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7日 · 謝長廷表示終止收養關係是要當事人同意才行之所以兩人都同意終止收養關係是因為都有考慮到對方他說有人用投資的觀點來談此事他覺得很辛酸因為一個小孩子要養他30幾年要日夜陪伴他太太游芳枝從兒子謝維洲小時候開始帶擔心兒子感冒受傷這不能說是基於投資的觀點。...

  2. 2023年6月7日 ·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啟程訪問日本並在今7日傍晚率團拜會我駐日代表謝長廷雙方一見面就握手合照互動氣氛良好謝長廷也發表約7 ...

  3. 2018年4月20日 · 謝長廷說,「這次姚文智宣布如被提名參選市長而選成第三名他要退出政治』,顕然他知道我過去爭議所以講的更澈底更明確他的決心和意志應是不容置疑的為不想他受我的爭議影響今天特別就過去10年從未辯解的事情在此稍做説明。...

  4. 2023年3月24日 · 有4名大法官將在今年9月任期屆滿總統蔡英文成立提名審薦小組接受各界推薦而如今新文化基金會將推薦創辦人駐日大使謝長廷出任大法官引發熱議對此謝長廷24日表示他已經和朋友說不要推薦他但不表示自己沒有擔任大法官的資格。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謝長廷24日下午出.

    • 蔡英文報廢所有獨立機關,加碼引駡大法官
    • 四十二年政黨攻防經驗,難謂「聲譽卓著」
    • 該說「不」時要說「不」,「隨緣」討駡何苦來哉

    賴清德請辭審荐小組召集人,因為他既是民進黨主席,還是民進黨下一屆總統初選唯一登記且必然當選的候選人;此前蔡英文提名司法、監察兩院人事時,她都是民進黨主席,由副總統主持審荐小組是維持「形式客觀」,彰顯總統被動接受各方推薦,而非主觀介入人選;不論賴清德辭不辭審荐小組,未來蔡英文提名的四位大法官,無可避免的可能落入「英系法官」或「綠營法官」的窘境,這不能怪外界妄議,這是本屆大法官解釋憲法(判決違憲與否)均循「政治正確」的結果,蔡英文繼續提名補齊缺額,就改變大法官會議結構而言,很難樂觀,賴清德不必幫蔡英文背這個鍋。 其次,游錫堃任滿退休,不擬續留立法院,這是幫賴清德空出位子,讓他在政治資源分配上,多一分籌碼,妥當不妥當?見仁見智,畢竟蔡英文、民進黨會讓從未擔任過立法委員的游錫堃,進入立法院就當選院長...

    新文化基金會推薦理由是:謝長廷駐日期間幫台灣爭取到大使館回歸國產、疫情爆發期間爭取到AZ疫苗、其專業在法哲學具人文素養、且曾擔任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曾任行政院長,在民主運動過程中的貢獻,適任大法官。 先不爭論謝長廷駐日期間功過(比方發生過大阪辦事處長被逼死事件),但大使館回歸國產和爭取疫苗,均非大法官的資格要件,即使推薦書上列入都不會是被考慮的因素,至於他的法學與人文素養和曾任美麗島辯護律師的資歷,若可成為大法官的積極因素,那麼曾有類似資歷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台北縣長尤清亦可被推薦,差別在蘇貞昌學歷稍差(謝長廷曾赴日本攻讀法學博士學程),尤清則政治經歷稍弱(紮紮實實海德堡大學的法學博士,但沒當過行政院長)。

    持平而論,大法官職司憲法解釋(判決),和一般民刑事法官不同,過去也曾有大法官過度著重司法專業,無法全局考量憲法的批評,主張可加重「政治經驗」,如美國大法官多有服公職的經驗,但只有所謂的「政治經驗」引起的爭議更大,這也是為什麼早年立委、監委資歷可以為大法官,民主化之後,幾乎沒有這樣的例子,尤其是謝長廷的「政治經驗」九成九是「政黨攻防經驗」(其他政治人物亦同),果若被提名,就是活生生一個箭靶,如同陳菊被提名為監察院長一般。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臉書貼出二0二0年為阻擋陳菊出任監察院長的朝野衝突,嚴詞批評,「最痛的記憶不是皮肉之痛,而是無法制止民進黨的表決部隊護送陳菊當監察院長,帶給台灣的民主法治和人權的戕害。」台灣獨步全球的拚裝(五權)憲法裡,監察權已經不折不扣成了聊備一格的「虛權」,監察院作為或不...

  5. 2023年5月11日 · 2023-05-11 06:50. 人氣. 駐日代表謝長廷。 (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灣諺語說:「鴨蛋卡密都有縫」。 「美麗島辯護律師團」當年是什麼身分,一直是對歷史清醒的人,心中的大疑問。 從千禧年陳水扁律師當選總統,張俊雄律師擔任行政院長之後,我就盼望他們會全面打開戒嚴時期的檔案,讓台灣有信史,釐清忠與奸之分,奉獻與出賣之別。 這本來就是政黨輪替的首要工程之一。 [啟動LINE推播]...

  6. 2024年4月13日 · 準總統賴清德近日接連公布新政府內閣人事駐日代表謝長廷被點名是可能的司法院長人選消息一出不只在野批評對此謝長廷今13日在臉書做出回應表示已有人期許他能推動司法改革,「真的啼笑皆非」,他也說近日正忙於花蓮震災的後續事務。 [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事實上,去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