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也只能她自己決定,雖然身為父母的也會做夢她未來成為成功動畫家,但這也只 是大人自己成就觀,和孩子沒有關係。 而且,人生愈走愈明白,其實求只是平順而已,但學佛他知道,無常比明天 來得快,平順太難求。所以,外在一切有什麼重要?

  2. 「強勢的父母,認為自己價值體系是最好,他們訂下標準讓人活在裡面,而 不是『人活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也是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執行長廖清碧說。 她發現這類父母有些共同特質:擔心、焦慮、害怕、不安全感、很好面子。

  3. 項次 姓名 現職 1 郝敏忠 高雄第一科大教授 2 洪慕藍 樹德科大助理教授 3 李家純 三民商輔導教師 4 張玉華 中山大學附屬 ...

  4. 愛,必須是無條件,無論孩子外貌、行為、言語、決定如何,都不應該影響父母對 孩子愛。 唯有體會這一點,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無條件愛著他們父母也才擁有了教養孩子 影響力,孩子也才願意聆聽與接納父母的建議。

  5. 我弟弟小時候和爸爸出門,回程天氣很熱,路上有人賣冰,爸爸問他要不要吃,他搖搖頭說:「我不熱,我不要吃冰。 」回家後我爸爸寫了一篇日記,說孩子很懂事,知道家裡窮,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我弟弟做的選擇,滿足爸爸而非自己的欲望。 弟弟是我這一輩小孩的縮影。 在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麼可能讓你做選擇?就算讓你選擇,你也知道哪個選項是大人想要的。 你以為孩子在做選擇,但是他的選擇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另一種是,他的選擇是為了滿足大人,而非自己,像我弟弟和我女兒就是這樣。 我的兒子女兒和我生存的年代不同,他們從小就有很多選擇機會,但兩個孩子從小在「做選擇」這件事上,反應截然不同。 敢要的哥哥,做最大的夢. 哥哥很自我,每次都選最好的、最大的、最貴的,總是反反覆覆、猶豫不決。

  6. 2 理所當然我考不上高中。當時大姊上台大、二姊是北一女學生,親戚間 聚會,問及姊姊們學業成就,爸爸語氣、神情都很驕傲;話題轉到我,爸爸只 有一句話:「沒什麼好講,大家吃飯。」 即使我只考上光武工專,爸爸還是覺得「排名」最重要。

  7. 哈佛面試官:台灣別當「媽寶島」 2014-06-25 作者:採訪整理/李雪莉 摘錄自《天下雜誌》550期 四十三歲林夏如,代表哈佛校友面試亞洲學生,也因高盛合夥人身分,看過 數萬份履歷。二十幾年面試官經驗,她指出「台灣社會太保護下一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