數只有兩成? 為何法律如此「難用」,癥結點在法還是在人? 「大局為重」、「息事寧人」的文化不只在社會,也發生在校園。

  4. 2016年10月12日 · 9月20日高等法院傳喚多次到看守所對龔重安進行心理輔導的兩位證人出庭,提及被告從國小開始便懷疑同學的母親要害他,出社會後更覺得所有人都在監控他,累積到臨界點,只能以自殺或殺人解決,沒有自殺成功,便選擇殺人。 雖然覺得被害者很無辜、倒霉,但被害者之所以被害,因屬於「社會」的一份子,所以對他下手合理,沒有想要道歉,和王景玉案一樣,是必然發生的。 他對判刑沒有任何意見,死刑或無期徒刑都能接受。 「我問龔重安進來感覺怎麼樣? 他說現在平靜多了,吃好睡好,比在外面還要有安全感。

  5. 2020年5月23日 · 2019年台北美術獎首獎《父親的錄影帶》以同志議題和父子之間的私密交流為題,帶觀眾重新思考家庭裡的同志關係。 (攝影/余志偉) 我從大學時期開始參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義工,熱線從成立初期就開始服務同志的父母親,當這些父母發現孩子是同志時,往往情緒強烈卻又孤立無援,熱線成為他們少數的資源之一。 但當父母來到熱線舉辦的支持團體時,卻又可能將對於孩子的不解與憤怒投射到同樣是同志的義工身上。 「為什麼要做這種變態的事? 」 「你有沒有為你的父母想想看? 」 「是不是要追流行、連孝道都不管了? 我聽過最離奇的論點是:「我兒子很愛去健身房,一定是健身房的冷氣裡頭被偷放進了什麼東西,才會讓我兒子吸到毒氣變成同性戀。 這些令人啼笑皆非、卻又極度緊繃的對話,重複在父母團體中出現。

  6. 在疫情首先爆發的美國,愛滋社運奠基於1970年代在性解放與同性戀去病化等戰線取得重大成就的同志運動,在去汙名化、安全性行為、乾淨針頭計畫、藥物研究開發等議題上多有突破。 在南非、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更有許多爭取抗反轉錄病毒藥物可近性的成功事例。 這些運動中的人物(如曾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運動者阿赫馬 [Zackie Achmat])、組織(如英國的 )、符碼(如粉紅三角形),都成為當今社會中重要的行動者以及政治文化象徵。 運動者出身的史塔伯(Sean Strub)的自傳 、記者法蘭斯(David France)的 、以及作家舒曼(Sarah Schulmann)今年剛出版的 ,都提供了珍貴而深刻的文字記載。

  7. 37歲的程偉豪,電影資歷已將近10年,是新生代導演裡「大學長」,已開始發掘新人、培養團隊。 2019年間,他與共同編劇金百倫一面創作《緝魂》、一面尋找新導演,加入未來創作計畫。 以 〈浪子回頭〉 、 〈浪流連〉 、 〈這款自作多情〉 等系列MV聞名的殷振豪就這樣被他相中。 程偉豪欣賞殷振豪敘事準確,又探索出浪漫愛情的影像風格,邀請他加入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的翻拍計畫中 ── 程偉豪監製、殷振豪導演,改編得台味十足、目前仍居台灣年度票房冠軍的《當男人戀愛時》,於焉誕生。 同為千禧世代的創作者,談到創作養分,在影迷流連的藝術院線之外,他們坦言都深受好萊塢、香港電影影響;因為對彼此作品欣賞,合作過程更迸發創造能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